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早期女性盆底脏器脱垂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80例足月妊娠并住院分娩产妇于产后6周复诊并完成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年龄、孕产次、既往史、家族史、此次妊娠分娩情况、个人生活习惯,进行POP-Q分度及盆底肌张力测定。结果产后早期盆底脏器脱垂发生率为55.7%(156/280)。条件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P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阴道分娩、分娩时BMI。结论年龄增加、阴道分娩、分娩时BMI过高可能是产后早期POP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盘龙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与控制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盘龙区抽取8667名15岁及以上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盘龙区1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6.87%,男性高于女性(经X2检验,p<0.05);糖尿病发病影响因素有年龄、职业、饮酒史、是否锻炼、劳动强度、BMI和SBP。结论应加强糖尿病预防的宣传,让居民认知各种糖尿病防治措施,达到降低糖尿病患病率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 患病现状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普外三科收治符合条件的13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年龄、性别等并对上述因素与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进行单因素分析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0例胃癌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2例,发生率为12.31%,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治疗,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胃癌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幕上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神经外二科收治的符合条件的240例幕上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分析年龄、性别等并对上述因素与术后是否发生癫痫进行单因素分析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0例幕上胶质瘤患者中,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82例,发生率为34.16%,术前癫痫史、肿瘤位置、瘤周水中带大小是术后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幕上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痛的发生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要加强术前和术后的药物预防,适当脱水同时积极处理相关因素,有望降低癫痫发作。

  • 标签: 幕上胶质瘤 癫痫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功能分级、EV程度、门脉血流方向以及残余小侧支为影响EV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P<0.01);影响复发出血时间的因素为门静脉高压胃病与出血量(P<0.05)。结论影响EV转归的因素有肝功能分级、EV程度、门脉血流方向以及残余小侧支,影响术后复发出血时间的因素有门静脉高压胃病与出血量,在患者实际治疗及预后过程中,应注意上述影响因素,从而为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收集本院116例妊娠期IC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CP孕妇主要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P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结果116例ICP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17例(14.66%)、黄疸33例(28.45%)、羊水污染21例(18.10%)、瘙痒91例(78.45%)、不良妊娠结局16例(13.79%)。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ICP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多胎妊娠、TBA>40umoL/L、ALT≥100IU/L。结论ICP显著增加了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合并糖尿病、多胎妊娠和TBA、ALT升高是影响因素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临床特征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汉中市40岁以上中老年脑卒中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性,为该地区制定中老年脑卒中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整群抽取2乡镇,开展普查,并对脑卒中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体育活动少、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吸烟、脑卒中家族史、心脏病等均与脑卒中相关(P<0.001);脑卒中家族史、肥胖、高血压、体育活动少、年龄、性别的OR值分别为7.177、4.389、3.647、2.041、1.342、0.565;结论脑卒中家族史为本地区最严重的脑卒中影响因素;肥胖、高血压、体育活动少为中老年人脑卒的可控影响因素,是本地区脑卒中防治工作干预重点。

  • 标签: 脑卒中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无抽搐电休克麻醉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进行无抽搐电休克麻醉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治疗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结果采用丙泊酚麻醉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12%,依托咪脂麻醉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20%;此外,30岁以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8%,30至50岁患者发生率约为11%,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约为2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麻醉;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我科医务人员传染病感染的现状,去分析导致感染的因素。方法对我院呼吸科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诱发感染的单因素进行因素Logistic分析,判断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工作时戴口罩(β=1.392,OR=3.493),参加传染病救治(β=1.478,OR=2.839),传染病区工作时间(β=1.388,OR=1.763),是导致感染的更具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结论通过对诱发呼吸科医务人员传染病感染的调查,探讨呼吸科医务人员防止传染病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呼吸科医务人员 传染病感染 Logistic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性激素及HCG日、黄体酮日血清激素水平对激素替代-冷冻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生殖中心行激素替代37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妊娠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时期血清激素水平与临床妊娠的关系。结果通过单因素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不孕年限、黄体酮日内膜厚度及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黄体酮日子宫内膜厚度、黄体酮日E2水平妊娠组高于妊娠组,不孕年限妊娠组少于妊娠组。结论与激素替代冷冻移植临床妊娠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不孕年限、黄体酮日内膜厚度及黄体酮日E2水平。

