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设计出一款多态脊柱康复爬行训练仪.该爬行仪可实现被动形式下跪撑爬行、攀高爬行、俯式爬行、扭腰摆动等多种爬行训练模式.爬行运动对脊柱有很好锻炼效果,根据爬行运动设计要实现动作,利用SolidWorks对训练仪整体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对训练仪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分析,并结合SolidWorksMotion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对主要受力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运动仿真,三维模型可以实现各种预定运动模式,而且对关键部件进行强度校核满足强度要求.该训练仪运动模式多样且结构设计合理,选材强度合适,具有一定可行性.

  • 标签: 脊柱康复 爬行训练仪 三维建模 有限元 结构设计
  • 简介:设计一种专门用于监控测量脑脊液、手术伤口渗出液流速和流量传感器。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采用低频方波励磁方式和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选出一种最优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样机测量精度、重复误差等均能满足要求。样机质量稳定,性能能够满足临床对人体体液引流过程监控需求,为患者术后护理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监护手段。

  • 标签: 传感器 滤波器 低频方波励磁、单片机 负压引流术
  • 简介:膝关节是人体负重结构,在人正常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胫骨平台骨折往往由车祸及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造成,损伤涉及关节面骨折,易导致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有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关节镜技术以及球囊成形术。尽管如此,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风险大,术后中远期效果不理想。随着对胫骨平台骨折认识深入,各种新治疗理念、检查方法、固定方法、固定器材纷纷提出,使治疗效果较前有了很大进步,本文就近期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球囊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单纯皮耐克移植覆盖和皮耐克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治疗新鲜指端缺损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指端缺损患者61例,手术方案根据患者单号双号入院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单纯皮耐克移植覆盖患指残端和对照组采用皮耐克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治疗患指。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有效治疗,术后均定期换药和按时随访。结果两组在瘢痕形成、术后感染、二次手术、残端痛温度觉未见明显差异(〉0.05);而在术后色泽、弹性、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皮耐克组要优于植自体皮组(〈0.05),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上植自体皮组优于皮耐克组(〈0.05)。结论指端缺损患者选择单纯皮耐克覆盖治疗,在总体治疗效果方面与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治疗基本相当,并且在临床应用单纯皮耐克覆盖更加简单易行,无二次手术损伤,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相对较低,而且外观饱满及弹性佳。所以单纯应用皮耐克在治疗指端缺损方面是安全有效及简单易行,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皮耐克 人工真皮 骨外露 指端缺损 自体皮片移植
  • 简介:据BerteroA2016年12月1日[Development,2016,143(23):4405—4418.]报道,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更加高效和可控CRISPR基因组编辑平台——80蹦K0或sOPTiKD。该优化单步骤系统能了解基因如何在体内每个细胞和每个发育步骤中发挥作用。该新方法将有助科学家们开展发育生物学、组织再生和癌症研究。

  • 标签: 发育生物学 PR基因 编辑 人类 研究人员 组织再生
  • 简介: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hasecontrastMRI,PC-MRI)技术通过对流体相位进行编码,可以非侵入性地量化血管血流速度、流量以及方向等血流动力学信息。随着磁共振技术发展,四维流(fourdimensionalflow,4DFlow)磁共振技术逐步得以应用,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潜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本研究主要对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原理、影响成像因素及临床应用进行简述。

  • 标签: 相位对比技术 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四维流磁共振 血管壁参数
  • 简介: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颈部疾病已逐渐成为一种常见、长期困扰人们疾病。由于大多数颈部疾病均会引起颈椎活动度改变,颈椎活动度逐渐被用于筛选颈部患病患者、诊断疾病、判断颈椎功能丧失程度、评估治疗效果、鉴别颈部疾病以及预后评估等等。目前颈椎活动度测量研究包括颈椎活动度正常值测量、颈椎活动度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研究和验证、颈椎活动度影响因素以及颈椎活动度在临床和研究中应用等等。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复杂性以及由此产生耦合运动,给颈椎活动度测量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将目前检索到颈椎活动度测量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颈椎 活动度 测量 综述
  • 简介:细胞膜为磷脂双分子层结构,是细胞进行生化反应重要场所。因此,对生物材料表面进行仿细胞膜磷脂化改性成为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反应活性重要方法。本研究介绍了用于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几种主要磷脂分子并分析其改性效果,简要阐述了几种常用仿生磷脂化改性方法。同时,对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磷脂化改性应用做了展望。

