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增病区物品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新增病区采用标识编号管理,实施物品定置。结果物品规范放置,减轻新进科室所有人员环境陌生感,改善了病区的环境、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增加了医患双方的满意度。结论对新增病区物品实施标识编号管理,是一种科学、系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标识编号定置管理 新病区准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灌肠改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的灌肠方法,对两组的灌肠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9.6%显著低于实验组92.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面,改良后的灌肠方法治疗效果更佳,药液起效快,停留时间长,患者痛苦小,满意度高,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改良方法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从污水中提取大肠杆菌噬菌体的方法方法采用对大肠杆菌噬菌体敏感的大肠杆菌C3000菌株作为宿主菌,简化从污水中提取大肠杆菌噬菌体的操作。结果方法改良后,可通过简单操作获得大肠杆菌噬菌体。结论改良后的方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从污水中提取大肠杆菌噬菌体。

  • 标签: 大肠杆菌C3000菌株 大肠杆菌噬菌体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基于菲克定律计算吸入麻醉药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选择17例平衡麻醉腹部手术患者,在吸入异氟醚20min、40min、60min、80min时,抽取中心静脉血,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异氟醚浓度,并记录同时点吸入、呼出气异氟醚浓度(CI、CET),分别利用wai氏公式及自行改良公式计算静脉血药浓度,与实测血药浓度相比较,计算相关系数(r)、偏离性(MDPE)、精确性(MDAPE)、摆动度(MDADPE)并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90,偏离性MDPE′=5.37%,精确度MDAPE′=16.02%,摆动度MDADPE′=15.86%,与wai氏公式的结果,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利用改良公式根据CI、CET可以较好的估算静脉血药浓度。

  • 标签: 麻醉 吸入 异氟醚 血药浓度 Fick定律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常用的辅助用药的分类方式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药学专著对辅助用药基本情况进行查询,归纳总结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分类方法。结果通过查询以及总结,对辅助用药的定义和范围的分类有了一定的想法,可以初步将我院辅助用药分为十个种类,来进行药品的管理工作。结论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辅助用药的分类方法都需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过程,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使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 标签: 辅助用药 药品分类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钢针在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的应用方法和价值。为长期补液、血管条件差或化疗患者建立无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的静脉穿刺,防止各种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或局部组织坏死。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需长期补液或静脉化疗的患者行PICC置管,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其中157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35例行9钢针引导改良塞丁格尔技术穿刺。结果传统PICC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少数出现并发症。9钢针引导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9%,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操作快速、方便,并发症少。而9钢针引导改良塞丁格尔技术的PICC置管对于血管条件差、长期补液、化疗患者更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并且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9号钢针 改良塞丁格尔技术 PICC置管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术胃镜联合结肠镜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术给予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方法,对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方法的使用效果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通过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后,发现52例患者中有12例为小肠血管畸形出血、10例为出血性小肠炎、8例为小肠憩室并出血、5例为小肠肿瘤、6例为结肠血管畸形出血、4例为十二指肠降部溃疡出血、4例为结肠癌并发溃疡出血、2例为结肠炎出血,治疗有效率为96.15%。结论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治疗应用术胃镜联合结肠镜能够对患者出血的原因予以准确判断,并能够确定出血位置,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胃镜 结肠镜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感染性疾病患儿53例,设为实验组;取同期本院非感染性疾病患儿53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组间比较。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阳性率高;实验组组内比较,细菌性肺炎阳性率高,诊断特异性为95.7%,敏感性为91.2%,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CRP及WBC检测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作用较大,有极大诊断意义,需推广。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固定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距离引流管口10cm处,取3M弹力胶布15cm×2.5cm采用“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粘贴于皮肤上,注意调整引流管方向低于引流管出口,去除常规的别针固定;对照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胶布松脱及脱管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牵拉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管改良固定方法明显优于别针固定法,可减少胶布松脱及脱管发生率,减轻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固定法 弹力胶布
  • 简介:摘要通过对崔铃主编的《中华百草良方》的学习,发现本书透骨草、矮地茶、蝴蝶花、过路黄的附图有误,错把萱草根当黎芦用。经查对其他著作原

  • 标签: 《中华百草良方》附图有误 原植物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评价高良姜药材质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高良姜素、山柰素4′甲醚、5羟基7(4羟基3甲氧苯基)1苯3庚酮、5羟基1,7双苯3庚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67~1.328μg、0.1034~0.517μg、0.3108~1.5540μg、0.2473~1.236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97.0%、96.8%、99.0%,RSD值分别为1.7%、1.4%、1.8%、0.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高良姜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良姜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 庚烷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根据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特征,测定其百分率以及观察其质量变化的一种检验方法,是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必备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笔者在这两年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教学和技能考核,作了些探索,现将教学方法和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职医学检验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改良式静脉穿刺方法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静脉穿刺的方法,对照组仅按常规的静脉穿刺方法。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穿刺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穿刺成功率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静脉穿刺方法可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临床路径 静脉穿刺 成功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本院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结果该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好,手术损伤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较好手术方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湿膜透析器的预冲排气方法进行改良,减少透析器纤维凝血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0例使用湿膜透析器患者的透析管道和透析器,分别使用改良的预冲方法(120例次)和常规的预冲方法(120例次)预冲排气行自身对照。结果改良预冲排气方法所需时间,空气报警频率,透析器凝血程度明显低于常规预充排气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的预冲方法可以高效排尽湿膜透析器内的气体,减少湿膜透析器纤维凝血的发生,避免透析膜有效面积的减少,提高透析效果。

  • 标签: 湿膜 透析器 预冲排气 凝血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病区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通过护理标识分类、制作和使用,统计不良事件等的发生状况。结果护理标识的合理使用,在不良事件的降低,护士宣教的效果方面有差异。结论护理标识的使用能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标识 病区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术传统缝合法和皮内连续缝合法的特点、优越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01月至2011年06月我院采用会阴侧切术分娩产妇行传统法缝合205例,以及同期行皮内连续缝合法205例对照,比较两组术、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皮内缝合法操作简单、缝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愈合快、切口美观、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切口缝合方法 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