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用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段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资料来自于2015年—2017年期间本院接受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相关数据,从中抽取80例并根据患者采取对应治疗手段差异分组(n=40),对照组用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用PVP治疗。在手术后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并归纳PVP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别在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检测其VAS评分和Cobb角数据,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有改善,其中Cobb角观察组治疗后数据更具优越,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差异处理,提示P<0.05;对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与对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有明显优越,组间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用PVP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令人满意,而手术指标及对机体损伤程度相对较低,对保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VP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PK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艾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骨科治疗基础上进行穴位艾灸治疗,对照组仅接受骨科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疼痛及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骨密度值有所增加,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艾灸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其他临床症状。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穴位艾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6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口服强骨胶囊、阿伦磷酸钠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疗程为60天。治疗期间嘱患者多食用富含钙的食品,多参加户外锻炼。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及股骨颈部骨密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管中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血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股骨颈部骨密度测量结果为(0.69±0.06)g/cm?,治疗后为(0.84±0.05)g/cm?,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中西药物 骨质疏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奥辛伐他汀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采取不记名筛选法与医师提供的病例资料确定68位老年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患者,并进行治疗分析,打乱顺序均分为两组,一组用阿仑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记为观察组,另一组只使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记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1月31日—2016年2月1日时间段内确定,对患者相关疗效进行对比,并对经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阿仑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有着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血脂降低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比对照组较优,数据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与单独使用阿仑膦酸钠相比,不良并发症发生较少,患者高血脂症状缓解更为有效,可作为有效方案在各地医院推广。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辛伐他汀 老年性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基础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应用基础药物予以钙剂治疗,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2~4后前位BMD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BMD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BMD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骨、关节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基础药物钙剂治疗上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治疗安全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鲑鱼降钙素 钙尔奇 基础药物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强骨方治疗65例老年骨质疏松症腰痛。方法选择门诊老年骨质疏松症腰痛患者65例,给予补肾强骨方,治疗三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总有效率8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骨方是一种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腰痛症状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补肾强骨方 骨质疏松症 腰痛 补肾 健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95.0%高于对照组77.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西医 老年性 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年龄为63-82岁,平均年龄(69.7±8.3)岁。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6例,对照组15例。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未给予对照组患者任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平均缓解总有效率已超过了90%,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在接受治疗后完全消失。此外,治疗促进了患者骨密度的提高,有效率超过75%,骨密度值平均提高接近4%。且经治疗仪治疗,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使用骨质疏松治疗仪(立体脉冲电磁场阶梯式自动循环扫描)具有安全和有效,另由于该疗法没有创伤、没有并发症,受到了患者青睐。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低频脉冲电磁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针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对针灸治疗的满意度、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针灸治疗中的舒适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指数、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腹针疗法,疗效较为显著,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提高,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腹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保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由于患者年纪偏大,不耐受手术,故均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措施具体为保持正确体位、卧床休息,密盖息针剂肌肉注射,中医治疗及口服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综合护理按摩及加强功能锻炼等。观察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及治疗有效性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为5.26±1.35,显著高于保守治疗后的VAS评分(2.11±0.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治疗评定标准,治疗后的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为43例(71.7%),有效17例(28.3%),无效0例,无一例死亡状况发生。结论针对于不耐受手术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治疗效果满意,无并发症,患者接受度高。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症 脊柱骨折 保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了解骨质疏松老年髋部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35岁年龄中正常男性和女性的腰椎和股骨颈的骨质密度状况;测量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和女性的骨质密度状况。了解60岁以上最新入院的髋部骨折患者的骨质密度情况。把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和分析近年来收治的210例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的分布状况。结果60岁以上的男性老年人和同龄女性老年人的骨质密度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健康老年男性的骨质密度明显高于同龄的女性;同时健康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密度明显高于同龄髋部骨折患者;同时针对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的病情经常是由外伤所引起,但是老年骨质疏松也是导致其骨折的内部因素,并且尽管男性老年人的骨质密度高于女性,但是骨折发生的几率是基本相同的。

  • 标签: 骨质疏松 老年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采用PVP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患者病情缓解时间、可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使用疼痛视觉评分表对患者各治疗时期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手术,疼痛情况得到很大的缓解,并随着术后药物配合治疗,疼痛越加减轻,比分远远低于对照组;并且,三个时间点进行比较,实验组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强骨方配合强腰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老年骨质疏松症腰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5例给予补肾强骨方配合强腰操治疗,而对照组65例仅予补肾强骨方治疗,治疗三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8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骨方配合强腰操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补肾强骨方 强腰操 骨质疏松症腰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79例,并观察其VAS评分及Cobb’s角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Cobb’s角亦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疗效显著、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方法将45例髋部单侧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患侧作为研究组,而健侧作为对照组,皆予以骨密度测定,总结分析髋部骨折同骨质疏松相关。结果研究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按照年龄分段对比可知,年龄越高则骨质疏松发病率越高(P<0.05),采取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存有显著正相关(r=0.427,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发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应加强重视。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应用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其腰背疼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患有老年骨质疏症且伴有腰背疼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腰背部VAS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且存在腰背部疼痛的患者,护理中增加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且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疼痛护理 腰背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并进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针对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术后3d以及术后三个月的活动能力评分与疼痛视觉类比的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所选的50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患者治疗后的3d的活动能力的评分、疼痛视觉类比的评分分别为(1.32±0.54)分、(2.17±1.35)分;3个月分别为(1.26±0.35)分、(2.21±1.32)分;与治疗前的(2.53±0.61)分、(8.23±1.25)分的比较均改善明显,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在术前与术后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后凸成形 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益骨汤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益骨汤联合TEA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4.215±0.759)、(2.175±0.82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采用益骨汤联合TEAS进行临床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还能改善骨密度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益骨汤 TEAS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化性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骨质疏松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全国最为常见的老年疾病,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重于治疗,因此对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保护骨骼,要从日常生活做起。笔者根据近年来有关老年骨质疏松预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研究。笔者就大量实践报告及资料的显示,对骨质疏松的概念、产生机制、症状、危害、预防方法进行了总结阐述。

  • 标签: 预防 老年人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8例的护理资料,总结归纳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随访1~1.5年,无一例再发骨折。结论有目的、有针对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物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