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金州新区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等不同生态环境蝇类种群构成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11月采用捕蝇笼法调查不同环境蝇种构成和种群密度、重要蝇种季节消长。结果金州区常见蝇种有4科8亚科12属15种,优势种依次为丝光绿蝇、厩腐蝇、巨尾阿丽蝇、家蝇、黑尾黑麻蝇,平均密度为19.04,活动高峰期为6-9月,密度指数最高的为居民区(39.96),其次是绿化带(32.08)、农贸市场(13.67),最低的为餐饮外环境(4.75)。结论金州地区蝇类种群密度较高,活动季节较长,种类较丰富。防治工作应以5-10月为重点,并充分考虑丝光绿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大头金蝇、家蝇的生活习性。

  • 标签: 蝇类 种群密度 生态环境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株洲市城区鼠类种群构成及变动情况,为防制鼠害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方法各区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选择鼠密度较高的1家宾馆、1个农贸市场、1处食品生产企业、1家超市、1个垃圾场(站)或1处外环境400米延长线的绿化带作为标本采集点,用诱鼠笼法采集鼠类标本进行鉴定。结果对捕获的269只老鼠进行鉴定,共发现老鼠4种,其中褐家鼠142只,占52.75%;黄胸鼠84只,占31.23%;小家鼠33只,占12.27%;黑线姬鼠10只,占3.75%,未发现其它鼠种。

  • 标签: 城市市区 鼠类 种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友谊关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蚊类防制、传染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灭蚊磁CO2诱蚊法。结果捕获成蚊879只,隶属5属10种,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活动高峰期为7-9月。结论应根据调查结果,指导相关部门在蚊类活动高峰期前做好灭蚊工作,防止蚊媒传染病的传入传出。

  • 标签: 种群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武义县蚊类种群密度及其密度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结果2009-2011年武义县蚊类平均密度为2.48只(/灯•h),蚊虫密度高峰在7—8月。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67.63%。5个不同生境中,以牲畜棚蚊密度最高,为7.21只/小时•灯。结论淡色/致倦库蚊是武义县的优势蚊种,是防灭的重点。

  • 标签: 蚊类 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广州市番禺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捕获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密度。结果2010-2012年鼠密度分别是3.02%、3.18%和4.37%,以褐家鼠为优势种;蚊密度分别是9.04只/灯、11.36只/灯和6.24只/灯,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蝇密度分别是0.7只/笼、3.48只/笼和4.13只/笼,以家蝇为优势种;蟑密度分别是0.56只/张、0.43只/张和0.39只/张,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结论基本掌握了广州市番禺区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

  • 标签: 四害 消长 种群构成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炎症发病原因、炎症模型的分类和应用进行概述,为炎症模型的探讨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结果研究抗炎药物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炎症的模型。结论尽量完善炎症模型的制作方法,为抗炎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实验技术支持。

  • 标签: 炎症 模型 应用
  • 简介:摘要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综合征,临床的误诊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目前主要进行的是回顾性分析研究,以动物实验研究为主,肺栓塞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体内血栓形成法和体外血栓形成法两种。

  • 标签: 肺栓塞 疾病动物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复制Feeney's自由落体模型并对实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对14只雄性SD大鼠进行麻醉、开颅,用自制打击装置打击大鼠的皮层,模型复制后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大鼠有2只因失血过多而死亡,7只无明显表现,5只肌张力下降,运动时拖行对侧肢体行走。结论Feeney's自由落体模型可实现局部脑区不同强度的打击,动物死亡率低,但该模型的复制过程中颅骨钻容易损伤皮层,动物易因出血过多而死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药品采购是医院药剂工作的重要内容,药品质量好坏对患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有着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医院的经营效益。要确保医疗活动正常进行,药品是医院不可或缺的储备物品。为临床用药提供及时、准确、安全的药品供应,规范药品采购流程,降低药品采购成本,实现药品的效益最大化是医院药品采购的根本目标。本文通过对目前医院药品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医院药品采购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医院药品采购计划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药品采购 计划模型 建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期
  • 机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制造“类器官”(Organoid)的新技术,能把人类细胞作为生物“积木”,搭建出更精确的人体组织微模型。这些微型组织可用于筛选药物,研究组织结构特征对器官生长或癌变的影响,还有助于将来培养出完整的人体器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现已成为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重要原因,对丙肝的治疗与研究刻不容缓,稳定而可靠的动物感染模型将有助于治疗丙肝的研究。而针对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研究工作,也一直受阻于缺少一种有关这种疾病的小型动物模型,其原因可能是灵长类动物具有选择易感染性的特点。当前针对此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使丙肝病毒进入动物体内,并进行繁殖与传播,尤其是对丙肝病毒的感染机理进行研究。其中有关黑猩猩、小鼠、大鼠的丙肝病毒感染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此项研究难度大,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

  • 标签: 丙型肝炎 动物感染 模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分析急诊护理管理的难点和原因,制定具体的管理对策模型,减少不可控因素,有效规避护理风险和护理缺陷,达到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 标签: 急诊 护理管理 难点 对策
  • 简介:摘要乳腺癌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以及寻求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乳腺癌研究中常见的小鼠模型,有助于研究者全面的了解其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为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乳腺癌 小鼠模型 基因工程型 中医乳腺癌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大鼠慢性持续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研究模型。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通过优化麻醉方式、手术方法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结果术后动物死亡率为24%,手术组动物在28d,60d,28w,50w时段处死,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8w多数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脑萎缩,50w时全组动物出现明显的全脑萎缩的现象。镜下观察手术组大鼠神经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出现噬神经细胞现象,胶质细胞增生及大量胶质纤维形成。结论改进的手术方式可以建立形态学上出现慢性脑缺血病理学变化的大鼠模型

  • 标签: 慢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抗抑郁药的新药开发都离不开有效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本文阐述了应激抑郁模动物型的常见类型,以期为深入研究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抑郁症 动物模型 评价
  • 简介: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数学模型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这里面包括单味中药的提取,复方中药成分的提取。

  • 标签: 中药提取 数学模型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实验条件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寻找适合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的实验条件。方法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干酵母配制条件下观察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发热情况。结果环境温度为20℃~21℃、干酵母采用冰水(0℃~4℃)配制方法时大鼠总淘汰率为20%,注射干酵母后大鼠体温均衡上升,达峰时间约为注射干酵母后8-10h;环境温度为24℃~25℃、干酵母采用室温水(20℃~25℃)时大鼠总淘汰率为30%,注射干酵母后大鼠体温上升呈双峰状,波峰分别位于注射干酵母后约7h和9h,达峰体温比前者约低0.3℃-0.5℃。结论在环境温度为20℃~21℃、干酵母采用冰水配制的方法的条件下复制的大鼠发热模型更稳定、大鼠的淘汰相对较低。

  • 标签: 干酵母 大鼠 发热模型 实验条件到达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