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安全,对医院信誉、形象等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而当前我县中心卫生院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由于受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一直滞后,严重阻碍了中心卫生院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对少数民族地区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少数民族 中心卫生院 护理质量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向患者及家属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转变其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方法对结核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指导及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和治疗的主动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7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合理治疗和良好护理。结果13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1例自行退院。全部患者经良好的护理,无1例出现重症并发症。结论急性肺栓塞早发现,早诊断,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和熟练掌握当地少数民族(哈萨克族)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及护理专业理论实践水平。有效治疗方案及良好的护理可控制该病的病死率。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溶栓 双语 护理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是医嘱的具体执行者,在疾病防治、药物实施和用药前后的监护及用药咨询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护理专业药理学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可以改进理论实践教学内容,突显药理学的护理专业特色,对少数民族中职护生应用双语教学同时还要加强英语教学、强调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强化法律法规意识等方面教学改革,对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少数民族护理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少数民族护生 药理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黔江地区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体格生长状况,及少数民族汉族间儿童体格生长有无差异。为进一步促进黔江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14年5~6月黔江市区8所幼儿园共3428名学龄前期儿童测量身高、体重,并以问卷形式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九省市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标准》1比较。结果1.1黔江地区土家族、苗族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3~4岁组较中国九省市儿童生长标准高,5~6岁组低于标准,差值最大的是6岁组,6岁组土家族男、女童身高、体重均值分别为114.72±5.19cm,20.51±3.45kg(土男),113.49±4.26cm,19.39±2.66kg(土女),苗族分别为114.64±4.92cm,20.65±3.83kg(苗男),112.57±5.44cm,19.67±3.72kg(苗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组土家族儿童BMI高于九省市标准,除6岁组外,其他三组土家族男童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土家族女童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苗族儿童BMI低于九省市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6岁土家族、苗族儿童身高、体重、BMI汉族比较3~4岁组土家族、苗族男童身高比汉族低,5~6岁组比汉族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岁组土家族儿童体重均比同龄的汉族儿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土家族儿童BMI比汉族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黔江地区土家族、苗族学龄前期儿童随年龄增长,身高、体重逐渐由3岁时高于中国九省市儿童生长标准到5岁时落后于生长标准;2.土家族学龄前儿童体型较汉族儿童粗壮。

  • 标签: 儿童 学龄前 体格生长 身高 体重 体质指数 民族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少数民族聚居区(甘南地区)汉、回、藏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取甘南地区600人,其中汉族200人,回族200人,藏族200人,进行包括饮食习惯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其中汉、回、藏族各200人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9.3%、8.1%、6.2%;三组人员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大差异,汉族人员不吃早餐、不按时吃饭、经常高脂肪饮食、爱吃甜食、爱吃腌菜类食物、零食、以零食代替主食、常吃油煎油炸食物的人数要多于回族人员,而回族人员则显著多于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数民族聚居区(甘南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回族,回族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于藏族;2型糖尿病的发生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甘南地区 2型糖尿病发病率 饮食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妇产科门诊个体化护理的中的经验护理技巧应用评价个体化护理对医疗综合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医德医风及综合素质在临床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5年280例在我院治疗的妇科门诊患者,并进行了分析,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14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P<0.05)。参考文献1结果相符。定期对当地各民族妇女开展本地少数语言文字(哈?汉)的健康教育讲座。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双语培训护理人员,才能有效的提高妇产科门诊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 标签: 妇产科门诊 双语培训 护理技巧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实验课对提高学生知识建构和临床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医教协同,以培养规范化、标准化临床医学人才为核心,强调基础医学临床课程整合,鼓励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探索适合本校医学生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医教协同 民族高等院校 病理学实验课 教学改革 PBL CBL 开放式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地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858例翼状胬肉且受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98例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对比分析。结果858例943眼术后随访9~36月,手术效果好有15眼复发,复发率1.75%,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98例,24月随访,35例复发,复发率35.71%,两组复发率比较,χ2=184.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疗效好,安全,复发率低,适合民族地区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干细胞移植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提高边远小数民族贫困地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对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根据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出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结果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的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员分布分散,经济落后的制约等问题普遍存在。结论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任务重道远。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结核病的自觉预防意识和结核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障结核病患者服药全程督导,提高治愈率,是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者长期而重要的一项任务。

  • 标签: 健康教育 结核病 防治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着重的探讨了尿道损伤后,实施尿道重建手术和性功能的密切关系。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从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2名尿道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前尿道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后尿道损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在性功能方面的关系。结果前尿道损伤的患者在勃起方面术前和术后均优于后尿道损伤治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道损伤重建术性功能障碍有密切的联系,部分尿道损伤患者术后远期勃起能恢复。

  • 标签: 尿道损伤 修复重建手术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和艾灸的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疗法的同时加入艾灸疗法实施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面瘫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艾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艾灸 面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护理质量管理患者安全的实践成效。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由笔者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总满意例数为99例,占比99.00%,对照组总满意例数为83例,占比83.00%,两组在护理效果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患者实施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患者安全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发现二者的异同点及各自优势,以求为探索一种新的统筹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供思路建议

  • 标签: 新农合 城镇居民 整合 优势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性非肿瘤性肠梗阻临床诊断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05月~2015年05月期间,于我院选取32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再选取32例非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肿瘤性肠梗阻确切诊断后可首选手术治疗,而非肿瘤性肠梗阻可根据患者病症情况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法,均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肿瘤性 非肿瘤性 肠梗阻 诊断 治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英国研究人员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久坐本身不会增加死亡风险。这推翻了此前的经常久坐会影响健康的观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间我院推拿科收治的100例骨质增生及生理曲度变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按摩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并且在记忆力减退和睡眠障碍治疗方面相比于对照组,其治疗效果良好,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亚健康状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按摩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以有效的改善骨质增生患者的临床亚健康状态。

  • 标签: 中医按摩 亚健康 骨质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对策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是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多发性骨折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对策,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满意度之间的比较存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折关节损伤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综合性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骨折 关节损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囊腺癌CT诊断结果,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间接收的40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囊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其CT临床表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与CT诊断存在较高的相符性,同时CT可以明显显示出患者囊肿内部和囊肿周围的基本情况。结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囊腺癌患者CT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CT诊断结果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对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囊腺癌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囊腺癌 CT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结核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015年我院诊断为乳腺结核的患者,均为女性,共计12例,平均年龄(45.9±12.5)岁,职业为工人、农民、学生、事业单位人员等。分析12例乳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手术方法。结果(1)乳腺结核患者中肿块边界不清所占患者例数最多(66.7%),余下为肿块质硬(58.3%)、肿块压痛(50.0%)。(2)12例乳腺结核患者的辅助检查中脓液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最高,呈66.7%。(3)12例患者中病灶2例为双侧外,其余10例均为单侧。手术方法为病灶清除术、肿块切除术、全乳切除术、象限切除术、全乳切+腋淋巴切除术、切开引流术,手术后患者加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为2HRZE/4HR,切口呈一期或二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乳腺结核临床表现多样,认真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各项辅助检查是避免漏诊误诊的重要方法。

  • 标签: 乳腺结核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