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药对“梁丸”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梁丸”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香草醛(2),阿魏酸(3),松柏醛(4),花椒毒素(5),佛手酚(6),镰叶芹二醇(7),洋川芎内酯H(8),洋川芎内酯I(9),洋川芎内酯D(10),4-羟基-3-丁基苯酞(11),洋川芎内酯A(12),Z-藁本内酯(13),3-丁烯基苯酞(14),新蛇床内酯(15),欧当归内酯A(16),β-谷甾醇(17),异茴芹内酯(18),邻苯二甲酸正丁酯(19),邻苯二甲酸异丁酯(20),川芎二内酯R1(21),白术内酰胺(22),香柑内酯(23),补骨脂素(24),异氧化前胡内酯(25),珊瑚菜内酯(26),独活属醇(27),牧草栓翅芹酮(28),异白当归脑(29),欧前胡素(30),异欧前胡素(31),别异欧前胡素(32),水合氧化前胡内酯(33),白当归素(34),印枳苷(35),(2′S,3′R)-3′-羟基印枳苷(36),仲-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7),叔-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8),(2′R,3′S)-3′-羟基紫花前胡苷(39),花椒毒酚-8-O-β-D-吡喃葡糖苷(40),腺苷(41)。结论:香豆素以及香豆素类成分应来源于复方中的白芷;藁本内酯类化合物应来源于复方中的川芎。

  • 标签: 都梁丸 药对 白芷 川芎 化学成分
  • 简介:炎热的8月,艳阳高照,广西药材市场滋补类中药材销势显得迟滞,成交量少,而清热解暑类药材走销顺畅,批量走动频繁,成交活跃。部分货量紧缺或受物价影响,销快价扬,一些品种则因货丰销迟价跌。

  • 标签: 草豆蔻 水半夏 减产 药材市场 清热解暑 中药材
  • 简介:目的:研究茄中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和反相等柱层析材料进行分离,通过ESI-MS和NMR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茄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1-9)。结构分别为neochlorogenin6-O-β-D-qui-novopyranoside(1),neochlorogenin6-O-β-D-xylopyranosyl-(1→3)-β-D-quinovopyranoside(2),neochlorogenin6-O-α-L-rhamno-pyranosyl-(1→3)-β-D-quinovopyranoside(3),solagenin6-O-β-D-quinovopyranoside(4),solagenin6-O-α-L-rhamnopyranosyl-(1→3)-β-D-quinovopyranoside(5),异槲皮苷(6),芦丁(7),山柰酚(8)和槲皮素(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茄中分离得到。

  • 标签: 水茄 皂苷 黄酮
  • 简介:目的:研究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中C21甾体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柱层析法对徐长卿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并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C21甾体化合物,分别为3β,14-dihydroxy-14β-pregn-5-en-20-one(Ⅰ),glaucogeninC(Ⅱ),glaucogeninA(Ⅲ),glaucogeninD(Ⅳ),neocynapanogeninF(Ⅴ),glaucogeninC3-O-β-D-thevetoside(Ⅵ),neoeynapanogeninF3-O-β-D-oleandropyranoside(Ⅶ).结论:化合物Ⅲ、Ⅳ、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徐长卿 萝藦科 C22甾体 化学成分
  • 简介:试图从MomordicacharantiaL的新鲜水果调查化学成分。方法化学成分被层析在硅石胶化和octadecylsilanized(ODS)硅石上孤立并且净化胶化,和结构被决定由光谱数据和化学证据。结果A新C30甾醇glycoside,命名25-isopropenylchole-5,(6)-ene-3-O--D-glucopyranoside(1),从M的新鲜水果被孤立。charantiaL。结论化合物1是新C30甾醇glycoside。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马黛茶中绿原酸提取优化工艺。方法:以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法测定马黛茶水提样品中绿原酸含量,通过浸提时间、浸提水温、茶水比3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马黛茶的最优提取工艺:浸提温度75℃;料液比1∶〖KG-*2/3〗35;浸提时间15min。在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下,马黛茶中绿原酸平均质量分数为(499±136)mg·g-1。结论:提马黛茶绿原酸的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马黛茶原料中绿原酸的含量检测,有利于马黛茶的科学泡茶并提高其营养价值。

  • 标签: 马黛茶 水提工艺 绿原酸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 定量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人的黑色素细胞实验研究珍珠水解液的白作用机理。方法:NaOH法测定黑色素细胞黑色素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测定珍珠水解液对影响黑色素合成的相关基因酪氨酸酶基因(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及影响黑色素转运的相关基因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结果:浓度为0.25%、0.5%、0.75%的珍珠水解液可以抑制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合成,3种浓度下的珍珠水解液均可抑制相关基因TRP1mRNA的表达,0.25%浓度下可抑制TYR、TRP1及MITF的mRNA的表达。结论:珍珠水解液主要通过抑制黑色素合成过程中TRP1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黑色素合成而发挥白功效。

