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95年春季对平洲客运港区鼠密度、种群构成和生境分布的调查结果。共捕鼠形动物112只,类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5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黄毛鼠.臭鼩鼱),室内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室外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 标签: 南海平洲客运港 鼠密度 种群构成 生境分布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芜湖市医院内蟑螂种群构成及侵害状况,为蟑螂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诱捕法和药激法捕获蟑螂,并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及数据分析。结果共捕获蟑螂574只,分类鉴定为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澳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医院内各生境类型均有蟑螂孳生繁衍,其中门诊部、住院部和食堂内蟑螂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行政办公室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医院蟑螂平均侵害率为80.33%(294/366),平均孳生密度为1.57只/间;其中医院食堂蟑螂侵害最严重,侵害率为100%(54/54),与门诊部、住院部和行政办公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蟑螂平均孳生密度为4.74只/间;住院部普通病房受蟑螂侵害最严重,侵害率为93.65%(59/63),与高干病房、值班室、ICU和手术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蟑螂平均孳生密度为1.71只/间。结论芜湖市医院蟑螂侵害状况较为普遍,其中医院食堂和住院部普通病房内蟑螂侵害严重,蟑螂防治工作十分紧迫。

  • 标签: 蟑螂 种群 侵害 医院 食堂
  • 简介:本文报道了青岛机场卫生检疫局1992-1993年青岛机场鼠类调查结果。隶属2目2科4属6种,年均鼠密度为0.91%。鼠类种群构成有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和食虫目食科的臭鼯鼠。鼠类季节消长以第二和第三季节为高.褐家鼠是该地区的优势种。

  • 标签: 青岛机场 鼠形动物 种群构成 密度 调查 卫生检疫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省蚊虫消长及种群构成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防治蚊虫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诱蚊灯法、布雷图法及诱蚊诱卵器法开展监测,对蚊虫进行鉴定及计数。结果2012年广东省蚊虫密度年平均为10.77只/灯,高峰在4-5月,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占捕蚊总数的89.9%,伊蚊布雷图指数(BI)年平均为12.6。近5年来库蚊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白纹伊蚊则逐年有所上升。结论致倦库蚊、伊蚊是广东省蚊虫密度控制的重点,加强监测可以掌握其消长规律,为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蚊虫 密度消长 种群构成
  • 简介:目的研究门头沟灵山地区鼠种群构成。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鼠类种群数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群落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共计捕获鼠类12种286只,底部灌木丛中捕获鼠类5种81只,鼠类群落为社鼠+大林姬鼠群落。中部次生林中鼠类丰富11种74只,鼠类群落为大林姬鼠+社鼠+花松鼠群落。顶部亚高山草甸中捕获鼠类7种131只,鼠类群落为棕背鲆+大林姬鼠+大仓鼠群落。结论灵山中部鼠类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中部和底部鼠类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7243,顶部和底部最低,为0.4541。

  • 标签: 鼠种 群落 夹夜法
  • 简介: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农村的蚊媒数量变化规律及种群构成情况,为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治和蚊类危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诱蚊灯诱捕成蚊并进行分类鉴定统计。结果全年3类环境共计诱捕成蚊30160只。经鉴定分类,捕获成蚊隶属1目1科2亚科4属5种。其中库蚊亚科库蚊属有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伊蚊属有白纹伊蚊,阿蚊属有骚扰阿蚊;按蚊亚科按蚊属有中华按蚊。年均成蚊总密度为134.2只/灯晚。致倦库蚊种群数量最多占46.94%,中华按蚊占26.23%,三带喙库蚊占12.94%。结论诱蚊灯法调查获得的蚊群种群密度消长及其种群构成,对三峡库区蚊媒传染病的防治和蚊虫危害治理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三峡库区 诱蚊灯法 种群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目的掌握青岛市住区蚊类种群构成、地理分布及携带病原情况,为指导蚊虫及蚊媒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2灯诱法、帐诱法采集不同环境成蚊;采集不同水体幼虫带回实验室饲养,待孵化成蚊后鉴定;蚊虫标本研磨处理后,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病毒,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结果青岛市住区蚊类种群构成(2007年CO2灯诱法)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捕蚊总数的83%、13.44%和0.77%;东乡伊蚊占1.18%,主要分布于青岛沿海的石穴中;朝鲜伊蚊占0.07%,主要分布于崂山风景区;中华按蚊和刺扰伊蚊分别占1.38%和0.16%,主要分布于农村。青岛市蚊类5月份入笼,7月下旬、8、9月份达高峰,11月下旬笼诱不到。2006、2007、2008年共采集8100只蚊虫,未分离到乙脑病毒和登革热病毒,乙脑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但有3份(QD-2、QD-3、QD-9)蚊虫标本产生特异性细胞病变,怀疑为其他黄病毒。结论青岛市近年不大可能发生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疾病的流行;但宜于7-9月份加强蚊类防治工作,市民到海边、崂山景区游玩或到海边钓鱼时注意防伊蚊叮咬。

