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鉴于多年来临床实践中常见中老年妇女多发进行性骨量丢失致使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导致多发性骨折,本文就大豆异黄酮化学组成以及预防进行性骨量流失抗骨质疏松而引起继发性骨病、骨折等一系列特殊牛理功能等进行了简述。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骨质疏松 预防 骨折 生理功能 化学组成
  • 简介:颈椎病常见病,有人误认为治不好,原因出自一般治疗都是对症治疗,没有很好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以下简称“颈曲”)。因此,反复发作。中医整脊科对颈椎病治疗,是以“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治疗原则,治疗目标是以调曲为主,使因病导致颈曲紊乱,得到改善或恢复。这是我们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实验研究得出经验。

  • 标签: 颈椎病 颈曲 对症治疗 防治 生理曲度 反复发作
  • 简介:软组织伤痛临床常见症状。针刺、点压阿是穴配合功能运动法治疗软组织伤痛笔者近二十年临床经验所得。对软组织伤痛治疗创新。本文系统讲述了软组织伤痛发病机理,运用中国整脊学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维平衡理论针刀医学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动态平衡失调理论,深入探讨该疗法治疗软组织伤痛治病机理,治疗方法临床运用。最后认为该法对于软组织损伤引起肢体功能活动受限损伤疾病效果显著,可值得今后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阿是穴 动态针刺 功能运动 软组织伤痛 整脊 针刀
  • 作者: 伍桂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骨伤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探究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中开展中医骨伤康复治疗作用。方法:按照对比治疗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为对象,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33例,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进行中医骨伤康复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恢复期间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治疗开展中医骨伤康复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中医骨伤康复疗法
  • 简介:功能性疾病,相对器质性疾病而论,目前普遍认为:机体器官出现功能异常,而查体阴性,属于功能性疾病范畴,时下对于功能性疾病论述,多看重身心方面的因素,本文就神经传导阻滞,递质释放失衡,进行粗线论述。

  • 标签: 脊柱功能性疾病 神经传导阻滞 递质释放失衡 骨质疏松 分类
  • 简介:人负重、行走吸收震荡结构,它有七个跗骨。足跗骨损伤中,跟骨骨折最为常见,约占65%。大约70~75%跟骨骨折波及距下关节面,后遗伤残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跟骨骨折 治疗 距下关节面 骨损伤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电脑普及,颈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前辈治疗颈椎病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颈椎病治疗效果,范纪钦主任经过30多年临床工作和科研,为颈椎病治疗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案。但是颈椎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鉴于此,范纪钦主任设计并研发了颈椎病防治用功能垫,该功能垫己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号ZL200920061848.X)。颈椎病防治用功能垫主要介绍如下。

  • 标签: 颈椎病方 防治 治疗效果 生活习惯 临床工作 治疗方案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病,椎间盘突出后大多压迫神经根引起患肢疼痛麻木,但有少数病人椎间盘突出后压迫马尾神经,主要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伴有患肢疼痛麻木。本人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因腰椎问盘突出所致二便功能障碍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功能障碍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麻木 患肢 疼痛
  • 简介:目的:观察祖传秘方孙氏接骨膏治疗骨折临床疗效。方法:传统手术接骨法治疗骨折,符合骨折诊断标准受试者170例,其中治疗组82例给与孙氏接骨外敷治疗,对照组88例给予石膏外固定,点滴消炎卧床静养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临床疗效及愈后功能恢复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孙氏接骨膏对治疗骨折恢复功能有较好临床疗效。

  • 标签: 骨折 孙氏接骨膏 祖传秘方 临床体会
  • 简介:为了提高脊柱骨折治疗效果,本院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套新型脊柱骨折外固定支架,根据结构功能特点,命名为前置式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该器具已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420032954.2,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公布,(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1卷第7号63—64页)。在此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 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前置 国家专利 外固定支架
  • 简介:脊源性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常见一组疾病症候群,中国传统医学中常被称为“脊源性胃脘痛”。主要根据发生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编写了本指南,现将其各项重要内容编写依据及要点报告如下:

  • 标签: 胃肠功能紊乱 诊疗指南 编写 源性 中国传统医学 临床表现
  • 简介:肱骨外髁骨折一种比较常见骨科疾患。远端包含外上髁、肱骨小头骨骺、部分滑车骨骺及干骺端皮质。多见于5~10岁儿童,其中大部分骨折属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只有很少数发生旋转翻转移位。有的翻转超过90度,甚至接近180度。

  • 标签: 中医 接骨法 治疗 肱骨外髁骨折 分类
  • 简介:中医学整体观理论“元气一元论”指导下,用振法治疗骨折一种新方法。它主要特点能快速愈合。临床治疗24例,22例7d内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30d内24例全部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它打破了“伤筋动骨100d”传统观念,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对体育事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 振法 疗效观察
  • 简介:“伤筋动骨一百天,硬伤哪能不落残”,此乃民间老百姓对骨伤治疗经验之谈,也是对我们骨科医生技术水平评价提高技术要求。具体说:骨伤治疗一个慢,再就是残。骨伤教课书及国内外骨科医院大量临床报告,皆明确记载并阐述了股骨颈骨折各种治疗方法,疗效统计表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6个月,长则多达一年(人工置换除外),平均有20~30%患者不愈合至股骨头缺血坏死。据临床统计,70岁以上患者不愈合率高达50%,70岁以下患者不愈合率为10%,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或持续牵引,常并发肺部感染、血管栓塞、泌尿系感染、肠梗阻、褥疮、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危及生命并发症,因此,多年来国内外一直研究改进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在手术非手术治疗之间长期探索,在内外固定方法用具上不断改进与创新,中国传统手法整复骨位后结合中草药治疗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开展以来,有不少患者接受治疗后缩短了长时期卧床痛苦,同时也减少了一些并发症发生,也是对股骨头发生坏死吸收后没有方法医治技术填补。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中医手法治疗 70岁以上患者 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缺血坏死 非手术治疗
  • 简介:中医学整体观理论“元气一元论”指导下,用振法治疗骨折一种新方法。它主要特点能快速愈合。临床治疗24例,22例7d内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30d内24例全部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它打破了“伤筋动骨100d”传统观念,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对体育事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 振法 疗效观察 快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