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的调查,了解影响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45例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的年龄、孕周、产次、疾病史、营养状况、个人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记录。利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影响分娩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45例孕妇中,剖宫产78例,自然分娩67例;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孕妇在孕前体重、产前体重、孕前1年服用矿物质或维生素补充剂、身体指数、吸烟史、负面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妇的产前监护和管理,针对孕妇的实际情况给予其心理安慰、支持和鼓励,指导孕妇选择最适宜的分娩方式,以提高分娩成功率,保障母婴身体健康。

  • 标签: 产科 分娩方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分娩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分娩后出血量为(194±24)ml,分娩后住院时间为(3.0±0.5)天,产程时间为(9.0±1.2)h;新生儿Appar评分为(9.8±0.6)分;对照组分别为(476±51)ml、(9±2.3)、(12.5±1.3)h、(8.5±0.5)分;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分娩后发热率为12.20%,对照组为31.71%,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产妇分娩具有重要意义,在严密监护下可实施阴道试产分娩方法。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医药的发展,生物学、分子学、免疫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和渗透,生物制品已经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生物制品作为一个和人、生物紧密联系的物品,它的研发,管理和应用,都应当要被重视,不允许有任何差错,这样就要在生物制品的管理方式上面下功夫。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制品的定义,然后对于生物制品的现状和种类简要叙述,最后对生物制品的管理方式进行探析

  • 标签: 生物制品 现状 管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腹股沟疝气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2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对25例治疗组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对照组7例患者疼痛,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4例患者病情复发,治疗组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病情复发,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气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不同手术治疗方式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作用于肾盂肾炎患者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肾盂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入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占优(P<0.05)。结论科学的将健康教育作用于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肾盂肾炎 健康教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痔疮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方式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痔疮患者122例(2015年5月-2016年8月),将其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疼痛程度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痔疮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67.87±10.94)分,较观察组患者低,P<0.05。结论给予痔疮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的效率,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痔疮 术后疼痛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使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方法不断多样化,一般来讲,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当然也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影响,并对其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探析,进而促进其治疗方式的不断优化。方法选取2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这些患者是集中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收集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进一步探析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治疗效果,得出一定的结果,同时还要对实验组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症状、术后活动等进行分析的对比,综合各种因素,得出腹股沟疝气的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手术治疗方式 效果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病患术后的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进行手术麻醉的老年病患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分析,一组为硬膜外组、另一组则为全麻醉组,并对两组实施麻醉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结果患者于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与手术前相比较,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病患的认知功能存在很大的影响及差异。结论所有老年病患进行全身麻醉后,其的认知功能受到影响,多数是与老年患者的年龄、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的深度等因素相关。与吸入的麻醉药物异氟醚更为密切,应注重对麻醉老年并患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观察,及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确保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麻醉方式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ICU是医院为病危患者提供的监护抢救专门科室。我院属儿童专科医院,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ICU科室中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传统的认识,ICU重症监护室中,儿童患者及家属缺乏正确的心理认知,因此常常存有不良治疗心理。这样的不良治疗心理严重影响着对儿童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为了提高重症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根据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儿童患者在ICU中不良反应的心理护理进行简要的探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在ICU中的儿童患者的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8月~2015年12月以来所收治的30例食道癌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组A(15例)和组B(15例)。组A围手术期进行基础护理;组B围手术期进行全面护理。评价(1)围术期护理满意率;(2)护理后心理状态、住院时间;(3)手术并发症。结果(1)组B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率显著比组A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B护理后心理状态较好、住院时间显著比组A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B手术并发症显著比组A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食道癌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性穿孔手术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及治疗的80例胃溃疡性穿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对参照组行常规综合护理;对实验组实施上述护理措施后,配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胃溃疡性穿孔手术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对降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较大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胃溃疡性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监测及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将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肠内营养监测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营养监测和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的作用,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肠内营养监测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方式及对不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药学干预前的5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12月药学干预后的500张处方作为观察组;点评并分析不合格处方,根据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实施药学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方法不当、使用剂量不当、重复用药、无适应证用药、选药不当的发生率分别为2.0%、2.3%、3.0%、5.0%、1.6%,与对照组的4.2%、4.8%、5.8%、8.4%、3.8%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药学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医疗安全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常言说“宁打十个大人针,不愿打一个小孩针”,由此可以感受到儿科护理的难度。儿科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疗纠纷多发的部位1。儿科护士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运用什么方法和技巧才能得到患者认可和满意,值得去探索。

  • 标签: 儿科护理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优化方式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所有患者给予心理、康复锻炼、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药物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干预效果;症状解除时间、肺功能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FEV1、FVC、CRP。结果治疗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解除时间、肺功能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EV1、FVC、CRP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FEV1、FVC、CRP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综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水平,缩短疗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社区治疗方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程度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84例,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42例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后,术后一周的恢复情况较佳(P<0.05)、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住院时间和张口度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外形恢复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0.05)。结论围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治疗颌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外形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

  • 标签: 颌面部多发性骨折 围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有效改革与不断完善是控制过度支出医疗费用的可行办法,也是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手段之一,也促进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医疗服务供应方会受到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要想做到医疗机构、参保人员与保险机构的三方共赢,只有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并促使医疗供应方主动适应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

  • 标签: 医疗保险费用 支付方式 改革 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心得。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面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排尿功能恢复时间(8.69±2.45)h、排便时间(10.58±1.85)h、住院时间(6.84±1.58)d、满意率(98.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在实施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高危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析麻醉诱导期通气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胃扩张的影响,并总结相关资料,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近些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将此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取预氧无正压通气,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面罩正压辅助通气,对比分析两者对胃扩张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胃扩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前免做正压通气,实施常规面罩平静自主呼吸4-5分钟预氧合,可以积极防止手术中胃扩张情况的发生,从而方便手术时医生的操作。

  • 标签: 麻醉诱导 通气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扩张 预氧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采用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1组、2组和3组,每40例患者为1个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3组患者,1组和2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对比P<0.05,而1组和2组对比差异则P>0.05,而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采用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具有较好的效果,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及适应证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 肝外胆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