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手术器械的管理,降低腔镜器械的损坏和丢失率。方法采用QCC小组的活动程序,分析缺陷的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制定了腔镜器械的管理制度。结果器械损坏和丢失率由原来的5%降低至1%。结论提高了科室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降低了器械的损坏和丢失率。

  • 标签: 腔镜器械 损坏 丢失 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科技迅速发展,临床静脉用药的不断增加,对静脉配置中心护士用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减少静脉用药过程的失误,针对护士在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制定各班工作质量标准和用药制度,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护士药物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药物配置过程操作程序,使静脉用药过程保质保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士 药液丢失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约5%~10%,是妇女发生月经紊乱、无排卵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在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此类患者约占50%~70%,且妊娠后容易出现胚胎丢失。据临床研究报道,PCOS患者妊娠后流产可高达20~5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胚胎丢失出现在28周前均定义为先兆流产。发生在妊娠的12周前,称为早期先兆流产,胚胎着床后31%发生自然流产,有80%发生在妊娠早期。所以对于出现先兆流产,特别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受孕后的顾护显得尤为重要,早孕期间保胎也成为降低胚胎丢失的关键。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胚胎丢失 血热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高原寒冷缺氧地区不同年龄成年人骨丢失率与骨密度情况,为该地区人群骨质疏松症诊断提供参考标准。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长期居住在高原寒冷缺氧地区的成人568位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EXA-3000测定实验对象的右脚部跟骨骨密度值。结果该地区男女都在30~39岁达到骨量峰值,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开始逐渐下降;该地区男性骨密度含量高于女性,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女性骨密度略低于低海拔,更年期后更明显,但男性居民骨密度比低海拔要明显高,P<0.05。结论高原寒冷缺氧地区不同年龄、性别的成年人骨密度含量有差异,不同海拔地区成年人骨密度含量也不同,应依据不同年龄、性别及海拔建立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 标签: 高原寒冷缺氧地区 年龄 骨丢失率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预防手段对于麻疹的预防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麻疹流行区1~6岁儿童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予以现代预防手段(观察组)和传统预防方法(对照组)进行预防治疗,比较两组儿童麻疹的发病、不良发应、进展速度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发病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24%,不良反应10%明显低于对照组34%,其余病情进展程度和家属满意度情况数据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现代预防手段对麻疹的预防具有良好的临床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现代预防手段 传统预防方法 麻疹
  • 简介:摘要儿童免疫疫苗种类增多,但熟练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相对不足,人为的接种纠纷不断增多,本文针对此种情况先从接种纠纷分类和原因分析入手,从预防接种的副反应、接种事故、医患矛盾激化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寻找其中的不同的原因,然后又通过详细事例和文献、条例的论证,摆出了四种预防接种纠纷的对策,即全面实施门诊建设,尽快完善纠纷的法律制度,加强接种人员轮训制度,加强接种人员各种教育制度和考核制度。预防和减少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疫苗 接种 纠纷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影响人体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的措施和建议,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对200例居民分别进行跟骨定量超声参数及身体成分测定,并对这些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运动情况,妇科情况,是否吸烟喝酒等。结果女性每个年龄段的骨强度值低于男性,参加运动者比不参加运动者的骨强度值高。结论女性每个年龄段的患骨质疏松症高于男性。体育锻炼会提高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影响因素 身体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对压疮风险患者进行筛查筛查,采取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性管理措施,有效地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方法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科压疮风险患者132例,采用Braden评分表筛选压疮风险程度,并对压疮风险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实施压疮预防管理前后压疮风险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实施压疮预防性管理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压疮预防措施,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压疮风险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管理,能有效地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

  • 标签: Braden量表 压疮 预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病因进行探究,并探析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接种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期间接种的33323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6660例,对照组166663例;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的儿童进行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儿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不良反应的致病因素包括儿童自身体质较差、接种时机不恰当、其他药物干扰及接种后休息不足。研究中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进行接种前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减少预防纠纷,提高家长满意度,适合大规模推广运用。

  • 标签: 小儿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少生病、不生病,而且追求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出现了人人需要健康、关心健康、参与健康。主动适应卫生改革新形势,围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提高生命质量、生活质量,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已经是目前医院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医院的职责所在就是以医疗为中心,扩大预防,面向社会大力开展预防保健和卫生服务工作。使医院从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四位一体的综合保健型发展,以更有效的方式保障人民的健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从传统医学模式、医学模式转变对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的影响以及完善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医学模式 预防保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乡镇预防儿童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我乡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种室登记的55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原因及构成比进行分析统计。结果55例发生不良反应儿童,一般反应占69.57%,异常反应占26.09%,偶合反应占4.35%;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为接种过程操作不规范、接种时间等。结论加强乡镇预防儿童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监测,落实干预措施,并及时处理相应症状,是提高免疫接种安全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

  • 标签: 儿童 接种 不良反应 原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护理行为。通过分析我中心门诊部近5年来发生的6起护理纠纷引起的原因,制定预防护理纠纷发生的措施,将护理纠纷杜绝在萌芽状态。

  • 标签: 护理纠纷 预防接种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5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免疫接种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配合度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为98.22%,儿童配合度为82.67%,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92.89%,70.22%,94.67%。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配合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疫苗接种率、配合度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针对近年来世界范围的天气、气候的异常导致夏季异常持续高温的出现几率大增,引起夏季中暑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分析中暑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对中暑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救治,以减少中暑的发病率,提高中暑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中暑 预防 救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