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探析

曹娜

(六安市人民医院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新生儿期是人类生长和发育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生命体征最为脆弱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新生儿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则可能会导致疾病入侵,从而对其以后的发育和成长产生影响。通过阐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分析了对新生儿应注意观察的事项和护理的重点,最后就新生儿疾病的预防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269-02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满28d的婴儿。新生儿在生理方面有许多特点,为了更好地护理孩子,必须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由于自身的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疾病入侵,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和疾病预防,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育。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一般在出生后3~4d起,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个时候的新生儿皮肤会呈现一定的黄色。约1周左右,生理性黄疸表现为高峰,并在2周左右逐渐消退。新生儿的皮肤比较细嫩,毛细血管丰富,自身的防御能力较差,再触碰到尖锐的物品时容易划伤,也易受到细菌的侵害,出现脓疮、疖子等。新生儿通常呼吸速度较快,最高可达80次/分钟,偶尔会发生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现象。发生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呼吸中枢法语不全所致,医学上认为是正常生理表现,在新生儿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趋于稳定。如果出现新生儿面色苍白或青紫,就必须立刻引起重视,进一步的监测和治疗。

正常新生儿体温应在36℃~37℃之间。实际上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在控制血管收缩和扩张的功能方面仍不完全,加之新生儿多虚胖、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自身散热速度较快,体温的波动情况比较明显。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为3千克,在出生后2~4d内,由于排泄大便,以及皮肤开始排泄水分,呼吸和大小便也丢失大量水分,身体表而水分的蒸发,导致了体重下降,约下降出生时体质量的3%~9%,大多在200g左右,体重下降也是暂时性的,并能够在1周前后恢复。

新生儿胃容量小,呈水平位,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发育较好,最初只能容不足30ml流食,所以容易出现溢奶现象。两周内可逐渐增到50ml左右。一般出生后10h内排出粪便,呈深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而第2天或第3天排出黑黄混杂的过渡性粪便,第4天始应变为正常新生儿的黄色粪便,每天排尿一般4~5次,一星期后每天可达10次左右。

2.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

2.1啼哭正常新生儿的哭声宏亮有力,胎头吸引娩出者,哭声软弱无力;颅内出血者,哭声有脑性尖叫肺炎患儿哭声无力,口周紫绀,呼吸急促;有疼痛或刺激,暴发性高声尖叫;腹痛腹胀患儿,阵发性哭声尖锐不哭不闹、不吃奶者,多为重症表现。

2.2哺乳正常新生儿哺乳时能够较为有力地吸吮乳头,且能够流畅的完成吞咽动作;早产儿不但不能够有力地进行吸吮,且吞咽动作不能很好地完成,或缓慢,或不规律;出现病情的患儿,会表现出拒乳的反常行为;口腔黏膜溃疡的新生儿在哺乳过程中会不断地啼哭。

2.3呕吐新生儿胃容量小,在腹腔内呈水平位,因此在哺乳过程中经常出现乳汁从口中溢出的现象;新生儿呕吐呈现出喷射性多为颅内压升高;在哺乳完成后总是吐奶,吐后欲食,次数频繁,营养不良通常为幽门狭窄所致。

2.4尿便新生儿出生24h内有3~5次尿,24h无尿应加喂糖水,观察有无腹胀,是否泌尿系畸形新生儿胎粪为墨绿色,粘稠无臭,随奶水摄入逐渐成棕色,黄色。多次黄色稀水样大便多为消化不良。灰白色可能先天性胆道闭锁。

2.5皮肤新生儿皮肤细嫩,在受到硬物刺激时容易损伤并引发感染,应极力避免新生儿接触到有尖锐棱角的物品;新生儿的尿片应及时更换、注意清洁臀部;新生儿皮肤湿烂的情况下可使用红外线照射15min,l次/d;新生儿贫血或末稍循环不良者,表现为皮肤苍白,心功能不全和周围循环衰竭周皮肤灰暗,若是皮肤青紫多是由于缺氧所致。

2.6口腔正常新生儿口腔湿润光滑,马牙用生理盐水擦洗,鹅口疮应严密隔离,哺乳后涂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并口服维生素B2。

2.7体温、心率、呼吸新生儿在夏季应注意保持散热,并及时补充水分;冬季注意保暖,防止新生儿蹬踏而引起着凉、受寒;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跳的强弱、频率等。

3.新生儿疾病的预防

新生儿自身的机体免疫力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肺炎、破伤风、细菌性败血症等,对于这些疾病,临床医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出现疾病的概率。

3.1肺炎的预防对于肺炎,医护人员要保证新生儿的居住室保持经常通风,减少探视,与婴儿接触时,应先洗手,以避免将细菌带给新生儿,导致其出现感染。乳母患呼吸道感染,可隔离或暂停哺乳。

3.2破伤风的预防对于破伤风,在接生的过程中,医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定实行无菌操作,紧急情况下,断脐剪刀和结扎线用碘酒涂抹和浸泡,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等,将新生儿发生破伤风的概率降到最低。

3.3细菌性败血症的预防新生儿由于自身的机体免疫力较差,容易感染,从而导致细菌侵入血液中,引起细菌性败血症。出生4d~7d为早发型,病菌多来自母产道菌群出生;7d~10d为晚发型,细菌由环境中的人群或污染器械传播。医护人员要指导新生儿家属对新生儿的居室进行严格的消毒,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新生儿发生此种疾病的概率。

3.4预防接种出生3d内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出生6个月内接种乙肝疫苗,防止感染乙肝。

3.5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等的筛查工作,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钟丽晖.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J].齐鲁医学杂志.2015(01)

[2]徐小红.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01)

[3]高群.浅谈对新生儿护理的方法[J].吉林医学.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