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精液不液化症是男性不育常见病之一,近年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院男科门诊在1998年4月~1999年4月间,共收治48例精液不液化合并慢性前列炎的男性不育患者,发现慢性前列炎是造成精液不液化的诱因。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精液不液化症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第7肋间腋中线作1.5cm切口,插入胸腔镜.在第5肋间腋前线和腋中线间作约6cm小切口,行肺切除17例,其中肺楔形切除3例、肺叶切除14例.结果术后17例中肺癌14例(腺癌12例、鳞癌2例),肺炎假瘤1例,肺结核球2例,PTNM分期包括Ⅰa9例、Ⅰb1例、Ⅱa2例、Ⅱb2例.随访5~37月,除1例死于肝转移外,其余均健在.结论胸腔镜手术在肺切除中的应用,有利于肺孤立小结节的诊治,可作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手段.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切除术 肺肿瘤 肺疾病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侧人路腰椎间盘切除(PLLD)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方法2006年4月-2010年5月对163例腰椎间盘突出(L3-5)患者行PLLD。其中,男性92例,女性71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6个月至2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LLD,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肠管、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6.75±2.32)降到术后(3.10±1.34)(P〈0.05).JOA评分由术前(11.84±2.42)提高到术后(25.36±3.24)(P〈0.05)。术后随访1-5年,优良率达94.5%。结论PLLD手术安全高,创伤小,疗效好,适用于纤维环受损的L3-5腰椎间盘突出。

  • 标签: 腰椎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侧入路 介入性放射学 摄影学
  • 简介:观察氩氦刀冷冻治疗后前列癌患者血清前列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前列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membraneantigen,PSMA)的动态变化,了解冷冻治疗对前列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并以期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收集氩氦刀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患者血清,用ELISA法检测PSA、PSMA水平.结果表明,前列肿瘤患者氩氦刀术后血清中PSA、PSMA水平较手术前有一过上升,随后明显下降.氩氦刀可有效地杀灭前列肿瘤细胞,通过PSA、PSMA动态观察可以观察疗效,并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氩氮刀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 简介:研究氩氦刀治疗前列癌后,血清前列特异性膜抗原(PSMA)水平变化及特异性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12例确诊前列癌患者,氩氦刀治疗前后EIA法检测PSMA,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表明:氩氦刀治疗后,血清PSMA升高,并可显著刺激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氩氦刀治疗可有效激活机体PSMA特异性的T细胞。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氩氦刀 T细胞特异性免疫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酶联免疫分析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根治并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的效果及安全。方法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微创外科住院的5例乳腺癌(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51岁)行保乳根治并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根治并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均获成功,所有切除乳腺标本经术中冰冻病理证实切缘肿瘤细胞阴性。平均手术时间150min,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保乳根治并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治疗乳腺癌能够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且更安全。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治疗 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39例膀胱炎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1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51.7岁。回顾分析术前均行超声与CT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情况。结果超声与CT检查对病灶边缘、回声或密度的判读结果较相似,但CT判读病灶形态不规则比例明显高于超声(P〈0.05);超声检查80.6%(29/36)病灶乏血液供应,增强CT检查92.0%(23/25)轻度强化。超声、CT及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3.6%、38.5%、48.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辐射,是诊断膀胱炎的主要影像检查手段。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 简介:总结类风湿关节炎直视下膝关节滑膜切除长期效果的益处和不足。对88例患者106例膝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滑膜切除后15年的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对于HSS总分的数据经过正态检验和方差齐检验后,采取单因素的方差分析+SNK-q检验,在手术后10年,膝关节会发生显著的功能减退,膝关节功能减退的严重程度与时间有比较明显的联系,而到了15年几乎所有的病例都会发生严重程度不一的膝关节功能减退的症状。直视下膝关节滑膜切除对于早中期的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的患者,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膝关节的良好功能,而且复发率相当低。但膝关节退变是膝关节切开滑膜切除长期治疗后的最终结局。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膝关节 消膜炎 滑膜切除术 骨破坏