  • 标签: 珍珠水解液 酪氨酸酶基因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黑色素含量 美白机制
  • 简介:ThepresentstudywasdesignedtoisolateandcharacterizetheanalgesiccompoundsofArtemisasacrorumLedeb.TheEtOAccrudeextractsfromtheaerialpartsofArtemisasacrorumLedebwereseparatedbychromatographyandthestructuresofnewcompoundswereelucidatedbasedonspectralanalyses.Analgesicactivitiesoftheisolatedcompoundswereassessedinratswithhotplatetestandpawpressureassay.TwonewflavoneC-glycosides,namedasSacrorosideAandB(Compounds1and2)wereisolatedfromtheEtOAccrudeextractoftheaerialpartsofArtemisasacrorumLedeb.Theyshowedsignificantanalgesiceffects.Inconclusion,Compounds1and2arenewnaturalproducts,whichshowsignificantanalgesiceffectsinadose-dependentmanner.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赤芝提取物中灵芝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8柱(150mm×4.6mm,3.5μm),以乙腈-0.1%醋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6nm,柱温:22℃。结果:样品中灵芝酸A分离较好,灵芝酸A的线性范围为15.32~306.4μg·mL^-1(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4%。结论:不同产地的赤芝提取物中灵芝酸A含量有一定的差别,但该法简便、易行,为赤芝提取物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高效液相 赤芝水提取物 灵芝酸A
  • 简介:目的:观察柴胡提物连续给药对小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多次灌胃给予小鼠柴胡提物,测定不同剂量下血液生化指标、氧化指标、细胞膜指标、线粒体指标以及病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柴胡提物120g/kg、20g/kg和2g/kg可降低小鼠肝组织SOD,其中柴胡提物120g/kg还可降低小鼠肝组织GST活性,其余指标与空白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柴胡提物可致小鼠肝脏损伤,其毒性产生的机理可能与小鼠肝脏的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有关。

  • 标签: 柴胡 肝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牛大力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实验、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和大鼠棉球肉芽实验观察牛大力提物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刺激法观察牛大力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牛大力提物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和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结论:牛大力提物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对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 标签: 牛大力 水提取物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飞蓟宾葡甲胺在犬体内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在弱碱性条件下.血样用叔丁基甲醚进行液-液提取.结果:犬血浆中的成分对飞蓟宾葡甲胺的检测没有干扰,且飞蓟宾葡甲胺异构体得到很好分离。线性范围为0.1~5.0μg·mL^-1,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绝对回收率为(94.2±6.12)%,方法回收率为(104.6±11.0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飞蓟宾葡甲胺体内药动学及临床药理学研究.

  • 标签: 水飞蓟宾葡甲胺 血药浓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这个研究是评估刺五加根提液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通过记录大鼠脑电图评估刺五加根提液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结果:刺五加根提液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来说,延长了大鼠睡眠时间,增加了REMS和SWS2的作用时间,减少了W,对SWS1的作用时间无影响;相对于阳性对照组增加了REMS的时间。结论:刺五加能够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脑电 睡眠时相 刺五加根 唑吡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浓度IBA(吲哚丁酸)及浸泡时间对药用植物金钱草插生根的影响,为其繁殖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金钱草的老熟茎段作插穗,在0(清水对照)、20、40、60mg·L~(-1)IBA溶液中将插穗浸泡3、6、9、12h后进行插,观测其生根的各项指标。结果:IBA对金钱草插穗生根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以40mg·L~(-1)IBA浸泡9h的插穗生根指标最高,生根率达到100%,不定根数7.9条,不定根长49.7mm,侧根数3.3条,根系发育指数达到43.2。结论:促进金钱草插生根的最佳IBA浓度为40mg·L~(-1),最佳插穗浸泡时间为9h。

  • 标签: 金钱草 吲哚丁酸 水插 生根
  • 简介:目的:为了揭示马齿苋药材中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药效物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马齿苋总多糖和生物碱,并使用三氯甲烷和正丁醇的混合液脱除多糖中蛋白质得到脱蛋白多糖,再使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上清液中低极性成分和高极性成分。制备洛哌丁胺致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采用碳墨推进法,通过测定马齿苋各活性组分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的百分率及脱蛋白多糖正常小鼠小肠推进百分率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制备得到马齿苋多糖、马齿苋脱蛋白多糖、马齿苋生物碱、提醇沉上清液中低极性成分和高级性成分;小鼠小肠推进实验结果显示,马齿苋多糖及脱蛋白多糖对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有促进作用,而且马齿苋脱蛋白多糖对正常小鼠、模型小鼠小肠推进均有促进作用,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马齿苋药材中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药效物质为多糖成分。