  • 标签: 生物材料 仿生 细胞膜 磷脂化改性 生物活性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组织工程是颌骨缺损修复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但其血管化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这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于大体积颌骨缺损修复。支架、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在血管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各种体内外促血管化策略如应用促血管生成细胞、复合促血管生长因子、优化支架成分与外形及内部结构设计、采用外科手段等近来得到广泛研究,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化 颌骨 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种子细胞 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评价Fukunari评级法和应变率(SR)法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价值。方法选择术前接受传统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结节患者7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8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37岁。由2名具有丰富超声弹性成像知识影像医生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依据5级评分系统来评价结节硬度,硬度低为1或2级,硬度高为3或4级;同时评价结节SR比值。结果超声检查共发现84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62个,恶性结节22个。当评级法取3级作为鉴别良恶性结节基准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77.3%,而SR取2.92作为基准值鉴别良恶性结节,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3%和91.0%。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R值分别为2.23±0.37、3.53±0.52,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Fukunari评级法与SR法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效果相当,但SR法更客观。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应变率 甲状腺癌 良恶性结节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重度尿道下裂手术后尿道狭窄患儿尿道扩张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度(阴茎阴囊型、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患儿10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0岁。回顾其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后复查期间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情况,包括手术术式及分期,尿道扩张时间及过程,扩张后排尿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尿线开始变细时行尿道扩张治疗,其中6例可以顺利进行常规尿道扩张,扩张后排尿满意,间隔1个月进行再次扩张,术后3个月结束尿道扩张治疗进入常规随访,无排尿困难;4例患者常规尿道扩张困难转入全身麻醉下膀胱镜直视尿道扩张治疗,其中2例在9F镜鞘下膀胱镜可顺利通过吻合口,随后常规扩张后置入10F硅胶导尿管并留置,1周后拔管,另2例因9F镜鞘下膀胱镜难以通过吻合口,故在监视下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入膀胱,随后在导管引导下置入8F硅胶导尿管成功,留置1周后拔出,此4例患者均间隔1个月再次扩张,此后随访无明显排尿困难。结论对于难以常规尿道扩张重度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尿道狭窄患儿,膀胱镜技术是一个安全有效辅助手段,可以提高成功率,降低盲目扩张造成尿道损伤和盲道发生可能。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狭窄 尿道扩张术 膀胱镜
  • 简介:由于脊髓原始损伤后发生生物学级联反应继续损伤健康神经细胞会导致继发性脊髓损伤,因此及时减轻级联反应可能会减小脊髓进一步损伤。但是,药物达到有效治疗运输效率非常受限制。运用结合纳米微粒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副作用已经成为医疗应用主要探索领域。基于纳米微粒材料属性,它可以通过运输药物到特定组织治疗脊髓损伤。将纳米技术融入神经损伤和神经疾病治疗将会带给脊髓损伤治疗带来新视野。

