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一个国际团队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观测发现,维生素A或许在抑制胰腺癌扩散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该类药物从降压、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到保护缺血性心肌,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临床应用中要掌握其用法和禁忌证,改变“小剂量与大剂量同样有效,小剂量可减少副作用”的观点,宜与相应药物联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药效。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内科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介入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内皮抑制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治疗1、2月后的VEGF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血管内皮抑制进行介入性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动脉化疗栓塞 血管内皮抑制素 介入治疗 肝癌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探索其局部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先进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胸水,然后采用顺铂100mg进行腔内化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45mg)联合顺铂100mg进行胸腔灌注。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仅的36.67%(P<0.05),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民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恶性胸腔积液 腔内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应用左旋甲状腺抑制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收治的70例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绝经前女性,根据随机数字抽选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不进行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左甲状腺钠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甲状腺抑制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生长,同时也适合用于不宜进行手术和绝经前女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良性疾病 左旋甲状腺素抑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水草酸钙(COM)诱导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与用夹竹桃麻(apocynin)干预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M组、apocynin组和apocynin+COM组。6h以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过氧化氢(H2O2),RT-PCR检测细胞的MCP-1mRNA表达情况。结果HK-2细胞在COM诱导下可导致细胞上清液中H2O2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CP-1mRNA表达明显增加。apocynin干预后H2O2的含量明显降低,COM诱导引起MCP-1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结论apocynin可能通过抑制细胞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OS)反应从而减少MCP-1的表达。

  • 标签: 一水草酸钙晶体 肾小管上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药(ACEI)与地高辛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CEI组与地高辛组,各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CEI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地高辛组,且ACEI组治疗后LVEDD及L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ACEI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地高辛更加显著,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地高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味子乙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肝癌细胞系HepG2和MHCC97H细胞。将本实验室保存的两种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经过五味子乙(50μmol/L、100μmol/L)加药处理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利用CCK-8试剂盒在24h,48h,72h进行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浓度下,在24h、48h、72h,HepG2细胞被分别抑制了约19.62%,19.05%,11.33%,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100μmol/L浓度下24h、48h、72h抑制率分别为4.35%,11.67%,16.03%两组差异显著(P<0.05)。MHCC97H细胞的抑制率约为4.43%,9.66%,26.84%,仅72h数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P<0.05)在100μmol/L浓度下24h、48h、72h抑制率分别为24.38%,33.56%,52.36%,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过五味子乙处理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结论五味子乙抑制HepG2和MHCC97H细胞的细胞增殖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数字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胺碘酮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随访观察10个月,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2%,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1%,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甲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可有效预防阵发性心房纤颤发生,减少复发率,效果显著。

  • 标签: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9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NP方案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39例均可评价疗效,CR2例,PR11例,SD17例,PD9例,RR33.3%,DCR76.9%,中位TTP6.1个月,中位生存期10.5个月,1年生存率39.5%。生活质量(QOL)改善14例,稳定18例,下降7例,QOL的改善稳定率达82.1%。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可以提高化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学治疗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激素联合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中度蛋白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58例中度蛋白尿IgA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取激素联合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12个月内的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8例,不良反应1例,72.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激素联合ACEI治疗中,各项单因素以血肌酐、肾小管的间质病变程度和肾小球的硬化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2、4、6、8、10、12个月的尿蛋白水平和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2、4、6、8、10、12个月的血肌酐水平和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两组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联合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中度蛋白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ACEI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水平,对肾功能有稳定作用,其疗效与肾小管的间质病变程度和肾小球的硬化率有一定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激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中度蛋白尿 IgA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确诊原醛症患者20例,测量其实验前后血醛固酮水平,并以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醛组血醛固酮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实验对原醛症的诊断敏感性为95%(19/20),特异性为93%(14/15)。结论此试验是项安全可靠地原醛症确诊方法,值的我们临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肺癌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组与B组,前者行顺铂治疗;后者在顺铂治疗的前提下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治疗的有效率73.3%显著高于A组46.7%,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与顺铂联合用于肺癌胸腔积液治疗中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顺铂 胸腔积液 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克替尼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恩度)治疗肺腺癌合并恶性浆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共12例,同时合并有心包积液者2例。接受埃克替尼联合恩度治疗方案。其中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150mg/片,一次一片,一日三次,口服。21天一周期,连续14日,间歇7日重复使用,恩度60mg/次,浆膜腔内灌注治疗,根据积液情况,再次重复使用,并按照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KPS)变化评价生活质量(QOL),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1周期评价毒性反应,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全部12例患者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共完成治疗周期73个周期期,平均周期为6.08个周期,近期有效率58.33%,疾病控制率83.33%,生活质量改善者有6例,生活质量稳定者4例,下降者2例。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以及疲乏等。结论埃克替尼与恩度联合使用可以改善肺腺癌合并浆膜腔积液患者症状,毒副反应轻,安全性好,对于晚期肺腺癌化疗耐药患者及体能状态差无法耐受化疗患者及高龄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可行选择。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埃克替尼 肺腺癌 浆膜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6年12月8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化疗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化疗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比较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联合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化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生存质量优于化疗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肯定,可有效延长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化疗方案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胸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5例经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给予胸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具体方法为恩度30mg/次,q2d×3(d1、d3、d5),连续3次为1疗程,最多可连续接受2疗程治疗。参照WHO关于癌性胸腔积液疗效判断标准统一评估疗效,结果25例患者共完成40个疗程,有效率60%。全组患者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胸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胸腔内注射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对紫杉醇和双氢青蒿两种药物联合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检测是否可以起到更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实验细胞株。分别用五个浓度的双氢青蒿和统一浓度的紫杉醇处理对数期肿瘤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DHA+TAX联合用药组的IC50值比DHA组单独给药的IC50值分别要低35%,药物的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和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双氢青蒿和紫杉醇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要明显高于两药单独作用,且药物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和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 标签: 紫杉醇 双氢青蒿素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预防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防患者心房颤动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治疗以后心房颤动发生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几率,进而提升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预防 冠心病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