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咳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麻黄,百部,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各薄层定性鉴别色谱中,所鉴别的药材薄层色谱特征明显,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在8.59375~550μg?ml-1范围内(r2=0.9999),盐酸伪麻黄碱在8.6~552μg?ml-1范围内(r2=0.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9、98.13,RSD%分别为5.52、5.61。结论薄层定性和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风咳合剂 质量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妊娠经阴道无痛分娩的安全性,并研究如何最大程度提升分娩率。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40例瘢痕子宫临床资料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连硬外麻下经过阴道试产分娩)和对照组(剖宫产),比较两组分娩效果。结果得出观察组胎盘残留、大出血量均1例(1.4%),产程延长、窒息均2例(2.8%),对照组胎盘残留、窒息均6例(8.6%),产程延长7例(10%),大出血量4例(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无痛分娩,能够大幅度降低分娩风险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分娩 观察 妊娠 无痛 瘢痕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的治疗结果。结果在本次抽取的50例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的患者中,有3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设为治疗组),其中治愈28例,治愈率为93.3%;20例采用非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中治愈15例,治愈率为75%。结论结果显示手术治疗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的治疗效果较好,但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析,采取科学的诊治方法。在早期胃瘘期间,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病情加重时,则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灵活运用治疗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脾切除术 胃瘘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10例(2016年3月28日到2017年3月25日期间)肩周炎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只单独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关节松动术治疗,对比两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肩周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64%,两组差异显著。结论使用温针灸配关节松动术运用在肩周炎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肩周炎 针灸 关节松动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颅内出血68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两组。给予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34例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0.05),满意度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优质护理效果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颅内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血疮病名在汉以前称为血,宋代及以后明确称为血疮,至明代及以后即有血疮的专篇论述,涉及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禁忌等。但目前中医教学中常忽略其要义,将其归属于湿疮范畴,使后学者不能明其大概,便对血疮病名归属认识产生了分析,如血疮、血疳、湿疮、瘙痒等。细读古籍及大量的中医临床实践,倍感阐明和重提血疮病的常见性和重要性,特提出对病名及其源流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提高中医药防治本病有所裨益。

  • 标签: 血风疮 病名 源流
  • 简介:摘要医药健康产业是当前我国产业中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高等药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输送到医药健康产业,药学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药学院校的社会影响,乃至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根据药学院校的特点,不断加强教学教、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升药学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 标签: 药学院校 教风 学风 考风 考试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药治疗肛门瘙痒的疗效。方法们通过中医辨证,把210例肛门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湿热下注、血虚燥、血热夹湿和湿热虫毒四种证型,分别以消散加减治疗,观察其有效率。结果以消散加减治疗肛门瘙痒有效率达90%左右。结论加减消散治疗肛门瘙痒有较好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32例危重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66例患者为一个小组,根据不同的抢救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抢救,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方式进行抢救,然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抢救结果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患者抢救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抢救总有效率分别为92.42﹪和72.72﹪,观察组患者抢救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在对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情况比较时,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结论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可以广泛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抢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化疗病人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需长期进行输液及反复静脉穿刺不耐受需置PICC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进行综合完善护理干预;B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化疗期间使用所引发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并发症发生人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显示A组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其护理满意度指标显著优于B组常规护理患者(P<0.05);置管后并发症发生人数比较显示A组经护理干预后发生各类置管后并发症人数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及操作指导,提高护理意识及自身责任感。增加对患者进行化疗知识的宣传教育能够有效降低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减轻病人痛苦,从而优化护理。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咳合剂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处方中麻黄,百部,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样品处理方法、展开剂等)进行优化。结果与结论建立了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的鉴别方法。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咳合剂的定性鉴别。

  • 标签: 麻黄 百部 甘草 薄层鉴别
  • 简介:摘要感冒是一种四季都十分常见的外感疾病,特别是在春季与冬季十分多见。绝大部分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药物,部分患者感冒后吃了较多药物,但病症不仅没有缓解,甚至有加重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进行辩证用药。在生活中,因为人们在感冒病症产生后,不能及时判断感冒的类型,不能采用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极易对病情治疗造成延误,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对风寒感冒与热感冒的鉴别,以此促使治愈率的显著提高,使病程有效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感冒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风寒感染 风热感染 发病原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在进行服药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常见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存在15例用药出现问题。其中比例最大的是药物配伍不合理,所占比例达到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提高用药知识、熟悉药物配伍的禁忌、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知识普及。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可以促进治疗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术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口腔种植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微创术翻瓣技术,研究组行微创术不翻瓣技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及种植成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3.50±3.35min)更短,术后肿痛时间(21.35±5.75h)、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36.70±9.65h)、术后激素使用时间(25.55±9.45h)更短,P<0.05;研究组种植成功率(98.00%)更高,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术中应用微创术不翻瓣技术的临床价值确切。

  • 标签: 微创术不翻瓣技术 口腔种植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中医古籍对血疮的论述较为丰富,总结起来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痒和(或)痛,并且均有成都的差异,其发生的部位相对特殊,有局部、有局部发至全身、有直接发为全身等的不同。但今教科书提及较少,亦未作为专病进行介绍和学习,研究发现古之血疮与今之多种疾病相关,为正本求原,特以血疮的临床证候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苏叶、柴胡、葛根、干姜、艾叶,徐长卿、羌活、青蒿水煎泡脚治疗小儿热感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热感冒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药水煎泡脚+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混悬液+常规治疗,治疗3~5天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及总病程的比较。结果经治疗,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好转,但治疗组总有效率93.64%,对照组总有效率80.94%,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发热间隔时间,热峰高度,临床表现及总病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复发患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用治疗小儿热感冒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 标签: 小儿风热感冒 中药外用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