  • 标签: 激素水平 胚胎移植 冷冻 妊娠率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胃癌诊断的相关因素,了解各因素对诊断早期胃癌的贡献及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病例的血清学指标(PGⅠ、PGⅡ、PGⅠ/Ⅱ、G-17)及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特点(病灶处是否存在边界线、是否存在微血管异常、是否存在腺管消失),并与同时期存在胃内病灶并进行内镜检查的98例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指标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PGⅠ、内镜下病灶处存在边界线、内镜下病灶处微血管紊乱、内镜下病灶处腺管消失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GⅡ、G-17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GⅠ水平、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边界线的有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最高。PGⅠ<66.62ng/L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诊断临界值。结论PGⅠ、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提示意义。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放大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痔疮术后导致大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进行痔疮手术且术后出血患者共3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归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诱发患者痔疮术后出血的因素。结果对痔疮术后出血患者造成影响的主要为术前因素、术中因素以及术后因素,各个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进行痔疮术之前需要对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预防,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 标签: 痔疮术后 大出血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导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肺科门诊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间62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接受结核治疗后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肝病既往史、年龄、性别、酗酒及营养不良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性的肝损害共80例,占12.8%(80/621)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史24.1%(30/124)和10.0%(50/497);χ2=28.16,P﹤0.01;年龄25~岁组8.3%(21/251),40~岁组8.2%(19/229),60~70岁组28.3%(40/141);χ2=28.44,P﹤0.01;酗酒27.5%(8/19)和11.9%(72/602);χ2=8.43,P﹤0.01;营养不良21.5%(55/255)和6.8%(25/366);χ2=13.58,P﹤0.01。结论有肝病既往史、老年人、酗酒及营养不良是造成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危险因素,抗结核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做及时调整,以顺利完成化疗。

  • 标签: 结核,肺/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期间的高龄胃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EV1/FVC<70%、贫血、吸烟史、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胃管留置时间超过3天是胃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结论对于高龄胃癌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术式,术后常规镇痛。

  • 标签: 高龄胃癌患者 术后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房纤颤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vWF及凝血酶一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D-二聚体(D-D)及P-选择素(GMP-140)水平与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研究。方法采集初发瓣膜性心房纤颤的患者,测定其体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vWF及凝血酶一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D-二聚体(D-D)及P-选择素(GMP-140)水平,随诊720天观察这些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频率。把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分为A组,没有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分为B组,对比两组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及P-选择素(GMP-140)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对血栓栓塞事件进行Logistic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vWF、TAT、D-D水平,与B组比较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MP-1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是vWF、TAT、D-D浓度增高,且D-D浓度增高的危险因素高于其他因素,结合多个危险因素,可提高诊断房颤血栓栓塞的特异性,更可靠地分析血栓栓塞危险性。

  • 标签: 心房纤颤 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分析影响其近期预后效果的因素。结果在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当中,其预后效果良好44例,占61.1%,中残24例,占33.3%、重残4例,占5.6%。结论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血肿破入脑室以及手术时机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的主要因素,需要在临床治疗中重点加以防控。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近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早期临床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诊治的早期冠状动脉病变患者61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1例为对照组,行常规体检、化验、胸片、心电图、超声等检查。结果早期冠状动脉病变与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室射血分数关系密切(P<0.05)。早期冠状动脉病变与年龄、性别、吸烟、合并高血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放射线检查、心脏超声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室射血分数均是早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是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临床诊断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紫杉醇治疗费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患有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然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西紫杉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紫杉醇和顺铂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紫杉醇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发生气管狭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气管套管气囊压迫时间过长、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糖皮质激素不合理使用对气管切开后并发气管狭窄有影响,P值<0.05,是经皮气切术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后造成气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并相互作用的,依病施治,合理用药、规范操作,规避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技巧,达到减少并发气管狭窄的发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手术后并发症 气管狭窄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划再次手术护理影响因素,制定PDCA改进对策。方法对2016年1月-12月5例计划再次手术病例的护理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改进。结果计划再次手术的护理影响因素主要为护士对专科护理常规掌握不够、护士病情观察及处理能力不足、术后及护理交接班不到位、护士长现场监管不够、高峰时段护理人力不足;PDCA管理是降低计划性再次手术护理影响因素的有效管理方法。结论PDCA管理能有效降低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护理影响因素,对降低非再护理影响因素等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非计划再次手术 护理影响因素 PDCA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