  • 简介:目的评价无张力阴道吊带(TVT)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疗效。方法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28例,采用聚丙烯网状吊带,手术自阴道前壁切口经耻骨后向下腹部穿刺,将无张力吊带置于尿道中段下方,利用吊带的倒刺结构提起、固定于穿刺经过的耻骨后和各层腹壁组织上,中膀胱镜监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0±15)min:中出血量平均(20±10)ml;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2d;术后平均住院3d。随访1~39个月,平均21个月,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25例,明显改善3例,无手术失败病例。结论TVT手术治愈率高,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尿失禁 压力性 无张力阴道吊带 女性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治疗症状陈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1月~2015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PVP)治疗陈旧老年骨折疏松椎体骨折骨不连病人66例,72个椎体。结果中、术后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发生。发生椎间隙渗漏3个椎体(考虑患椎有终板损伤),椎弓根渗漏1个椎体,无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无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椎椎体高度恢复不明显,16个椎体有10%~20%左右高度恢复,术前、术后患椎椎体高度恢复不明显,16个椎体有10%~20%左右高度恢复,术前、术后椎体的后凸角度变化不大,6个椎体后凸角度有10°左右的减少。所有患者术后腰背疼痛明显缓解,腰背肌力量明显增大,有7例患者仍感有腰背痛,但服用止痛药有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由术前的(8.8±1.8)分下降为术后的(2.5±0.81)分(P〈0.01),采用剔除性功能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由术前的(41.6±27.1)分下降为术后的(16.8±6.2)分(P〈0.05);经6~36个月随访(平均17.2个月)无一例疼痛术后复发,椎体高度经X线片检查术后无改变,患椎内骨水泥弥散良好。结论PVP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陈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疼痛,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陈旧性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1998年3月5日主因腹痛、腹泻、便血3年入院。有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史。体检:除外右下腹部麦氏点手术切口,无病理体征。X射线钡灌肠造影:降结肠近端肠腔轻度狭窄,不能充盈,肠管形态消失,肠壁增厚,黏膜乱,

  • 标签: 根治术后 肝转移 结肠癌 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钡灌肠造影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86例,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所治疗的86例病例中,在术后6-48小时内均有腰背部疼痛的缓解,有12例13椎出现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的产生。随访2-8个月,均未发现有新的骨折形成。结论椎体成形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骨水泥渗漏是其主要并发症。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比较双链相关病毒(Double-strandedadeno-associatedvirus,dsAAV)及单链AAV(Single-strandedadeno-associatedvirus,ssAAV)介导Exendin-4分泌表达效率。应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dsAAV/pSSHG/Exendin-4,与重组ssAAV比较转染NIH3T3细胞效率及转染后细胞上清Exendin-4浓度,免疫组化检测Exendin-4表达。经限制内切酶及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成功,测定重组dsAAVpSSHG/Exendin-4滴度为2.5×1011pfu,较重组ssAA滴度高(2.5×109pfu);dsAAV/pSSHG/GFP转染NIH3T3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强;ELISA法检测感染重组dsAAV的NIH3T3细胞上清中Exendin-4的浓度为181.1±8.75pmol/ml,较重组ssAAV分泌浓度(133.81±8.09pmol/ml)升高(P<0.05);重组dsAAV及ssAAV转染NIH3T3细胞Exendin-4表达均为阳性。重组dsAAV可分泌表达Exendin-4并较ssAAV具有更高效转染能力,为研究Exendin-4功能及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

  • 标签: EXENDIN-4 双链AAV 单链AAV 糖尿病 腺相关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平足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6年9月,对20例(25足)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的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平足症患者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应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及VAS疼痛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对比术前和终末随访的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跟骨外侧柱延长植骨愈合。术后20例(25足)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中足功能AOFAS评分、VAS疼痛评分、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平足症可有效纠正畸形,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 标签: 平足症 副舟骨 胫后肌腱 Evans截骨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脊柱内固定手术术后区浅层感染(Superficialzoneofspinalsiteinfectio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0月间,应用VSD治疗11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术后区浅层感染的临床疗效。11例均未拆除内固定物,区清创后,VSD治疗1-3次,二期无张力缝合口或临近肌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11例区浅层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口二期愈合。结论对于脊柱内固定手术术后区浅层感染,经彻底清创,VSD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感染向深层蔓延几率。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脊柱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麻下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凹陷性骨折的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0年12月对45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凹陷性骨折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采用PKP治疗,观察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前、术后以及术后一年椎体中央高度比和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病例中1例骨水泥向上位椎间盘渗漏、1例骨水泥向椎体侧方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为(8.32±1.07)分、(1.84±0.71)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椎体中央高度比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一年椎体中央高度比与术前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后凸Cobb角与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一年后,全部病例未出现伤椎再骨折和邻近椎体骨折。结论局麻下PKP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凹陷椎体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并维持治疗效果。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局麻
