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切纵治疗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均采用弧切纵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80例全部治愈。结论弧切纵术治疗外痔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弧切纵缝 外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变形杆菌对临床的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用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氧氟沙星12.2%,左氧氟沙星7.9%,亚胺培南7.2%,头孢哌酮/舒巴坦7.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结论变形杆菌的临床感染率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增加比较明显,并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低,是治疗普通变形杆菌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普通变形杆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纵切横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入住我院60例陈旧性肛裂进行分组,对照组22例采用肛裂侧切术,观察组32例采用纵切横术,统计两组结果应用纵切横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愈合快。结论临床疗效确切,可为肛裂手术首选。

  • 标签: 陈旧性肛裂 纵切横缝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环状扎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对用子宫环状扎术17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进行总结。结果用子宫环状扎术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成功保留了子宫,且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子宫环状扎术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之一。

  • 标签: 环状缝扎 宫缩乏力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颈椎小关节错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6例老年颈椎小关节错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68%)>(76.74%),(P<0.05)。结论临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老年颈椎小关节错,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且方案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老年颈椎 小关节错缝 中医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86例,对其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退变椎间孔变形好发于C3~7,以C4~6发病率最高,多为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变。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颈椎椎间孔形态,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钩椎关节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X线平片及CT结合可清楚地显示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颈椎椎间孔变形原因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颈椎 退变 椎间孔 变形 X线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括约肌纵切横术在肛裂治疗中的使用疗效。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1例肛裂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内括约肌纵切横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畸形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创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且肛门畸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相比,内括约肌纵切横术缩短了手术创口愈合时间,降低了肛门畸形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内括约肌纵切横缝术 肛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巨大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疣体基底部扎切除法配合电离子电灼治疗孕妇巨大尖锐湿疣16例。结果16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采用疣体基底部扎切除法配合电离子电灼是治疗孕妇巨大尖锐湿疣的较好方法。

  • 标签: 巨大尖锐湿疣 疣体基底部缝扎切除法 电离子电灼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女性直肠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利用直肠指诊和排粪造影技术,确诊直肠黏膜内脱垂女性便秘患者48例,采取直肠前壁扎加直肠黏膜消痔灵点状注射固定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女性便秘患者;结果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缝扎 注射 直肠内脱垂 便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动脉上行支扎在经阴道分娩产后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科经阴道分娩的患者3620例,其中产后出血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经阴道子宫动脉上行支扎+常规处理),对照组(产后出血常规处理)各43例,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量,输血量,输血例数。研究组出血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子宫复旧及恶露干净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动脉上行支扎可有效治疗产后出血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配合带匠肌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在骨折断端用带匠肌的髂骨瓣植骨固定。结果随访14~36月,12例中11例达骨性愈合,1例术后7月出现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平均取钉时间13个月。根据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良、差,进行疗效评定优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1.6%。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带匠肌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愈合率高等优点。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 带缝匠肌髂骨瓣 植骨术
  • 简介:摘要变形杆菌属是当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根源。在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变形杆菌属引发的食物中毒案例不断增多,所以深入探究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分析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以便为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变形杆菌属 食物中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骶髂关节错症是指骶髂关节因慢性劳损,关节韧带张力失衡,骶髂关节齿状关节发生错位,导致骶髂关节及腰胯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本病属西医学骶髂关节综合征范畴。各年龄阶段均有发病,多因外伤或生产有关,老年发病者均有明确的腰骶部闪挫伤病史。本病治疗多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但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给手法复位留下了无可评估的风险。本文作者采用“火针点刺阿是穴”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共各位同道分享。

  • 标签: 火针 点刺法 老年骶髂关节错缝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痔应用内扎外剥缝合加环切横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106例混合痔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者行环切术治疗,前者行内扎外剥缝合加环切横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混合痔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通过内扎外剥缝合加环切横术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内扎外剥缝合加环切横缝术 混合痔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医院护士在门诊应对医患纠纷的交流和处理措施。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由于门诊工作具有特殊性,护患关系当中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增加护士沟通交流能力可减少甚至避免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医院效益。

  • 标签: 门诊护士 沟通能力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2012年我市发生一起多人食物中毒事件,患者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和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共采集样品10份,其中患者呕吐物2份、剩余卤牛肉1份、剩菜2份、患者服药前肛拭子5份。经检测得出食物中毒是由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变形杆菌污染的卤牛肉引起。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食物中毒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刀结合委中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骶髂关节错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150例骶髂关节错源性下腰痛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n=50)、B(n=50)、C(n=50)三组,A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治疗,B组予以针刺联合委中刺络放血疗法,C组予以针刀联合委中刺络放血疗法,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C组的VAS评分与ODI指数明显低于A组与B组,B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委中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骶髂关节错源性下腰痛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功能障碍指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针刀 委中刺络放血 骶髂关节错缝源性下腰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术后切口不换药对切口愈合的影响。一般手术后切口换药与否,何时换药似乎无明确要求,有的人主张术后24小时换药,有的人主张术后48小时换药,至拆线期间再换药2-3次。本人通过两年观察发现换药与否,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手术切口 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