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腰曲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曲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肌。结论:腰大肌的伸缩是腰曲形成和改变的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X线检查 伸缩运动 生理机制
  • 简介:何谓气?气就是水、火之交潜藏的比争(“三阴三阳”)与和谐争(阴平阳秘)的兴奋结果。气具有可塑性,同时又具有可散性的特点,可塑性是指气的形(型)态,具有模仿造形性。轨迹态,是指按一定的走向形成线轨迹。(神经的可塑性亦类似),可散性是指易消失水、火之分离散即(死亡的反方向运动)和杂乱无章,如神经分裂症,心神不定,做事无主意等。气消耗现象(还有裂变繁殖生)。

  • 标签: 神经分裂症 机理 医学 气运 可塑性 阴平阳秘
  • 简介:致于“经络”中医,泰医都认为是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的通道。所谓的穴位是输注经(精)气的地方,按井荥输经合依次流注(但同时并存阻势态阻碍流注)其实不然,我们要以两点论证的物质,的一体论之观点来论述经络的形成:它正象乌云与太阳一样的一对演争象数,移之经络之理,也就是体内动静之气的演争征,它是以血液为物质动静基础,构成了阴血与阳血之间的轮转,也就是阴阳的比争与和谐争,形成了转阴转阳之血之间的争斗,产生阳(正)象数与阴(负)象数两点合一点,刺激神经中枢,而引起气云形轮转,其中穴位是典型的泻暗瘀集血(乌云)与激暗活集血(太阳)的演争比度(占百分数)的地方。由穴位构成的元素的共性集合数学轨迹线或面或体,即为经络线或面或体轨迹。

  • 标签: 经络线 运行气血 机理 整脊 神经中枢 穴位
  • 简介:近些年,由于环境、生活、工作、交通、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不利因素,导致脊柱相关疾病在逐年上升,据相关部门统计,人体80%的疾病与脊柱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如何有效的调整脊柱平衡,防治脊柱相关疾病,已成为中外医学界共同关心和研究的课题。

  • 标签: 脊柱 相关疾病 导引 医学 人体 作用机理
  • 简介:目的为了解人类腰大肌的作用及其与腰曲形成的关系,选取家兔作动物实验,观察家兔腰大肌的作用与腰椎运动的关系。方法选健康成年家兔3只,首先在全麻观察厉肢正常位和后伸位(正常家兔的活动度范围)其腰椎曲度的X线片改变,再解剖暴露腰大肌,观察其起止点以及正常活动度的前屈后伸与腰椎活动关系.然后高度后伸后肢(模拟人体站立)状况,观察腰大肌的紧张度和长度,并摄取X线片,再分别在切断一侧腰大肌、双侧腰大肌和保留腰大肌切断腰背肌,高度后伸后肢状况,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变化。结果家兔的腰大肌能带动腰椎向腹(前)向背(后)运动,高度后伸后肢腰椎刚出现向腹(前)的弯曲。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动物实验 家兔 竖脊肌 X线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镇眩作用及即时效应。方法: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4例)。实验组用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用静滴麦普宁针治疗。观察第一次手法治疗前后即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左右两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f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j)值,并分别于治疗后1、2、3、4……10天对眩晕程度进行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二组镇眩效果:实验组显效92例(85.19%);对照组显效58例(61.70%);二组综合疗效:实验组:治愈82例(75.93%):对照组:治愈50例(53.1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时效应:经手法治疗后,VA及BA的Vpeak和Vmin值明显增加(P〈0.01),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VA、BA的PI和RI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能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一基底动脉血管舒缩弹性好转,明显改善脑部血供,从而达到镇眩作用

