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检查后缩短禁食时间对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内镜室进行胃镜检查的20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其中对照组在检查2h后进食,观察组在检查后5~15min后先饮用少量温水,在无咳嗽基础上再进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后,通过缩短禁食时间,患者发生呛咳、误吸、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度,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禁食时间 胃镜检查 不良反应 患者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短快速冰冻切片制片时机的新方法。方法以一次性刀片、恒温冷冻切片机对3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切片取材,每例患者均以常规冰冻切片方法取2片病理切片,分别作为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实验切片制片时,以甲醇、甲醛混合液固定,碱性水返蓝;对照切片制片时梯度酒精固定,自来水返蓝;观察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的制片时间,镜下比对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的细胞表现。结果实验切片制作时间(7min)明显短于对照切片制作时间(22min)。镜下观察,实验切片的细胞结构和形态比较完整,特别是甲状腺癌的细胞成分和病变结构显示清晰,对照切片则对比度较差,细胞核表现不佳。结论冰冻切片制片时以甲醇、甲醛混合液固定,碱性水返蓝能显著缩短制片时间,提高部分切片染色质量,有助于病理诊断快速准确的完成。

  • 标签: 冰冻切片 制片时间 固定方法 染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缩短手术接台时间的应用。方法由8人组成品管圈,分析延长手术接台时间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手术接台时间由53分钟缩短至34分钟。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缩短手术接台时间中取得显著效果,通过活动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1,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2。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手术接台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对缩短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施行优化住院护理流程后住院患者183人,与去年同期住院患者116人,分为优化组与对照组2个组,分析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对缩短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4.5±0.6缩短为3.1±0.5。(t=3.17,P<0.05)结论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优质护理 优化流程 缩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模式缩短非急诊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16年10月到2017年1月间非急诊实施CT检查的150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n=750)和品管圈组(n=750),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品管圈组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状况。结果与常规组相较,品管圈组患者预约登记时间、注意事项交代时间、分诊及候诊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模式可缩短非急诊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

  • 标签: 品管圈模式 缩短 非急诊患者 CT检查等候时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缩短西药房高峰期患者候药时间,提高西药房药事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西药房工作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西药房高峰期患者候药时间从活动前的11.6min下降到4.7min,活动效果明显。结论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有目的地改善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缩短患者候药时间,提升科室管理水平,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候药时间 对策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点管理循环(FOCUS-PDCA)在缩短患者输液等待时间的应用。方法运用FOCUS-PDCA管理理论对门急诊患者输液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成立质量持续改进(CQI)小组分析问题的根因,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检查执行计划的效果。结果改进前后门急诊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输液等待时间由(25.3±3.6)分降至(17.3±2.8)分,患者满意度由(91.72±2.18)%增至(94.67±1.26)%,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FOCUS-PDCA管理方法能有效缩短患者输液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FOCUS-PDCA 输液 等待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品管圈护理对患者出院带药候药时间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抽取我科在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出院的130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抽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品管圈活动开展时出院的患者1218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出院带药候药时间进行调查。结论运用品管圈护理对患者出院带药候药时间进行干预,不仅缩短了病人的药候时间,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出院带药流程 品管圈护理 候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运用到减短门诊针灸患者治疗等待时间中的功效。方法选出在2017年12月—2018年5月这一段时间之中我院门诊接收并治疗的针灸患者630例,为全部患者都施行品管圈活动,比照施行前后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结果施行后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好于施行以前,P<0.05。结论品管圈运用到为门诊针灸患者辅以干预后,能够减短患者的治疗等候时间,并增强患者的总体满意率。

  • 标签: 治疗等候时间 品管圈 价值 门诊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品管圈活动缩短住院患者输液等候时间。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100例患者和病区护理人员发放输液时间问卷调查表,发放率100%,回收率100%,结果99%的患者及护理人员希望缩短输液等候时间,科室通过品管圈活动,改进交接班、晨晚间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流程,优化护理人员分工。结果患者每日输液时间提前39.3min,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对集中,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流程优化,夜班工作量减少,员工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缩短 输液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诊室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准备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进行主题确定、数据收集及分析、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和实施及效果评价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急诊室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准备的时间。结果急诊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准备总时间从62分钟降到29分钟,降幅53.2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准备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危重患者 准备时间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预注罗库溴铵用于缩短顺式阿曲库铵插管时间的可行性,得出结论0.09mg/kg(30%ED95)罗库溴铵可有效缩短顺式阿曲库铵插管时间

  • 标签: 罗库溴铵 顺式阿曲库铵 气管内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为防低血糖,并增强病人耐受力,我们采取检查前缩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禁饮禁食时间。方法检查前2~3h可进食全流质,麻醉前予2%利多卡因注射液咽喉部吞服。结果降低低血糖反应,减轻术前术后饥饿、口渴、疲乏等不适情况,不影响插管成功率。结论增加患者舒适感,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

  • 标签: 检查前 利多卡因 禁饮禁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胃复安对缩短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在普陀区人民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检查期间,两组患者吞服胶囊后均采用坐位、立位或自由活动至少2h;研究组予胃复安10mg肌注。结果研究组患者胶囊内镜通过胃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胶囊内镜检查时,肌注胃复安可以有效缩短胶囊通过胃的时间,保证了胶囊在小肠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 标签: 胶囊内镜 胃复安 胃通过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加服米非司酮在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药物流产后是否服用米非司酮将88例流产妇女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统计对比分析量引导出血时间。结果实验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阴道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缩短药物流产妇女阴道出血时间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缩短门诊患者输液前的等待时间。方法通过对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前等候时间的调查、分析,针对输液患者输液前等待时间较长的关键流程,采取改进措施并与之前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平均缩短8分钟。结论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护理的工作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输液室等待时间计算机信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缩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肌钙蛋白出报告时间、术前准备完成时间、冠状动脉再开通的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2月入我科治疗的9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通过对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术前工作流程进行逐点梳理,针对每个环节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给予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应用到急诊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进行成效比较。结果预见性护理能缩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P<0.05),肌钙蛋白出报告时间(P<0.05),术前准备完成时间(P<0.05),冠状动脉再开通的时间(P<0.05),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缩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血管再通时间中的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练掌握该方法,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再通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邻苯二甲醛与戊二醛两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在消化内镜消毒时间的差异,以选出较好的消毒方法。方法对比不同时间使用不同消毒剂的单位时间内,同等条件下的工作量病人等候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结果使用邻苯二甲醛消毒内镜后明显缩短患者候检时间,单位时间内同等条件下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同等条件下使用邻苯二甲醛明显比使用戊二醛的消毒时间短,从而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邻苯二甲醛 戊二醛 患者候检时间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助产在促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75例,分成A组(75例)、B组(50例)、C组(50例),A组仅采用催产素给予促宫颈扩张处理,B组采用人工破膜助产,C组采用人工破膜引产与滴催产素联合助产,对比三组产妇各个产程时间、先露下降速度以及宫口扩张速度。结果A组、B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的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而C组所需的时间明显较少(P<0.05);C组相对于A组、B组来说,其活跃期先露下降速度、宫口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与人工破膜技术联合用于产科临床中,可达到缩短产程、加快宫颈扩张速度等效果,应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催产素 人工破膜技术 产程 宫颈扩张 临床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