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参数后的运动敏感驱动平衡(motion-sensitized driven-equilibrium, MSDE)序列对颅内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65名受检者采用优化前、后MSDE序列进行头颅MR扫描,主观评估优化前后整体图像质量和主要颅内动脉节段的管腔管壁成像质量,并客观测量脑白质、脑灰质、脑脊液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比较优化前后两组图像的差异。结果参数优化后MSDE序列扫描时间由4 min 4 s缩短至2 min 29 s。优化后脑白质、脑灰质和脑脊液的SNR及CNR值均高于优化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图像质量、右侧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右侧颈内动脉C1段、双侧颈内动脉C4段、双侧大脑后动脉P2段的管腔管壁优化后图像质量优于优化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数优化后的MSDE序列能明显缩短扫描时间,提升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颅内血管,满足诊断要求。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运动敏感驱动平衡 参数优化 颅内血管壁 黑血成像 图像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3.0T磁共振血管成像(3.0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0T 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与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PCCI)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PCCI患者,均行3.0T MRI检查,查出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改变,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记录观察责任斑块分布、厚度及强化情况,计算责任血管的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RI),以此分为正性重构组(RI≥1.05,82例)、负性重构组(RI≤0.95,27例),0.95<RI<1.05为无重构(8例)。正性重构组男50例,女32例,年龄51~72(61.08±4.84)岁;负性重构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52~74(62.46±5.02)岁;测量PCCI责任血管管壁,比较两组血管特点、RI、斑块负荷,采用t、χ2检验。结果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背侧壁分布最多(38.46%,45/117),其次为左侧壁(23.08%,27/117),环形最少(5.13%,6/117);斑块厚度以>0.5~1.5 mm为主(70.09%,82/117),0~0.5 mm最少(13.68%,16/117)。两组斑块形态、斑块信号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2、1.201,均P>0.05)。正性重构组斑块明显强化占比(70.73%,58/82)高于负性重构组(37.04%,1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3,P=0.008);责任血管管腔最窄层面分析显示,正性重构组血管、斑块、管壁及管腔面积均大于负性重构组(均P<0.05);正性重构组血管RI、斑块负荷均高于负性重构组(t=12.521、6.541,均P<0.05)。结论3.0T MRI应用于PCCI可显示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改变,进行病因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血管壁 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后循环脑梗死 重构指数 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HR-VWI)在多种颅内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颅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50例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及与CT血管造影(CTA)/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和临床诊断结果对照。结果:50例患者中,不稳定斑块20例,血管炎10例,动脉夹层8例,烟雾病7例,颅内动脉瘤5例,40例(80%)HR-VWI检查与CTA/DSA及临床诊断一致,7例(14%)与临床诊断基本一致,3例(6%)与临床诊断不一致。结论:颅内血管疾病除了CTA、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临床提高颅内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颅内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CTA DSA。
  • 简介:摘要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准确鉴别病因是制定治疗策略及评估转归的重要环节。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识别血管病变特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为探索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随访监测和转归判断提供信息。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脑动脉
  • 简介:本文提出了入口流动条件下的粘弹性血管运动的位移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定常、非定常、入口流动、形成流动等不同流动时态和形态下管壁位移公式的表达式,并讨论了把这些公式应用于弹性管、刚性管入口流动情况下公式的相应蜕化形式。

  • 标签: 血管 粘弹性 入口流动 形成流动 血管壁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不同病期、不同部位血管中滋养血管变化与大隐静脉曲张(GSVV)病期的关系。方法19例GSVV患者,其中曲张静脉伴皮肤营养改变9例(皮肤改变组),单纯曲张静脉10例(曲张组)。分别取其曲张大隐静脉主干上、中、下三段管壁标本,另设9例正常静脉作对照(对照组);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管壁中的滋养血管分布和密度情况。结果皮肤改变组、曲张组外膜和中膜外层见滋养血管明显增多。滋养血管密度测定:皮肤改变组、曲张组管壁中滋养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上、中、下三段各段间滋养血管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张大隐静脉主干管壁中滋养血管分布和密度与病期和部位不存在量的变化关系。曲张静脉管壁外膜和中膜滋养血管增多,推断可能与静脉高压、缺氧导致血管重塑有关。