  • 简介:比较正常颈椎标本和切除颈椎C5-6小关节标本的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扭转等生物力学指标。确定小关节切除是否对颈椎稳定性造成影响。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和切除小关节的标本进行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实验,在扭转试验机上进行扭转实验。以2mm/min的实验速度分别对标本施加载荷,测量位移数据。以50mm/min的实验速度对标本施加扭矩,测得标本的扭转角。得出正常对照组和小关C5-6节切除标本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小关节切除25%对各项运动范围无显著变化,小关节切除50%、75%、100%对各项运动范围显著增大。双侧小关节全切除后运动范围显著增大,较其它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小关节切除50%以上,尤其双侧小关节切除,打乱了颈椎的平衡关系,对颈椎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 标签: 正常 小关节切除 颈椎 稳定性影响
  • 简介: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对食管狭窄的实用价值,着重比较X线和内镜下两种置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40例患者置入41个支架,其中X线法27个,内镜法14个。结果 支架置入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由术前平均3.4级降至1.03级。X线法置入的27个支架位置全部准确,而内镜法置入的14个有4个发生位置偏差。结论 食道支架治疗食道狭窄安全有效。两种置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狭窄段通过方面内镜法有优势,在狭窄段扩张和支架定位方面X线法更安全和准确。

  • 标签: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支架 介入性放射学
  • 简介:目的观察椎体成形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在C臂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4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0)和研究组(n=23),对照组采取常规使用钙剂及维生素D3抗骨质疏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药物使用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抗骨质疏松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术前及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测骨密度(BMD);ELISA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PG)变化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活动能力,并分析骨折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安返病房,随访时间为13-21个月,平均16.7月。相比椎体成形术前,研究组患者术后3、6、12月较对照组BMD及OPG均有一定程度增高(P〈0.05);经阿仑膦酸钠治疗3月后,研究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后续不同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能有效维持(P〈0.05)。相比椎体成形术前,所有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优于术前椎体高度(P〈0.05);且治疗3月后,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较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Cobb角明显减小(P〈0.05)。结论椎体成形联合阿仑酸钠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较为显著,术后持续使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能一定程度增加椎骨骨密度,抑制骨保护素的降低进而防止骨破坏,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及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再次发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观察131碘(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唾液功能和骨代谢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5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6.2岁。按照131I累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照组未行131I治疗。对照组1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年龄32~56岁,平均年龄45.8岁。小剂量组2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46.5岁。中剂量组2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5.9岁。大剂量组14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6.6岁。小、中、大剂量组累积治疗剂量分别为1.1~3.7GBq(30~100mCi)、>3.7~7.4GBq(>100~200mCi)和>7.4~17.2GBq(>200~460mCi)。采用唾液影像检查评估腮腺和颌下腺的摄取分数(UR)和排泌分数(ER)。治疗后6个月检测骨代谢指标。结果131I治疗后,小剂量组、中剂量组腮腺和颌下腺UR、SR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剂量组腮腺和颌下腺UR和SR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治疗后6个月4组行骨代谢指标检测,骨密度(BM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小剂量131I治疗对唾液无明显损伤,大剂量131I治疗对唾液损伤程度较大,应加强对唾液的功能保护。不同剂量的131I治疗对骨代谢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放射性131I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唾液腺功能 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