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患者认知功能的受损情况及其海马、内嗅皮层体积的变化。对象与方法98例观察对象均来自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年龄≥55岁,其中IGT组48人,糖耐量正常组50人。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MMSE、GDS、CMS、ADL等评测,入选MCI组与认知功能正常组。利用MRI测量海马体积和内嗅皮层体积。采用计算机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结果1、IGT组与糖耐量正常组的CMS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IGT组与糖耐量正常组的MCI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3、MCI组的内嗅皮层与海马的平均体积较认知功能正常组有明显的萎缩(P<0.05)。结论ICT患者发生MCI的几率高于糖耐量正常组,利用MRI测量MCI患者的海马和内嗅皮层的体积对预测MCI向痴呆转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糖耐量减低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及内嗅皮层的体积 老年痴呆早期诊断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H-MRS技术对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给予23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药物治疗十周,由两名技师对入组患者在服药前和服药后(HAMD评分减分率≥50%的患者)分别进行MRS扫描,对健康对照组仅扫描一次。结果患者治疗前双侧海马NAA/Cr比值均比对照组低,左侧海马NAA/Cr降低达到显著水平(P=0.002);患者治疗后右侧海马NAA/Cr、Cho/Cr,左侧NAA/Cr、Cho/Cr比值均比对照组低。结论MDD患者可能存在海马神经再生和功能的异常。

  • 标签: 重性抑郁障碍 海马1H-MRS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验证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开展相关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60min组(B组),缺血60min+后处理组(C组)。用双颈总动脉阻断法建立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可复性阻断小鼠双侧股动脉作为干预措施。实验小鼠再灌注24h后取脑,记数海马CA1区的存活细胞数、变性细胞率。结果海马CA1区细胞存活数,A组>C组>B组(P<0.01);细胞变性率,B组、C组都大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可作为开展相关研究的平台。

  • 标签: 远隔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海马CA1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酮对脑缺血沙土鼠海马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8k,即CB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海马CB免疫反应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1~7天,背侧海马CA1区CB阳性神经元开始出现并且数量增多;第7天背侧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呈现CB阳性死亡着色致密条带。孕酮处理后背侧海马CA1区CB阳性神经元进一步增加,且有较长的突起伸至腔隙分子层,未见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CB阳性死亡着色致密条带结构。结论孕酮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调控CB的表达可能为孕酮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对海马波谱成像产生的效果。方法30例志愿者分别利用传统单源发射和双源发射进行左右两侧海马T2WI横断位成像和扫描,对比分析图像中海马平均信号强度。结果所有海马T2WI能够将海马形态和大小显现出来,从而满足画感兴趣区和定位MRS的实际需要。单源发射左侧高于右侧,差异十分显著(P<0.05);双源发射左右两侧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双源发射技术能够将两侧海马区域平均信号强度差异消除,对波谱成像至关重要,对海马区域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双源发射技术 海马波谱成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神通络针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mGluR5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以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调神通络针法为干预,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mGluR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激活的mGluR5在海马神经元中表达。模型组mGluR5的表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较差异明显,提示脑缺血损伤过程中脑组织mGluR5的表达上升。针刺可对激活的mGluR5的表达产生下调影响,说明调神通络针法对缺血性脑损伤起到调节保护作用。结论调神通络针法对各时间点mGluR5蛋白表达都有显著降低作用,可对激活的mGluR5的表达产生下调影响,在脑保护方向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 标签: mGluR5 调神通络针法 脑缺血再灌注 脑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氟醚对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组织中载脂蛋白e(ApoE)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12月龄雄性wistar(350g)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三组(n=16),对照组(不麻醉,吸入30%氧气的空氧混合气体),A组(异氟醚1.5%,连续吸入5d,每天3h),B组(异氟醚2%,连续吸入5d,每天2h)。各组大鼠在停药后1d取8只行Morris水迷宫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其余处死取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ApoE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异氟醚吸入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均在正常范围。A组和B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ApoE在A组和B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次吸入异氟醚对大鼠的认知功能有所改变,可能与海马组织ApoE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异氟醚 术后认知 ApoE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坤宁安对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HTR1A、5HTR2A表达的影响。方法鼠龄为12-14个月的雌性SD大鼠,采用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法,以氟西汀、倍美力作对照药物,观测大鼠海马5HTR1A、5HTR2A表达的变化。结果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区5HTR1A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性比阳性细胞表达减弱(P<0.05)。坤宁安可增加5HTR1A的表达。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区5HTR2A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性比较阳性细胞表达增强(P<0.05)。坤宁安能降低5HTR2A的表达。结论坤宁安能够影响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HTR1A、5HTR2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机理之一。

  • 标签: 坤宁安 5HTR1A 5HTR2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积血的常见病因及治疗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5例(142眼)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眼外伤1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16例,视网膜血管炎4例,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24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4例,视网膜动脉瘤2例。治疗后视力提高98眼(69.01%),不变27眼(19.01%),下降17眼(13.71%)。治疗前后视力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及裂孔是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病因。保守治疗及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玻璃体积血 病因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导致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比较不同病因在患者年龄、性别中的发病率。结果增值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引起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病因;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的发病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值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引起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病因,且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及性别的患者中的发病率不同。

  • 标签: 非外伤 大量玻璃体积血 增值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氨肽注射液对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玻璃体积血64眼,对所有患者给予眼氨肽注射液1ml患眼球侧注射,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应用1-3个疗程,以用药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玻璃体积血吸收程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64眼玻璃体积血经眼氨肽球侧注射治疗后,玻璃体积血有所吸收,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眼氨肽注射液对玻璃体积血有效。

  • 标签: 眼氨肽 玻璃体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观察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变化,来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方法采取对照的方法,筛选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病患组,100名健康体检群众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成员全部进行16层CT检查,对他们肝脏肝叶的大小进行记录,然后两组患者肝脏的体积大小进行对比,同时,察看各肝叶占整个肝脏比例,最后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病患组肝脏平均体积,其中肝脏的左叶,右叶占到肝脏体积都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来测量肝脏的体积变化,并进行量化处理,对肝硬化的程度可以进行比较合理的评价,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肝硬化 肝脏 体积变化 量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部肿瘤分段调强放疗中不同腺体的体积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分段调强放疗患者的30副定位CT影像,观察第一阶段放疗前后(剂量约44.0~48.4Gy/20~22fx)腮腺、下颌下腺、甲状腺的体积变化。结果第一阶段放疗后,患者腮腺及下颌下腺体积缩小明显,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体积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分段调强放疗中观察第一阶段放疗前后不同腺体体积的变化提示,分段调强放疗中制定再程放疗计划方案对更好地保护头颈部腺体非常重要。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分段调强放疗 腺体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的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型肺癌 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实验观察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7月-2011年7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证实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病例46例,并另抽取体检检查显示不存在缺血指征的健康人群50例,对这两组均进行RDW以及一些其它参数的测定,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的患者的RDW检测结果与正常人群的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予以注意。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 缺铁性贫血 实验观察
  • 简介:摘要通过对白细胞直方图的观察,理解其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再根据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绘出的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观察白细胞大小和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正常人白细胞直方图各自的特点图形,对不同疾病进行初筛诊断。目的通过对白细胞直方图的观察,理解其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绘出的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观察白细胞大小和分布情况结果正常人及各种类型患者白细胞直方图均有各自的特点图形。结论根据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对不同疾病进行初筛诊断。

  • 标签: 血细胞直方图 白细胞直方图 红细胞直方图 血小板直方图 血细胞分析仪 体积分布 细胞群体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