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脊柱骨折病患采用有效治疗方案 -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诊疗时间 201 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选择我院罹患 脊柱骨折 的病例 78 例,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 39 例予以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观察组 39 例予以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治疗 。 结果: 对比参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情况、临床治疗情况、临床疗效均更加理想, P < 0.05 。 结论: 脊柱骨折病患采用有效治疗方案 -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肠癌患者化疗护理管理中融合精细化干预的效果。方法 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2月选取该院肠癌化疗患者 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精细化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 27例,比较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与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行为严重程度、情感、感觉与认知及情绪的评分均低,总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护理效果( 96.29%)高于对照组( 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肠癌化疗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能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评分,提高生活质量且改善预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 ] 肠癌 ;化疗 ;护理管理 ;精细化干预 ;临床效果     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是肠癌,诱导因素是暴饮暴食或饮食搭配不当等,具有较高发生率,治疗手段是以手术或化疗为主,后者治疗期间患者易发生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其易产生负面情绪,机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或营养缺乏,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癌症患者存在严重心理应激反应造成病情康复欠佳,因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切实配合对症护理干预手段是很重要的,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便于提高化疗效果 [1]。该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2月选取收治的 54例肠癌化疗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肠癌患者化疗护理管理中融合精细化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肠癌化疗患者 54例,研究组( n=27):男 16例、女 11例 ;年龄 18~ 69岁,平均年龄( 45.68±7.04)岁 ;病程 1~ 4年,平均( 2.29±1.03)年。对照组( n=27):男 17例,女 10例 ;年龄 19~ 70岁,平均年龄( 45.73±7.18)岁 ;病程 1~ 5年,平均( 2.34±1.09)年。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符合肠癌的诊断标准 [2];均采用化疗治疗措施 ;自愿参与该研究 ;符合伦理委员会审核。     排除标准:意识障碍 ;合并严重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 ;病例资料不全。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病情,给予对症的饮食指导、心理指导与健康宣教等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小组:根据消化科规章制度在护士长带领下成立专业性护理小组,给予组内成员精细化管理措施,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包含护理内容与重点,将科室人员排班进行精细化管理,将夜间值班、办公室值班与责任组排班等工作落实至实处,定期指导患者掌握护理问题,每个月总结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便于后期能提出改进措施。②心理指导与环境护理: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定期向其及其家属展开宣教工作,详细阐述目前病情恢复情况、化疗药物与注意事项等内容,主动与患者沟通,鼓励阐述内心想法,采用呐喊或倾诉等方式缓解心理负担,切实掌握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因素,便于提出针对性处理办法,同时营造舒适且安静的病房环境,将温度与湿度均調节至合理范围,避免外界因素对化疗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定期开窗通风并做好室内清洁消毒工作,夜间减少巡视次数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3]。③饮食与药物指导:化疗期间实时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及时上报处理,切实掌握其各项基础资料,明确是否具有化疗药物外渗史或药物过敏等既往病史,便于根据病情实际情况合理用药,向患者与家属详细阐述药物剂量与使用方法,告知遵医嘱按时且按量服用药物,禁忌发生随意停药或调整药量等情况,发生不良反应给予持续性改进措施,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化疗效果,同时待患者病情稳定给予营养均衡指导,采取清淡易消化饮食缓解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增加维生素与高蛋白摄入量满足机体实际所需营养需求,保持禁烟禁酒且养成规律性生活习惯,禁忌食用辛辣与刺激性较强食物,适度开展有氧运动提高抵抗力,将运动强度与振幅设置在合理范围,避免过度锻炼对病情康复产生直接影响,为化疗护理管理的时效性提供可靠性保障 [4]。     1.4  观察指标     癌因性疲乏程度:参考 Piper疲乏修订量表 [5],评估行为严重程度、情感、感觉与认知及情绪的分值, 0~ 10分代表不同程度疲乏评分, 10分表示严重影响,分值越低说明护理干预措施越显著。     生活质量:参考 SF-36健康问卷调查量表评估 [6],包含躯体限制、生理状态、情感限制与生命活力的分值。     护理效果:显效:不适症状消失且各体征恢复正常 ;好转:不适症状改善明显且各体征基本恢复 ;无效:与上述条件不符,有效率(显效率 +好转率)越高则干预措施越显著 [7]。     1.5  统计方法     使用 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以( 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 t检验。计数资料 [n( %) ]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癌因性疲乏程度     研究组较对照组行为严重程度、情感、感觉与认知及情绪的评分均低,总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生活质量     研究组较对照组躯体限制、生理状态、情感限制与生命活力的分值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应用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总结目前我国应用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状况与不足之处,思考应用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应用药理学 教学资源库 建设
  • 简介:摘要:《诊断学基础》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自主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鉴于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通过对我院该门课程教师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探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

  • 标签: 诊断学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应用药理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资源库的建设,不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在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在病案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在试题库建设方面,以及如何发动教师积极参与,如何有利于教与学、如何做到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制定必要的政策与规定对策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应用药理学 教学资源库 中职教育
  • 简介:【摘要】通过问卷对江苏省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专业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加入大量问卷数据反馈,研究江苏省医学院校学生医学英语学习的现状和期待,更好地帮助医学生提高医学英语学术水平与阅读技巧,从而促进江苏省医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 标签: 医学院校 大学生 医学英语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是培养掌握全面的临床技能、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口腔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招收的学员本科阶段所受的理论培训、操作培训和临床实习均有差别,因此如何在住培阶段实现均质化培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全科住培基地尝试在住培学员入学后第一年进行系统化的口腔疾病理论知识、诊疗和操作培训,并配合分阶段考核等方式,确保学员实现均质化,并为医师资格考核提供帮助。经过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学员均一次性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在各专科轮转出科考核均获得优异成绩。

  • 标签: 口腔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课程设计 均质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