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年来收治46例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手术,分析其手术方案及预后。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行传统的外引流4例,3例拨管后治愈,1例带管两个月后2次手术,恢复良好;经胃外引流4例,效果满意;内引流38例,囊肿与胃吻合6例,与空肠Rous-en-y吻合32例,都取得满意的效果,经随访无复发,无并发症。结论(1)对有并发症、发病短、囊肿壁不成熟的病人首选胃外引流术;(2)内引流首选囊肿与空肠Rous-en-y吻合;条件不许可的胃后型囊肿,选择与胃吻合,手术效果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共2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18-62岁,平均年龄为43.2岁。有急性胰腺炎史患者为16例,占57.4%,其中早期患者有12例,占75%,后期患者为4例,占25%;有上腹外伤史患者为8例,占28.6%;有慢性胰腺炎患者为4例,占14.3%。患病时间为5d-24年。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恢复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8年,平均4.6年,未发生复发。结论假性囊肿最有效、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治疗手段为B超检查,大部分在上腹部就可以探明位置、范围。囊肿的鉴别、包快的鉴别作用于B超,是十分有效的,一般假性囊肿用B超检查的准确率可为73%-91%。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 诊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因椎体因素所致假性颈椎间盘膨出的CT征象。方法对比48例颈椎间隙上、下椎体缘平面大小不一的CT扫描图像。在CT轴位图像上测是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平面最大横径和定位缘上测是椎间盘上、下缘椎体的矢径、比较其大小。结果28例诊断为假性颈椎间盘膨出(58.3%)。其CT表现与椎间盘膨出相同,但膨出的椎间盘不大于相邻缘,且无颈椎间盘膨出的伴随征。结论CT诊断颈椎间盘膨出时,应注意膨出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平面大小的比较,以排除假性颈椎间盘膨出,避免不必要过度治疗。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假性膨出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产生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血常规检测标本中选取1320例进行危急值的临床检验研究,对血小板的真假危急值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在1320例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共检出血小板危急值62例,其中有真实危急值16例,比例为25.8%,假性危急值46例,比例为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的产生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对我们采用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假性危急值 临床检验 产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例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对此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饭后服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在经过对症诊断和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对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和治疗时,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治效果,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 标签: EDTA抗凝剂 血小板 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对儿童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通过复习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的体会,进行了有关介绍。只要提高了对本症的认识,就可以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工作中EDTA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PTCP)现象的存在,用正确的方法复查,避免误诊的发生。方法用Sysmex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EDTA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结果异常偏低,再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EDTA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镜检。结果EDTA抗凝血用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计数血小板异常偏低,而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正常,EDTA抗凝血涂片显微镜镜检可见血小板凝聚,末梢血,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血小板正常。结论对于EDTA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异常偏低的标本,怀疑EDTA抗凝剂所致的血小板聚集现象所致的血小板假性减低可能时,应加做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EDTA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镜检,以验证PTCP的存在,避免误差的发生。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EDTA 枸橼酸钠 手工血小板镜检
  •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假性肠梗阻(intestinalpseudo-obstruction,IPO)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9~2010年本院收治急慢性假性肠梗阻患儿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因多为消化道、呼吸道疾病所致肠功能紊乱,其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症状,与机械性肠梗阻症状相似,但全腹膨隆、看不到肠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此点与机械性肠梗阻不同,所有患儿腹部X线平片均没有肠梗阻的定位征象。结论对小儿假性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以综合保守治疗为主。

  • 标签: 假性肠梗阻 综合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并作出纠正。方法用ABXPENTER60血液分析仪检测,对血小板低于正常参考值的患者,同时采集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及抗凝血涂片显微镜镜检。结果手工血小板计数与EDTA抗凝血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工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枸橼酸抗凝血标本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血小板计数减低的标本均应手工计数血小板并作末梢血涂片镜检,以排除是否存在抗凝剂所致血小板聚集现象。

  • 标签: EDTA 血小板减少 血液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对比尿毒症与非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方法对49名非尿毒症志愿者及41名尿毒症患者测定有创及无创BP。结果尿毒症患者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并不高于非尿毒症志愿者(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并非假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临床检验中出现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检验结果与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检验显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42×109/L,而EDTA抗凝法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结果在(14-142)142×109/L,与手工法相比明显减少,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一致,P<0.05;此外,EDTA抗凝法血涂片检验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法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EDTA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注意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确认,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 标签: 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避免EDTA抗凝剂诱发血小板聚集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错误结果报告。方法采用仪器法和手工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和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观察血小板形态。结果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后仪器检测血小板计数不受干扰。结论加强血小板减少现象原因的综合分析可纠正EDTA抗凝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

  • 标签: EDTA抗凝剂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液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耳廓假性囊肿也称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病因不明,可能与耳廓轻度外伤、揉搓、挤压等因素有关。目前对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非手术方法多效果不佳;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也较高。我科近年来对门诊的26例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囊肿前壁软骨和软骨膜切除术,术后行囊肿区域耳廓全层贯穿间断缝合、结扎加压并引流的方法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与同道一起分享。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贯穿缝合加压引流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临床探究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6~2015.7期间96例经诊断为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囊肿抽吸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性囊肿抽吸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相比,联合组率高达93.8%,单一组为81.3%,单一组较联合组疗效差,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时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疗效好、患者恢复快。

  • 标签: 疗效 局部注射 囊肿抽吸 曲安奈德 耳廓假性囊肿 石膏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常规红细细胞、白细胞测定假性结果原因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经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200例,采用显微镜法和干化学法,并对尿常规测定的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再经实验验证。结果两种方法都存在误差,易出现漏检。结论假性结果的原因是受到了食物、温度、药物等因素干扰。因而应该在仪器测定结果出来后,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从而减少误差,防止漏检发生。最后进行免疫学方面的辅助,提升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 标签: 尿常规 红细胞 白细胞 测定 假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