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9年欧洲肝病学会颁布了新的DILI指南,明确了可以导致固有性和特异质性DILI 种类,确立了DILI 的诊断标准和发生危险因素。由于中草药和抗结核药物临床广泛应用,我国学者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包括作用机制,临床表现,易感因素和治疗药物等,是确保DILI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致病药物、临床特点和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市2013年1月–2017年6月期间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DILI报告进行收集,共计216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品种、给药途径、DILI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DILI病例无明显性别差异,≥40岁的中老年人发生居多(70.37%)。导致DILI的前三种药物分别为抗感染药(36.79%)、治疗精神障碍药(16.98%)和心血管系统药(16.35%)。发生DILI的时间因药物种类不同而异,多在8周内,最快在用药后6d,最慢在用药后7个月余。经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及时停药是治疗的关键。结论:中草药及中成药、非甾体抗炎药和保健品引起药物性肝损害比例较高,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回顾性研究 药物种类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使用护肝药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在2018年3月—2019年12月选择120例在我院接受护肝药预防治疗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将其随机进行分组,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对照组仅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抗结核药物同时使用护肝药治疗。追踪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随访后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随访6个月后发生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在随访6个月后发生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为55.00%,观察组随访后肝损害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要低,差异(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预防性使用护肝药可以有效的降低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发生肝脏损害的现象,生活质量逐渐呈上升趋势,值得各大医院临床的借鉴与利用。

  • 标签: 预防性 护肝药 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紊乱对睡眠各个时期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临床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展开研究,研究时间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选取其中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比较患者在快速动眼睡眠(REM)和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两个不同阶段的血糖情况。结果 在REM时期存在睡眠呼吸紊乱现象的患者与不存在睡眠呼吸紊乱现象的患者的血糖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NREM时期血糖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睡眠呼吸紊乱对睡眠时期的血糖水平的变化起阶段性的影响作用,主要改变REM时期的血糖调节,对NREM时期的血糖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

  • 标签: 睡眠呼吸紊乱 血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时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抑郁症伴失眠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92例抑郁症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入,按是否伴失眠分成两组,抑郁症伴失眠为伴失眠组,抑郁症无失眠为无失眠组,组内分别有46例。对比两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结果 两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相比较中,失眠组发生率为45.65%,显著高于无失眠组的28.26%(P<0.05)。 结论 抑郁症伴失眠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更容易出现异常,使得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升高,因此应积极改善患者睡眠问题。

  • 标签: 甲状腺激素水平 抑郁症 失眠 甲状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孕产妇 α -L- 岩藻糖苷酶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 选取我院 2019 年 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为孕产妇组和非孕产妇组。入院时为每个患者测量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 24 周后再为每位患者测量一次,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后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的变化。 结果 : 在 24 周后,孕产妇组的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 变化 过多,而非孕产妇的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 变化 较少。 结论 : 孕妇在做检查时,应先检查 α -L- 岩藻糖苷酶含量变化,再决定是否患有肝病。

  • 标签: 孕产妇 α -L- 岩藻糖苷酶 变化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生化和血凝指标的变化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收的60例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所有患者血凝指标与生化指标。结果 LDH、CK-MB、AST、α-HBD、CK方面,经过PCI介入治疗后均比术前低,差异明显(P0.05)。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DD、PT、FIB、APTT和TT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促进其心肌细胞功能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凝指标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 CT诊断中的具体效果以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以本院在 2020年 2月所接诊的 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 CT检查,针对患者肺部病变情况以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在入院时结合 CT诊断,所有患者肺部可观察到明显病变区域,主要表现为肺实质变密度阴影,且病变部位主要表现为两肺散在分布为主。在入院时该部分患者能够在肺部观察到局部灶性病变阴影,持续发展后变为实变影。在针对性治疗方案的作用下,本组患者均得到改善,肺部病变范围缩小,逐步趋于正常。结论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 CT诊断,能够对肺部病变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显示,便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更加准确的掌握。

  • 标签: CT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红细胞(RBC)输注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ICU输注红细胞患者157例,根据患者输血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异常情况分为MCV异常组(n=78)与MCV正常组(n=79),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后0、12、24、48h的RDW值,并计算RDW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输血后RDW值均升高,于输血后24h达到最高值,RDW变化值最大,输血后48h保持保持较高水平;MCV异常组RDW最大变化值大于MCV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红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平均体积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病患在优质护理服务下产生的变化。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接收的析精神分裂症病患中,抽取 200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100名患者。让实验 1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干预,让实验 2组接受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对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精神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实验 1组相比,实验 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精神状态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讲,应用优质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系列症状以及精神状态,价值较大,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病 优质护理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博野县糖尿病患病率、流行特征、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地区内的1945名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糖尿病患者患病率及临床特征。结果在1945名研究对象中,共有742例为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为38.1%,且高年龄、低文化水平、离婚/丧偶以及肥胖者糖尿病患者率均高于低年龄、高文化水平、单身以及BMI指数正常者(X2=4.618,P<0.05)。结论 博野县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与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及BMI指数存在相关性,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或预防糖尿病在该地区内的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患病率 流行特征 变化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ICU 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动态变化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我院 2015 年 9 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 ICU 住院治疗的多发性创伤的患者,住院第 1d 和第 7d 检测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水平,并依据患者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 58 例和死亡组 10 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和相关临床指标差异。 结果:在入院第 7d 后,患者的 FT3 、 FT4 、 COR 、 PCT 、乳酸、 APACHE II 较基线值出现下降 ( P<0.05), TSH 和 CRP 较基线值出现上升 ( P<0.05)。 死亡组的 TSH 、 FT3 、 FT4 水平低于存活组 ( P<0.05), ISS 评分和 APACHE II 评分高于存活组 ( P<0.05)。 结论: ICU 多发创伤性患者神经内分泌动态变化与患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临床中应对激素水平进行及时监测。

  • 标签: ICU 多发性创伤 神经内分泌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