  • 标签: 静脉曲张 滋养血管 血管重塑
  • 简介: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太鼠内脏动、静脉血管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及染色强度变化,探讨NO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应用两种NOS特异性抗体.分别观察内皮型(eNOS)和诱生型(iNOS)NOS的变化特点.并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肝硬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iNOS和eNOS染色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eNOS增加更为明显。而两组门静脉(PV)NOS染色强度则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SMA的NOS染色强度明显高于PV(P<0.05)。结论:NOS在内脏血管表达增多.以及在SMA的表达高于PV,提示NO可能主要通过扩张内脏动脉、增加内脏血流量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 标签: NOS 肝硬化 内脏 大鼠 PV 血管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3.0T核磁共振在颈部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赴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头颈动脉闭塞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其均予以常规管腔成像及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病因分类诊断准确率。结果 常规管腔成像病因分类诊断出21例动脉粥样硬化,1例动脉夹层,共计22例,准确率为68.75%;3.0T核磁共振成像病因分类诊断出动脉粥样硬化25例,动脉夹层3例,动脉炎性病变3例,准确率为96.85%。在病因分类诊断准确率方面3.0T核磁共振成像数据结果显著高于常规管腔成像,且二者间的差异经由统计学检验显示其具有意义(P<0.05)。结论 较之于常规管腔成像,3.0T核磁共振在显示闭塞起始段动脉管壁特征,从而明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及动脉炎性病变诸引致原因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建议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3.0T核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 血管壁 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相关蛋白与烟雾病的关系。方法术中留取25例烟雾病患者(烟雾病组)和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照组)的硬脑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硬脑膜血管IgG、IgM、补体c3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的病理学改变。结果①HE染色显示,两组的硬脑膜血管均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外层的周细胞构成,无中膜结构。与对照组比较,烟雾病组有部分内皮细胞核深染,向管腔轻度突起。②烟雾病组硬脑膜血管的IgG、IgM、补体c3阳性表达发生率分别为92%(23/25)、84%(21/25)及84%(21/25),对照组分别为20%(1/5)、20%(1/5)及4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硬脑膜血管即使有IgG、IgM、补体c3阳性表达,也均为弱阳性(+)表达。烟雾病组硬脑膜血管VCAM-1阳性表达发生率为14%(3/21),对照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相关蛋白可能参与烟雾病患者的血管损伤。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补体C3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简介:摘要过去研究认为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为梗死区域对应的狭窄血管,尤其是当颅内血管狭窄>50%可能会引起脑卒中发作。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上无明显狭窄的脑卒中患者在颅内动脉MR管壁成像检查时发现与之对应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此,笔者认为斑块的易损性可能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颅内动脉MR管壁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颅内大血管管壁情况。所以笔者对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管壁特征以及如何量化责任血管内易损斑块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管壁成像 卒中 责任血管 易损斑块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术前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VWI)在症状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介入科连续收治的15例症状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采用HRMR-VWI评估基底动脉狭窄处粥样斑块的位置、易损性及其与重要分支血管的关系。15例患者中,2例接受单纯球囊扩张术,13例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通过临床随访明确随访期间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基底动脉有无再狭窄。结果15例患者术前的HRMR-VWI检查结果提示,动脉粥样斑块位于基底动脉背侧9例,腹侧2例,左侧壁7例,右侧壁6例。4例患者存在易损斑块表现。2例患者的动脉斑块毗邻左侧小脑前下动脉,5例位于基底动脉下段及双侧椎动脉汇合处。术中无一例发生基底动脉穿孔和下游血管栓塞。术后30 d内,1例患者发生1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例患者均无出血性卒中和死亡事件。1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范围为5.0~9.0个月),无卒中及死亡事件,末次随访时mRS的中位数为1分(范围为0~1分)。