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淀粉样蛋白聚集药物的实验条件、方法。方法:制备Amyloidβ1-40与1-42单体和聚体,配制对照分析物CR/TS/TT浓度梯度(0μg/ml、7.81μg/ml、15.63μg/ml、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250μg/ml、500μg/ml)。采用CM5芯片,分别将蛋白的单体和聚体通过氨基偶联固定于芯片表面。将样品依次进样,进行亲合分析。结果:Aβ1-40与Aβ1-42单体在25℃温度下静置24h可制备成实验用聚集体;SPR分析系统进样参数:流速30μl/min,结合时间300s,解离时间300s,再生1mMNaOH15s;实验优选阳性对照为CR(CongoRed)。结论:以上实验条件可用于SPR系统中β淀粉样蛋白聚集药物的初步筛选,实验方法稳定,结果可信。

  • 标签: SPR 抗β淀粉样蛋白 聚集
  • 简介:炎片可显著减轻致炎剂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对蛋清致大鼠足爪炎性肿胀及棉球肉芽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的热刺激痛阈值。小鼠腹腔注射妇炎片LD50为1.5±0.11g/kg,口服最大耐受量为55.9g/kg(成人临床常用量的129倍)。

  • 标签: 妇抗炎片 抗炎 镇痛 热刺激痛阈值 药理学
  • 简介:芥于碱(Sin)ig300和600mg/Kg或sc20和40mg/Kg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和组织胺引起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Sinig300和600mg/Kg可减少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小鼠腹泻次数或发生率。以上的这些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芥于碱也抑制小鼠胃肠推进运动,但作用弱又无量效关系,提示炎是芥于碱腹泻的主要机理。芥于碱的小鼠ig最小致死量为3g/Kg,ipLD50及95%可信限(CL)为184土CLl4mg/Kg。

  • 标签: 小鼠 抗炎 芥子 量效关系 抗腹泻作用 肠推进
  • 简介:采用平皿抗菌实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大鼠踝关节肿胀实验及大鼠背部皮肤肿胀实验研究了鼻窦炎方的抗菌、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有一定抗菌、炎作用.

  • 标签: 抗鼻窦炎方 中药制剂 抗炎 抗菌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赤芍及其活性部位对内毒素的拮抗作用。方法:制备含不同活性组分的赤芍提取物,应用在体外对内毒素中和的定性定量试验、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的影响以及对内毒素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等试验,观察内毒素作用。结果:赤芍水煎剂及从赤芍水煎液中分离的赤芍总苷于体外、体内均表现明显的内毒素作用,明显降低内毒素静脉攻击所致小鼠死亡率。结论:赤芍有内毒素作用,赤芍总苷为赤芍主要的内毒素有效部位,赤芍的挥发性部分及多糖部分未见有明显作用。

  • 标签: 赤芍 赤芍总苷 抗内毒素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南星止痛膏的炎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慢性肉芽肿模型、甲醛致大鼠急性炎症模型,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的炎作用,通过观察炎症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等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复方南星止痛膏可以抑制大鼠慢性肉芽肿的形成,降低急性炎症大鼠足肿胀,降低炎症组织中IL-1、TNFα-、PGE2水平。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具有炎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减少炎症组织中IL-1、TNFα-、PGE2的含量有关。

  • 标签: 复方南星止痛膏 抗炎
  • 简介:补体系统的非正常激活会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高效、低毒、专一的补体抑制剂。国内外已完成部分天然产物的筛选,发现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某些多糖、黄酮、甾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补体活性。本文对天然产物类补体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已发现活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以及体内外药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天然产物类补体抑制剂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补体抑制剂 天然产物 化学结构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 简介:在2010年召开的“两会”上,有些医药界代表对我国刚刚开始实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形象地比喻:如果把整个医药产销链条比作河流的话,基本药物制度不仅涉及上游的遴选、生产环节,也涉及中游的流通、定价环节和下游的使用、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而现在,面对关系到全国13亿人口生老病死切身利益的大事,无论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尚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 标签: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生产环节 医药界 上游
  • 简介:钩吻总碱对角叉菜胶性和蛋清性大鼠足爪肿胀及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幼年大鼠的胸腺及肾上腺重量无明显影响,对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也无明显影响。钩吻总碱能使大鼠炎性组织释放的PGE的量明显降低。