  • 标签: 蚊虫 优势种群 地理分布 病原体 控制对策
  • 简介:于1998年7~10月对兰州中川航空口岸地区蝇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了蝇密度随温湿度变化的季节消长及3科7亚科20属38种蝇种名录和种群构成情况.以期为兰州中川航空口岸地区的蝇类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兰州 中川航空口岸 蝇密度 季节消长 种群构成 调查
  • 简介: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生态学(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总和。

  • 标签: 种群 生态学 概念 初中 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南平市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蜚蠊密度。结果鼠类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92.06%;蚊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80.50%;蝇类以大头金蝇和家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蝇总数的40.09%和33.77%;蜚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9.57%。各种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鼠类、蝇类和蜚蠊全年均有活动,蚊类3月份开始活动,鼠类、蝇类活动以4~6月为高峰期,蚊类以5~7月为高峰期,蜚蠊以7月为最高。结论应根据病媒生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科学办法综合防治。

  • 标签: 病媒生物 密度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广州市番禺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捕获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密度。结果2010-2012年鼠密度分别是3.02%、3.18%和4.37%,以褐家鼠为优势种;蚊密度分别是9.04只/灯、11.36只/灯和6.24只/灯,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蝇密度分别是0.7只/笼、3.48只/笼和4.13只/笼,以家蝇为优势种;蟑密度分别是0.56只/张、0.43只/张和0.39只/张,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结论基本掌握了广州市番禺区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

  • 标签: 四害 消长 种群构成 分析
  • 简介:一、种群的概念种群: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例如:一块麦田中全部的蚜虫(成熟的、幼年的)。

  • 标签: 生物种群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 简介:夹木沟位于祁连山中段,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迷人的地方。遗憾的是由于那里山大沟深,地势险峻,至今都没有汽车通行。所以除了当地的牧人,也就很少有人去过那里,她的风采也就一直掩盖在深闺之中,未能被世人所知晓。不过,这一缺憾在某一时期也就成了她的优势——险恶的交通环境阻止了那些掖着斧子、背着猎枪的盗伐偷猎者的脚步。今天,

  • 标签: 种群 交通环境 祁连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种群增长曲线模型有“J”型和“S”型两种,它们表示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物群落的演替、种群数量变化的预测以及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但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现对此解析如下。

  • 标签: 增长曲线模型 种群数量 生物群落 变化规律 农业生产 数量变化
  • 简介:种群”是中学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在学习这一概念时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导致核心概念的掌握不准确。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种群”的概念。

  • 标签: 核心素养 概念教学 种群
  • 简介:近日,一个由80多只黑颈鹤组成的特大黑颈鹤种群,在甘肃省碌曲县尕海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被发现。黑颈鹤是仅存的15种鹤类中最濒危、最珍贵的一种,被我国政府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0只,主要在我国云贵高原越冬,夏天零星生活在青藏高原。据专家说,如此众多的黑颈鹤集中在一个地区繁殖越夏,以前还从未发现过。今年7月,由甘肃12名鸟类专家、教授

  • 标签: 黑颈鹤 鸟类自然保护区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甘肃省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 简介:针对麦蚜种群模型,在麦蚜种群出现快速增长时,引入冲失滤波器,使麦蚜种群快速下降并稳定在不危害小麦生长的状态,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蚜虫种群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麦蚜种群 冲失滤波器 突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