  • 标签: 齿苋 活性组分 脱蛋白多糖 小肠推进
  • 简介:目的:研究蒙药那仁满拉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那仁满拉1.5g/kg、3.0g/kg、4.5g/kg组、尿毒清颗粒2.4g/kg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建立模型一周后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W。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肌酐(Gre)、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含量;ELASE法检测IL-2、TNF-α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Ⅳ胶原蛋白(COL-Ⅳ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尿蛋白含量显著升高,那仁满拉各组于药后两周均使尿蛋白含量降低,尤以3.0、4.5g/kg最为显著。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B含量明显下降,BUN、Gre、TG、TC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那仁满拉三个剂量组均提高ALB的含量;那仁满拉三个剂量组均显著降低TC含量,3.0g/kg和4.5g/kg组明显降低Gre、BUN水平;1.5g/kg和3g/kg组明显降低TG水平。ELASE法检测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2、TNF-α含量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比较,那仁满拉1.5g/kg、3.0g/kg剂量组均明显降低IL-2、TNF-α含量,4.5g/kg剂量组明显降低TNF-α的含量。肾脏组织HE染色显示,那仁满拉各给药组随剂量增大病变减轻;免疫组化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对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比较,那仁满拉三个剂量组明显降低FN和COL-Ⅳ蛋白的表达,那仁满拉三个给药组随剂量的增加表达程度降低,其中那仁满拉3.0g/kg、4.5g/kg组、尿毒清颗粒组明显降低COL-Ⅳ蛋白的表达。结论:那仁满拉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FN、COL-Ⅳ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那仁满都拉 阿霉素肾病 保护作用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研究菟丝子提取物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大鼠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建立大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模型,连续7天灌胃给予菟丝子提取物300mg/kg或600mg/kg,观察药物对大鼠卵巢重量、腹水及卵巢伊文思蓝含量的影响,并测定血清及卵巢IL-1、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菟丝子提取物在改善OHSS症状的同时,能显著降低血清及卵巢IL-1、IL-6浓度,并能将OHSS导致的卵巢低IL-10水平恢复正常。结论:菟丝子提取物能调节血清及卵巢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可能通过该作用产生抗OHSS效果。

  • 标签: 菟丝子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 白介素 TNF-α
  • 简介:目的:研究黄山药(DioscoreapanthaicaPrainetBurkill)的化学成分,寻找新的活性物质.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C27甾体皂苷,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呋甾烷-5-烯-3β,22ξ,26-三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protobiosideⅠ),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呋甾烷-5-烯-3β,22ξ,26-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deltosideⅡ),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呋甾烷-5-烯-3β,22ξ,26-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Ⅲ).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与文献报道的从该植物中分到的化合物进行比较,认为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可能为药材久放后的酶解产物或提取分离过程中的人工产物.

  • 标签: 黄山药 C27甾体皂苷 化学成分 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短葶山麦冬提物((Lm-a)、总皂苷(Lm-s)及主要成分Lm-3的抗炎活性,为其临床应用于治疗炎性疾病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或组胺诱导小鼠足跖肿胀模型,评价Lm-a,Lm-s和Lm-3灌胃给药的体内抗炎活性;采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或佛波酯(PMA)诱导的髓样白血病细胞(HL-60)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黏附模型,考察Lm-3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单次灌胃给予Lm-a(336和672mg·kg^-1)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Lm-s和Lm-3(23.2和4.6mg·kg^-1,相当于Lm-a672mg·kg^-1)对上述炎症模型显示相似的抗炎活性;相当于短亭山麦冬4g·kg^-1生药量的Lm-a、Lm-s及Lm-3均明显抑制组胺致小鼠足跖肿胀;Lm-3(0.01、0.1和1μmol·L^-1)体外显著抑制TNF-α或PMA诱导的HL-60与ECV304细胞的粘附作用,提示其抗炎机制可能与调节蛋白激酶C通路等有关。结论:短葶山麦冬具有显著体内外抗炎活性,其主要活性部位和成分为总皂苷和Lm-3,为其临床应用于治疗炎性疾病提供药理学依据。

  • 标签: 短葶山麦冬 总皂苷 抗炎 细胞粘附
  • 简介:目的:研究四逆汤及拆方煎液对体外培养的缺血缺氧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厌氧培养盒构建厌氧环境,以D-Hanks液模拟缺血液,构建H9C2的缺血缺氧模型;将加有D-Hanks稀释过的四逆汤及拆方煎液的H9C2置于厌氧盒中培养,MTT法测定H9C2的存活率;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结果:四逆汤及拆方加药组(四逆汤加药组、附子+干姜加药组、附子+甘草加药组、甘草+干姜加药组、甘草加药组、附子加药组、干姜加药组)在浓度均为5mg生药/ml时,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提高H9C2的存活率;其中附子+干姜组(108.2±5.0)、四逆汤全方组(82.3±2.0)、附子组(78.4±10.0)均能明显提高缺血缺氧H9C2的存活率;细胞上清中CK-MB含量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866),细胞存活率与TNF-α含量呈负相关(r=-0.0846)。结论:四逆汤及拆方煎液通过抑制细胞TNF-α的释放,显著减少H9C2的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对缺血缺氧的H9C2有直接保护作用。

  • 标签: 四逆汤及拆方 心肌细胞 缺血缺氧模型 TNF-α CK-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