  • 标签: 钩吻总碱 抗炎作用 前列腺素E
  • 简介: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多个阶段,从理论上说,致突变与致癌有相关性,癌变往往由突变起动。因此,致突变与致癌,突变与抗癌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已有许多资料表明某些天然药物或其所含的一些化学成份具有致突变、致癌与致畸作用,国内对中草药致癌的研究不多,近年却乐于对致突变及突变的研究。本文拟就此作一概述。一、具有致突变作用的中草药1.雷公藤本品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等多种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雷公藤大于25mg/g时,致小鼠染色体畸变的毒性明显加大,而在20mg/g以下可能为用药的安全剂量。其醋酸乙酯提取物明显增加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又能诱发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且相互之间呈平行关系。雷公藤内酯醇也可使小鼠微核出现率增加,且有一定的剂量关系,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作用也十分明显。雷公藤

  • 标签: 抗突变作用 小鼠骨髓细胞 雷公藤多甙 致突变物 雷公藤内酯醇 染色体畸变
  • 简介:目的:研究安息香的炎、解热作用。方法:应用2,4-二硝基酚、内毒素所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安息香的解热作用,应用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模型观察安息香的炎作用。结果:安息香醇提物2.5、5、10g/kg可降低内毒素或2,4-二硝基酚所致大鼠体温的升高,安息香醇提物2.5、5、10g/kg剂量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安息香具有炎、解热作用。

  • 标签: 安息香 抗炎 解热
  • 简介:目的:探讨痛泻要方的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过滤空气皮下注射和1%角叉菜胶囊内注射制备大鼠背部气囊炎症模型预防性灌胃用药,用放免法检测炎性渗出液中IL-6和PGE2,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渗出液中NO,用化学发光法分析药物血清对多形核白细胞(PMN)活性的影响。用MTT染色法分析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的增殖情况。结果:痛泻要方和氢化可的松均能显著降低大鼠气囊炎症渗出液中IL-6水平,降低大鼠气囊炎症渗出液中NO含量。痛泻要方药物血清、10^-4-10^-6mol/L芍药苷显著降低PMN的活性,且10^-4mol/L芍药苷的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当,痛泻要方药物血清对PMN活性的影响明显强于正常大鼠血清。痛泻要方药物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皆能明显促进IELs增殖。结论:痛泻要方具有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降低炎症渗出液中IL-6、NO水平,抑制PMN活性,促进肠道IELs的增殖。

  • 标签: 痛泻要方 白细胞介素-6 一氧化氮 多形核白细胞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
  • 简介:《中国天然药物》是由中国药科大学与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药学学术期刊,2003年5月创刊。刊物以报道来自天然产物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与改造,以及其药效与药理作用机制为重点,是具有我国独特优势的中药、草药、海洋药物、微生物药物、生化药物、民族药物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

  • 标签: 中国药物 欢迎订阅 订阅中国
  • 简介:生物毒素的研究与利用已有久远历史,近40年来,生物毒素更迅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生物毒素常被用作研究生命现象的有力工具,在各相关领域的开发利用也取得重要进展,特别在新药研发中的开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生物资源丰富,因此也是生物毒素的资源大国,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特别是开放改革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学者对生物毒素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也建立了良好基础,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生物毒素研究力量不断扩大发展,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在蛇毒毒素、蝎毒毒素、蜘蛛毒素、昆虫毒素、植物毒素、

  • 标签: 生物毒素 创新药物 生物资源 生命科学 生命现象 新药研发
  • 简介:口服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是决定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肠道中有许多介导药物转运的蛋白,在药物的吸收、分布和相互作用方面起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肠道膜转运蛋白及其转运机制,提出利用转运蛋白的特性和转运蛋白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对中药成分中的一些转运蛋白底物及中药-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肠吸收 转运蛋白 相互作用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