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生期是人类生长和发育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生命体征最为脆弱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新生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则可能会导致疾病入侵,从而对其以后的发育和成长产生影响。通过阐述新生的生理特点,分析了对新生应注意观察的事项和护理的重点,最后就新生疾病的预防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疗法对新生早期干预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出生新生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新生抚触,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护理。于新生出生后第2天、第14天、第30天对两组新生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实验组新生出生后第2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01分,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35分,第30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9.45分;对照组53例新生出生后第2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7.95分,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05分,第30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95分。结论新生抚触能改善新生神经系统。

  • 标签: 新生儿抚触神经系统疗效神经行为智力开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抚触及抚触加游泳对新生黄疸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新生100例,从出生第1天开始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100例每天给予抚触2次及游泳1次。两组记录首次胎便排泄时间及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结果两组新生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抚触及游泳可加快胎便排出,减轻黄疸程度及黄疸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抚触 游泳 黄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胃穿孔是临床少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无明确标准,病情发展迅速,易因造成延迟诊断而导致预后不佳。目前对于新生胃穿孔的病因尚有多种学说,尚无一种学说能明确解释新生胃穿孔病因,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也有学者提出保守治疗的方式对于胃穿孔患儿有效。

  • 标签: 新生儿胃穿孔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此为依据来降低新生感染的几率。方法筛选从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30例新生感染病例,对其中发生新生感染的321新生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导致我院新生感染的病原菌以引起肺炎的克雷伯杆菌最为常见,分离出288例细菌株中克雷伯杆菌为126株,所占比例是43.75%,金黄色葡萄球菌61株,所占比例是21.18%,表皮葡萄球菌19株,所占比例是6.6%,大肠埃希菌28株,所占比例是9.72%,鲍氏不动杆菌25株,所占比例是8.68%,其余29株则为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新生感染危险因素有应用激素、气管插管、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低体温和低出生体重。结论新生感染是临床儿科较为棘手的问题,通过对病原菌和感染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能够预防性的降低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新生生存率。

  • 标签: 新生儿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生急救转运过程中,对比转运装置采取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通气的优缺点,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对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之间转运的21例病例,按照转运过程中采用喉罩通气或气管插管通气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喉罩通气10例;气管插管通气11例。气管插管11例中2例发生脱管现象,改用喉罩通气。结果喉罩10例及气管插管改喉罩2例均顺利完成转运且无严重的并发症,气管插管除2例脱管外,其余均完成转运任务。结论在新生转运装置中采用喉罩通气,不仅克服了气管插管对机体刺激性大,易脱管等缺点,同时还具有易于操作等优点,值得在转运装置中推行。

  • 标签: 喉罩 转运装置 新生儿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抚触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2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益生菌治疗,联合组采用新生抚触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82.89%(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的14.47%(P<0.05)。结论新生抚触联合益生菌可降低黄疸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提高临床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可为新生黄疸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抚触 益生菌 胆红素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法从新生病房(NICU)的基础环境、声音、灯光、新生的体位、疼痛、抚触、医疗护理操作等方面说明环境因素对NICU新生病情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找出新生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根据目前国外临床护理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归纳对新生病房(NICU)的护理措施。结果新生感染的主要因素除了新生本身的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和侵入性操作因素,环境因素占比例较重。结论新生监护病房(NICU)是院内感染高危区,加强护理是控制新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新生儿监护病房 环境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死亡率。方法对我院新生科2006年1月~2012年12月间发生的82例死亡新生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新生窒息、出血性疾病、新生感染、出生缺陷是新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检查,预防早产及感染性疾病;避免产前产时窒息因素可提高新生成活率。

  • 标签: 新生儿死亡 死因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肺炎的护理方法,以配合临床治疗,降低患儿死亡率。方法采用积极的监测及综合护理,对新生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治愈率97%。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达到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生耳道护理在新生听力筛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出生的120例新生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新生进行听力筛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新生耳道护理,比较分析新生听力筛查结果。结果在新生听力筛查初筛选率以及复筛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新生耳道护理应用于新生听力筛查中能够提高听力筛查率,可尽早的发现新生中的听力问题,从而及时进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耳道护理 新生儿听力筛查 影响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黄疸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86例新生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下降的程度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消退时间为(4.03±0.45)d,对照组患儿的消退时间为(5.91±0.76)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能够改善新生的胃肠功能,加速血清胆红素的排出,缩短黄疸的消退时间,有利于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抚触护理 黄疸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新生转入新生室住院治疗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术后新生住院率,减少新生医院感染发生机会。方法收集2016年8月1日—2017年5月30日期间我院502例剖宫产产妇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危险因素,对比分析剖宫产术后新生不同去向与母亲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结果剖宫产502名新生中有58名新生因疾病入住新生室。术前孕周大小、母亲是否存在感染,术中羊水清洁度、羊水微生物培养结果,术后母亲是否发生感染与新生入住新生室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入住新生室患儿中新生高胆红素血症占67.24%,新生肺炎和败血症占15.52%,早产儿占10.34%,低血糖占3.45%,ABO溶血占1.72%。结论剖宫产术后新生住院受多因素影响,除自身免疫系统变化引起的疾病变化外,低孕周、母亲是否存在感染与新生住院密切相关。

  • 标签: 剖宫产 新生儿 新生儿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感染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感染性肺炎患者240例,对其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组例标本共培养出阳性致病菌115株,阳性率47.92%,其中大肠埃希菌25株,肺炎克雷伯菌23株,鲍曼不动杆菌14株,表皮葡萄球菌13株,阴沟肠杆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溶血葡萄球菌7株,其他16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对哌拉西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逐渐成为新生感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痰培养是目前新生肺炎重要的病原监测手段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晚期 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5月间本院新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早期干预,之后对比两组黄疸发生率、黄疸持续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最高峰浓度。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黄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9.7%vs58.5%),黄疸持续时间缩短,血清总胆红素高峰浓度较对照组也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防止黄疸的发生,对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