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械和无菌物品的一线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危和医护技术的安全,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科室。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管理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健康的把握。目前,我国市场上对药学人才的需求较多,但是很多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却达不到标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教学太过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实践教学的意义,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不强,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之中。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各大高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新的教学办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药学人才

  • 标签: 实践教学 培养 药学人才 创新发展
  • 简介:摘要垂体腺瘤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基因和多种病理因素控制。由于因素众多,各种调控机制复杂多变,所以尽管近年来医学界对垂体瘤分子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且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但其确切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阐明。随着分子生物及基因技术的发展,新的基因和蛋白还会被发现,这将会为垂体腺瘤的诊断及治疗开创新的天地。

  • 标签: 垂体瘤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各种不同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的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病理生理特征和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发病率较高,容易误诊,漏诊,目前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收到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PTE病人大多数为不完全恢复,但无临床症状;少数解剖、血流动力学完全恢复正常;极少数发展为肺动脉高压。除血流动力学完全恢复病人,其余均伴有肺血管重建,但目前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明了,深入研究对于临床的诊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病理生理学 病因 血管重构
  • 简介:摘要多糖是一个由酮糖连接形成的多聚物质,该物质也属于大分子化合物,在当前医学临床治疗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在随着中草药的各个成分逐渐走向分离化方向后,其多糖的主要成分开始被有效挖掘,有研究结果提出,中药多糖物质在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该药物能够通过药理因素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同时,该物质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疗效,能够为医学临床肿瘤治疗带来有效帮助,这也使得中药多糖在抗肿瘤领域受到了众多关注。对此,为进一步探讨中药多糖的临床疗效,本文针对中药多糖在抗肿瘤中的治疗机制展开研究与探讨。

  • 标签: 中药多糖 肿瘤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环境中的一个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多校区办学情况增加,通过对本校免疫学专业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发现了毕业论文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积极性差、导致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下降,难以显现毕业设计对于提升学生自身能力、完善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本院多年负责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综合大实验的教学指导工作,也在毕业生的毕业实习环节上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和科研经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医院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情势有些许僵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整体性目标,最重要的还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近年来尽管我国的一些医院,依据PDCA管理循环系统探索着适应我国医院发展的绩效管理办法,但是,这仍然不够。人力资源一直被认为是最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库,如何激发起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每一位医务人员的执行力,如何促进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一个完善科学并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亟待建立。笔者结合自身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KPI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怎样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作为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方面,有助于人力资源发展,有助于整个医院的良好发展,本文意在为我国医院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供各位学者参考交流。

  • 标签: 医院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思路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南京市属医院的临床用血满足率与急救用血比例进行调查,建立用血保障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南京市各医院用血需求量、实际用血量和急救用血量进行统计,计算每季度临床用血满足率与急救用血比例。结果临床用血满足率为78.8%,急救用血比例为9.6%。结论根据用血需求有计划的招募可提高用血满足率;根据急救用血量设定应急库存量可更好的保障急救用血。

  • 标签: 用血需求 实际用血量 应急库存量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就在人们对分子靶向治疗寄予厚望时,它却出现一个令人失望的难题:耐药。为什么会这样?我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致癌靶点的另一条促癌通道,揭示了靶向治疗耐药的新机制,这为靶向药物研发开拓了新思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西部地区医院人才流失的原因,个人发展空间受限、薪酬激励不科学、人性化管理不到位等成为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针对原因提出解决或缓解现状的对策。

  • 标签: 西部地区医院 人才流失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是人胃、十二指肠等相关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但其诱导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对Hp部分相关致病研究及其机制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Hp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疫苗研究和感染防治等提供一些理论资料。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致病因子 空泡毒素 cag致病岛
  • 简介:摘要肺间质纤维化(PF)是一种病因不清、慢性进行性致死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治疗缺乏有效性,预后较差,平均寿命约为初次诊断后2~3年1-2。肺纤维化过程中一直伴有慢性缺氧,缺氧引起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相对过度的表达,从而导致肺缺氧血管收缩和血管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其发展加重了PF病情进展,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是低氧促进或者加重肺纤维化的机制至今还没有定论,本文查阅大量文献,就低氧致肺纤维化表型改变的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成纤维细胞 细胞缺氧 HIF-1&alpha &alpha -SM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药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给药不同分为两组各7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奥美拉唑、雷尼替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9%,反酸、恶心、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奥美拉唑 药理机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中药学是我国的宝贵财富,现阶段人们对中药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传播中药学,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中药的需求,也为了更好的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人才,好多学校都开设了临床中药学专业。本文以临床中药学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在临床中药学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临床中药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具体对策。

  • 标签: 临床中药学 人才培养 核心任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急诊科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应用激励机制管理,采用关怀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参与激励、经济激励等方法,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结果应用激励机制后,病人满意度与实习护士满意度均优于应用激励机制前(均P<0.01)。结论应用激励机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激励机制 护理管理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二级医院中如何更好地全面推进品管圈活动。方法通过对我院开展品管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调查问卷,针对其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分析,制定对策,并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进行前后效果比较。结论针对推行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对策,对推进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提高了员工自主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一线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 标签: 品管圈 推进机制 探讨
  • 简介:摘要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人体时,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其中特异性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了解认识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对诊断、治疗及预防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表公报称,研究人员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进行细胞间感染的新机制,并发现一种化合物能遏制这种感染。这有望促进开发治疗艾滋病的新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天枢”穴对胰源性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饲养的30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建立SD大鼠胰源性肺损伤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共三组,每组10只。以电针天枢穴治疗为电针组,以针药结合治疗(给予地塞米松的同时辅以电针干预)为假手术组,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明确电针疗法的辅助治疗作用。三组分别留取肺组织进行肺水含量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与AQP-1表达情况,比较三组疗效差异。结果AQP-1与TNF-α在正常肺组织及胰源性肺损伤肺组织中均存在表达,但在胰源性肺损伤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电针能影响AQP-1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清TNF-α和肺微血管内皮组织AQP-1含量比较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天枢穴对胰源性肺损伤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电针 胰源性肺损伤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前对婴幼儿血管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于对血管瘤发病机制的认识不够彻底。为了更有效彻底的治疗该疾病,有必要开发研究新的血管瘤动物模型,以期阐明血管瘤发生、发展及消退的确切机制,为血管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开辟新思路。本文回顾分析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阐述了血管瘤发生、发展及消退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婴幼儿 血管瘤 发病机制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