8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影像学随访,其中1例患者发生基底动脉再狭窄(狭窄率为50%),其余7例行影像学复查未发现靶血管存在≥50%的再狭窄。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症状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HRMR-VWI可用于评估动脉狭窄处的斑块位置、易损性及其与重要分支血管的关系,有助于增加其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性 基底动脉 血管内手术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术前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VWI)在症状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介入科连续收治的15例症状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采用HRMR-VWI评估基底动脉狭窄处粥样斑块的位置、易损性及其与重要分支血管的关系。15例患者中,2例接受单纯球囊扩张术,13例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通过临床随访明确随访期间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基底动脉有无再狭窄。结果15例患者术前的HRMR-VWI检查结果提示,动脉粥样斑块位于基底动脉背侧9例,腹侧2例,左侧壁7例,右侧壁6例。4例患者存在易损斑块表现。2例患者的动脉斑块毗邻左侧小脑前下动脉,5例位于基底动脉下段及双侧椎动脉汇合处。术中无一例发生基底动脉穿孔和下游血管栓塞。术后30 d内,1例患者发生1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例患者均无出血性卒中和死亡事件。1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范围为5.0~9.0个月),无卒中及死亡事件,末次随访时mRS的中位数为1分(范围为0~1分)。8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影像学随访,其中1例患者发生基底动脉再狭窄(狭窄率为50%),其余7例行影像学复查未发现靶血管存在≥50%的再狭窄。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症状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HRMR-VWI可用于评估动脉狭窄处的斑块位置、易损性及其与重要分支血管的关系,有助于增加其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性 基底动脉 血管内手术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HR-VWI)特点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5~75(53.27±6.22)岁。根据患者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常规影像学检查进行初步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且经HR-VWI检查后再次行CISS分型,对比HR-VWI检查前后CISS分型,分析血管成像特点,并根据患者斑块与缺血区责任动脉的关系分为责任斑块组(20例)与非责任斑块组(16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分析两组的HR-VWI特征。结果初步CISS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20例(33.33%),心源性卒中型(CS)6例(10.00%),穿支动脉病变型(PAD)17例(28.33%),其他病因型(OE)1例(1.67%),病因不确定型(UE)16例(26.67%)。60例患者HR-VWI检查后60.00%(36/60)分型一致,40.00%(24/60)分型不一致。HR-VWI检查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所占的比例升高了35.00%,穿支动脉病变型所占的比例下降23.33%,不明原因型所占的比例降低了13.33%,HR-VWI检查前后CISS分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3,P<0.05)。60例患者经HR-VWI检查颅内血管,30.00%(18例,25支)患者颅内血管未见明显异常,10.00%(6例,11支)患者发现管壁增厚,60.00%(36例,96支)患者颅内血管上发现粥样硬化斑块存在。责任斑块组管腔狭窄≥50%、斑块位置位于大脑中动脉、斑块明显强化者比例为40.00%(8/20)、55.00%(11/20)、50.00%(10/20),均高于非责任斑块组[6.25%(1/16)、25.00%(4/16)、6.25%(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00、8.730、8.048,均P<0.05);责任斑块组管壁面积为(14.33±2.87)mm2,高于非责任斑块组的(11.76±1.14)mm2;管腔面积为(2.96±0.40)mm2,低于非责任斑块组的(5.44±1.29)mm2;狭窄率为(70.44±3.96)%,高于非责任斑块组的(39.15±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8、8.147、28.654,均P<0.05),责任斑块组管腔狭窄以<50%位置,斑块位置多见大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斑块强化成明显强化,管壁面积较大,管腔面积较小,狭窄率较高。结论HR-VWI可识别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病变,评估动脉硬化血管状态,为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高分辨磁共振 血管壁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被逐步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给临床工作者评估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文章对近年来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用于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指标进行了总结。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73岁,因“间断性头晕1年,晕厥发作2次”于2012年2月17日入院。患者自述间断头晕1年多,自以为是感冒症状,未予以重视。曾出现无任何诱因晕厥2次,伴短暂意识障碍,10min后意识恢复,发作时未跌倒,不伴有肢体障碍、麻木、抽搐、两便失禁情况,无肢体乏力,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狭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