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吻合器痔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混合痔手术方法并发症影响。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混合痔患者3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155例。对照组采纳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纳PPH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H手术可有效改善混合痔患者病情,加快切口愈合,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行,值得借鉴。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混合痔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选择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临床疗效。方法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经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后,使用明胶海绵条进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即刻止血,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平均9月,无血尿复发患者。结论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止血手段。

  • 标签: 出血 介入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中手术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60例)作为分析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外固定治疗,研究甲组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总结VAS评分、关节活动度、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甲组VAS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关节活动度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并发症总发生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中,钢板螺钉内固定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明显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疗效
  • 简介: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是近10年来内固定治疗骨干骨折取得重大进展之一.骨干骨折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多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或普通髓内钉.其结构不合理,并发症较多.我科通过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骨干骨折患者,全部恢复正常行走,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手术治疗 骨干骨折 股骨骨折 胫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胫骨下段新鲜骨折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6年4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42例胫腓骨下段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内固定同时行自体骨移植,另一组在内固定同时行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手术手术后定期摄X线片,并且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两组病人手术后1.5、3、5、9、12月X线片骨痂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骨痂灰度密度分析显示:同组骨痂灰度密度值随术后时间增加而增大;同期比较,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组骨痂灰度密度值高,自体骨移植组低,两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自体骨移植组短,且两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自体骨联合骨髓移植比仅仅自体骨移植能很好促进骨痂生长,能更早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骨髓 自体骨 新鲜骨折
  • 简介:近几年,二级学院作为一种新办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一直令人堪忧。近两年,我分别带教了二级学院与校本部学生《组织胚胎学》实验课,通过观察和对比,我认为二级学院与校本部学生差距主要表现在:1.进校时分数较低,学习基础较差,易产生自卑情绪;2.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少数学生缺乏积极进取、刻苦钻研精神;

  • 标签: 《组织胚胎学》 二级学院 实验教学方法 学生成绩 家庭经济条件 办学模式
  • 简介:目的评估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优劣。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文献数据库,收集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治疗Ccolles骨折疗效对比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从疗效、并发症、愈合时间3方面对两种外固定方法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①研究纳人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166例患者(小夹板外固定组592例、石膏外固定574例);②小夹板外固定在colles骨折固定愈合中优良显著高于石膏固定EOR=2.85(1.73~4.7),P〈0.00013;③小夹板外固定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石膏外固定[OR=0.33(O.20,0.56),p〈0.00017;④小夹板愈合时间低于石膏外固定检验尚不显著[加权均数差WMD=-3.87(-8.93,1.18)天,P=0.13〉0.os]。结论小夹板外固定在Colles骨折治疗中有效率高于石膏外固定,同时并发症发生、愈合时间均低于石膏外固定,通过文献检索目前各研究采用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不唯一,导致Colles骨折疗效系统评价样本量较少,后期有待通过高质量、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小夹板外固定 石膏外固定 Colles骨折 Meta分析
  • 简介: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抗血小板治疗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然而,随着抗血小板治疗人群基数加大与之相关消化道损伤出血事件也有增多趋势,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不容忽视。如何合理评估每个患者获益和风险,正确选择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有效预防消化道损伤同时,避免可能由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引起出血事件增加,使更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从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也成为了临床医生面临新问题。

  • 标签: 抗血小板治疗 阿斯匹林 氯吡格雷 消化道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关节镜探查64例(68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进行镜下清理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34个月,平均18.2个月。随访一年优良81%;1~2年,优良92%;2年以上者,优良73%。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以其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了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COPD(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COPD稳定期患者62例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2吸/次,2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每次剂量100ml,早晚各一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利用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较对照组(64.52%)显著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FVC和FEV1、MVV指标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GRQ及3个能区评分(症状部分、活动能力及疾病影响等)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GRQ及3个能区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西药治疗,采取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更显著,可大幅度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益气补肾活血汤 COPD 稳定期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中胚层来源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潜能多能干细胞,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有证据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入脑后在体内外诸多影响因素作用下,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成熟胶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获得性,多分化潜能等生物特性,使它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显示了巨大潜在治疗价值。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性脑损伤 移植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脑卒中后伴发睡眠障碍治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舒乐安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不增加并发症发生机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脑性瘫痪患儿躯体感觉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58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给予经颅超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EPs波幅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前N20波幅、P37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20波幅、P37波幅均较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超声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脑性瘫痪患儿躯体感觉功能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躯体感觉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颅超声 常规康复 脑性瘫痪 躯体感觉功能
  • 简介:脊髓损伤(SCI)修复是医学界面临一大难题,虽然现在还没有理想方法,但是世界各地许多学者已对脊髓损伤病理机制,以及脊髓再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动物损伤模型、评价方法治疗措施,研究过程中有很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这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来探求稳定性较强、能反映特定病理生理变化动物脊髓损伤模型;客观、准确地评价脊髓再生、功能恢复方法;最为科学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神经电生理 运动训练 糖皮质激素 神经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在胃穿孔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治疗104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2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术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及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用于胃穿孔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加快胃肠动力恢复,促进胃溃疡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 微创手术 开放性修补术 临床疗效 胃肠动力
  • 简介:目的研究阿司匹林(aspirin,ASA)预处理豚鼠内耳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保护作用和保护机制。方法健康豚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术前腹腔注射阿司匹林50mg/kg,每天一次共7d),模型组和干预组各分成3个亚组:IRI6h组、24h组和48h组。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耳蜗形态学改变;用原位凋亡法(TUNEL法)检测耳蜗各部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耳蜗罕见凋亡细胞;模型组Corti器、螺旋神经节在再灌注各个时间点均有细胞凋亡,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Corti器、螺旋神经节在再灌注各个时间点均有细胞凋亡,程度较模型组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内耳起保护作用。

  • 标签: 耳蜗 阿司匹林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预后复发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10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54例予以阿莫西林+兰索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50/54),高于对照组73.58%(3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为5.56%(3/54),对照组为11.32%(6/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为1.85%(1/54),低于对照组15.09%(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生活质量,且预后复发低。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阿莫西林 兰索拉唑 不良反应 预后复发
  • 简介:脊髓在受损后出现一系列病理过程如不同程度细胞死亡、组织水肿、胶质瘢痕形成和脊髓运动功能丧失,从而造成患者瘫痪。虽然临床治疗未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实验室研究却取得了很大进展。神经科学发展改变了以往认为损伤轴突不能再生观点,细胞移植,基因工程,分子技术发展等给脊髓损伤修复带来了广阔治疗前景。

  • 标签: 脊髓损伤 移植 基因治疗 分子技术
  • 简介:TRAIL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由于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特性而备受人们关注。但也有报道认为有些肿瘤细胞TRAII。有耐药性。本文就TRAII.及其受体与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TRAIL TRAIC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护理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全麻手术治疗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予以麻醉苏醒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全麻患者苏醒期间躁动以及全麻静息期心率及血压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P<0.05);(2)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其HR、SBP和DBP水平均较麻醉静息期显著上升,观察组患者无明显变化,麻醉苏醒期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可显著降低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躁动发生和有效稳定其生命体征,值得作为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适用护理干预模式。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手术 全麻 苏醒期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