  • 标签: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推拿 镇眩作用 即时效应 临床观察
  • 简介: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迈向世界尤为重要的一步。本研究运用经典RA动物模型,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免疫组织化学、生化等方法,深入探讨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并从分子水平上观察其对实验性RA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TNFα、VEGF等细胞因子含量的调控、对神经内分泌网络的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骨莲胶囊能显著降低实验性RA大鼠血清中5-HTP、5-HIAA含量;2.金骨莲胶囊能明显抑制实验性RA大鼠免疫系统分泌IL-1β、TNFα、VEGF等细胞因子,降低IL-1β、TNFα、VEGF在血清中的含量;3.金骨莲胶囊能明显上调实验性RA大鼠血清中Cor的含量。

  • 标签: 血清 IL-1Β TNFΑ RA VEGF 胶囊
  • 简介:目的:研究健腰密骨片对腰神经根压迫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SD雌性大鼠84只,随机分7组,腰神经根压迫模型建立后,连续给药30天后,透射电镜检测神经根超微结构,ELISA检测神经根周围蛋白含量。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健腰密骨片各治疗组神经根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用药组PGE2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1);除莫比可组外,各用药组6-酮-PGF1α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腰密骨片能改善受压迫神经根的纤维结构,减少神经根周围炎性介质的含量,改善神经根周围的血液循环。

  • 标签: 腰腿痛:腰神经根压迫 动物模型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LDP)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手法治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就手法治疗LDP的常用类别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腰椎间盘脱出症/治疗 手法 综述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引发全身系统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难治病,也是继心脑血管,肿瘤后的第三最大致辞死,非常痛苦的一种慢性疾病。

  • 标签: 胰复生 糖尿病 黄芪 中药成份 微量元素 中药制剂
  • 简介:本文试图从现代医学角度,着眼于椎盘源性腰痛的病因,归结为生物力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生物细胞因素的变化为主要病机;同时从《黄帝内经》中寻找到世界上最早有关腰痛致病病机——经络学说,并逐一诠释。同时针对这些病因提出了对因性治疗措施,供临床上较棘手的盘源性腰痛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诊断思路和一套规范的治疗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盘源性下腰痛 生物力学 生物化学 中医病机
  • 简介:目的:研究腰曲对颈曲的影响,探讨颈椎病和颈腰综合征在脊柱解剖生理学、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7例,分别以站立位及坐位1h后摄腰椎、颈椎标准侧位片,并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积计算法测量其颈、腰曲站、坐前后椎曲X线片的弓形面积,进行对照。结果:端坐1h后,27例颈、腰椎侧位X线片,腰曲弓形面积平均较站立位缩小53.14%,颈曲弓形面积也缩小4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别显著。结论:腰曲变化影响到颈曲,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曲改变是颈椎病、颈腰综合征重要病因和病理改变。

  • 标签: 动态下X线照片 站位 坐位 椎曲弓形面积 颈曲 腰曲
  • 简介:目的:探讨上病治方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四维牵引调腰曲,配合过伸提胸法为主治疗,观察各类型寰枢关节错位4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优良率97.5%,随访平均8个月,颈椎正侧张口位CR片,基本稳定占85%,优良率达到94.99%。结论:采用上病治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的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过伸提胸法 牵引调曲法 疗效
  • 简介:颈椎病日益成为困扰现代人的疾病,且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颈椎病的病因众多,颈部软组织病变是其临床多种症状的主导性病因;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为颈脊柱动静力学平衡失调,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椎是颈椎运动力学的基础,腰曲变化对颈曲的影响主要通过脊柱韧带的传导力而发生。上病治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前提,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为上病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颈椎病 椎曲论 上病下治 整脊
  • 简介:目的:观察肩胛骨运动与肩肱关节运动的关系。方法:选肩部无损伤疾病的青春期男女21名,分别在肩肱关节中立位,外展45°-90°,上举135°-180°的状态,摄x线肩关节正位片,依次测量上述运动肩胛骨活动度。结果:肩肱关节外展45°起至上举到1800肩胛骨同时外展25°-75°.结论:肩肱关节外展运动必须有肩胛骨外展活动才能完成。

  • 标签: 肩肱关节 肩胛骨 外展 X线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