  • 标签: 脊髓损伤 药物治疗 纳米材料[
  • 简介:开发多囊卵巢综合症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医生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类型.根据大量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症候和证型数据,从中总结出对应关系,以期通过症候判断患者所属证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分类效果良好.其中Logistic算法正确率为93.5%.设计出多囊卵巢综合症辅助诊断系统科学合理、简单易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医 多囊卵巢综合症 LOGISTIC回归分析 数据挖掘 辅助诊断 分类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鼻烟窝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健康志愿者(进修实习医师)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岁。应用s-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公司),线阵探头频率3-12MHz。观察80侧鼻烟窝断层解剖声像图,分4个切面横切,显示鼻烟窝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及韧带。测量鼻烟窝内桡动脉及头静脉内径。结果该方法清晰显示并详细标注了鼻烟窝各切面肌肉、神经、血管、韧带具体超声解剖结构。左右侧桡动脉内径[(2.38±0.16)mmvs(2.39±0.15)mm]和头静脉内径[(2.81±0.18)mmvs(2.83±0.1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明确鼻烟窝结构首选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为鼻烟窝内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指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鼻烟窝 检查方法 解剖结构 超声图像
  • 简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疾病和老年股骨颈骨折最常用有效手段,在临床研究中,无菌性松动和假体周围感染是造成假体植入失败主要原因。而良好骨整合性是使假体保持长期稳定关键,因此如何提高骨整合能力是骨组织工程研究关注热点。纳米银粒子(silvernanoparticles)抗菌能力备受推崇,它可以有效减少假体周围感染;同时有研究指出它还具备一定促成骨能力,这将对无菌性松动有改善作用。以上优点使纳米银改性种植体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纳米银改性种植体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环境监测 数据 可靠性
  • 简介:目的对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方式与跨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骨折临床效果观察,探讨胸腰椎骨折不同固定方式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8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分别采用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44例,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39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2.5岁。观察对比术前、术后、术后12、18个月时Cobb角及伤椎前后缘高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术后两组患者矫正度均存在丢失现象,术后12、18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缘高度变化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Cobb角矫正度丢失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跨伤椎固定组术后12个月时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固定组术后12个月时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伤椎固定组术后18个月时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固定组术后18个月时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组与跨伤椎固定组,均能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本文中经伤椎固定组能够更好地维持脊柱矫正度,是胸腰椎骨折经后路治疗中较好选择。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弓根钉
  • 简介:目的探讨CT早期动态监测与脑外伤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572例脑外伤患者,其中男性404例,女性168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4.2岁。分为手术组131例,非手术组441例。进行CT早期动态监测。分析CT早期动态监测与脑外伤患者手术时机选择、患者死亡率及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相关性,以及RotterdamCT评分与脑外伤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外伤后24h之内与伤后24h之后手术治疗者数量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RotterdamCT评分越高,死亡率越高;RotterdamCT评分与脑外伤患者出院时死亡率及伤后3个月、6个月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非手术组间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3个月及6个月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3)。RotterdamCT评分越高,患者伤后3个月及6个月GOS评分越低,即预后越差(3个月:秩相关系数r_s=0.369,P〈0.001;6个月:秩相关系数r_s=0.382,P〈0.001)。结论CT早期动态监测可及时了解脑外伤患者颅内情况动态变化,指导临床治疗策略,降低脑外伤患者死亡率,但其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作用有限。

  • 标签: 脑外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动态监测 手术治疗 预后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豚鼠胆囊Cajal样间质细胞(ICLC)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健康豚鼠5只,4周龄,体质量300~350g,雌雄不限。禁食12h,颈椎脱臼处死。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胆囊。在解剖显微镜下剖开胆囊,剥去胆囊黏膜和黏膜下层。将肌条剪碎,经消化、离心及过滤后制备胆囊组织单细胞悬液。用含有干细胞因子(SCF)M199培养液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kit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类型。结果培养1周,胆囊ICLC保持其固有特征,多突起,核大,细胞有2~3个短突起。4周时,细胞形态清晰,突起为细长。c-kit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呈阳性,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复染细胞核呈蓝色荧光。结论酶解法分离豚鼠胆囊ICLC并培养成功,为胆囊ICLC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胆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胆囊 CAJAL样间质细胞 细胞培养 豚鼠
  • 简介:近年来,以钛合金为主骨骼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临床研究中,植入体腐蚀磨损和骨整合能力不足是造成其无菌性松动主要原因,最终可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制备综合性能优越植入体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热点。多孔钽拥有良好理化性质,耐腐蚀和抗磨损性能出色,其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多孔结构可以促进新骨长入和成骨细胞增殖,从而提高骨整合能力。并且表面改性技术发展赋予了多孔钽更加优良性能和功能,扩展了其临床应用。本文将针对多孔钽理化/生物特性及其骨整合能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多孔钽 生物相容性 骨长入 骨整合
  • 简介:胎儿小脑幕下囊性病变较为常见,但由于胎儿小脑幕下解剖结构复杂,常规扫查准确率不高。文章应用三维超声对与小脑蚓部相关Dandy-Walker综合征和Joubert综合征、Blake’spouch囊肿及颅后窝蛛网膜囊肿4种囊性病变诊断做了详细阐述,对诊断与鉴别诊断胎儿脑部畸形早期筛查提供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胎儿 小脑幕 超声 囊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