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机械通气治疗目前全球范围流行非典型肺炎(SARS)主要方法之一。SARS导致难治性ARDS后,需要采用包括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开放肺在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而尽可能地采用无创或微创方法,重症监护病人身上连续、同步、实时、准确地监测心肺功能可以直接指导机械通气策略实施综合评估实施效果。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SARS 心肺功能 监测
  • 简介:术后残余肌松作用在术中应用肌松药病人很常见,麻醉恢复期病人发生低氧血症、上气道梗阻,误吸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不良事件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应用中、短效肌松剂,加强神经肌肉功能监测正确应用肌松拮抗剂等措施来降低残余肌松发生率。

  • 标签: 肌松药 残余肌松作用 术后呼吸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0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对照组行PLD+局部理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腰背肌功能训练.记录治疗治疗后1、7、14、30d疼痛VAS评分、1年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1月后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背肌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PLD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低,提高远期效果。

  • 标签: 腰背肌功能训练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影响。方法:41例65岁以上择期上腹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n=11):按临床术后习用哌替啶50mg按需肌肉注射镇痛;Ⅱ组(n=15):切皮后30min硬膜外腔流向吗啡1.5mg+0.5%布比卡因6-7ml镇痛;Ⅲ组(n=15):切皮前30min硬膜外注腔注射吗啡1.5mg+0.5%布比卡因6-7ml超前镇痛组。Ⅱ、Ⅲ组于手术后均采用PCEA继续镇痛治疗。比较3组术后镇痛效果,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d、3d、5d及7d呼吸功能。结果:Ⅲ组术后病人吗啡用量减少,VAS评分量低,呼吸功能改善最为明显,尤其小气道功能改善最为显著。结论: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术后PCEA,可改善术后呼吸功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老年人 上腹部手术 超前镇痛 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 呼吸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阿曲库铵阻滞恢复期应用琥珀胆碱肌松效应及相互影响。方法:23例择期眼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TOF肌松监测下,两组病人于诱导过程均应用琥珀胆碱(Ⅰ组1.5mg/kg,Ⅱ组1mg/kg)以施行气管内插管(TOF=0)。气管插管后T1恢复至75%,静注阿曲库铵0.5mg/kg以维持肌松;当T1恢复至对照50%Ⅰ组静注琥珀胆碱1.5mg/kg,Ⅱ组1mg/kg,监测起效时间、临床肌松维持时间、50%恢复时间、75%恢复时间肌松类型。结果:Ⅰ组阿曲库铵恢复期应用琥珀胆碱(RS),较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IS)起效时间明显延长(IS为0.7±0.3min,RS为1.8±0.4min);25%恢复时间缩短(IS为10.2±3.0min,RS为5.8±1.7min);50%恢复时间缩短(IS为12.8±4.Omin,RS为7.8±2.6min)。Ⅱ组阿曲库铵恢复期应用琥珀胆碱,很少能达到满意临床肌松效应。结论:全麻中应用阿曲库铵后当T1恢复至50%,加用琥珀胆碱并不延畏肌松恢复时间,但两者存在一定拮抗作用,欲达到满意肌松效果,琥珀胆碱剂量应增加至1.5mg/kg。

  • 标签: 阿曲库铵 恢复期 琥珀胆碱 肌松效应 眼科手术 神经肌接头阻滞
  • 简介:蛛网膜下腔阻滞容易发生低血压,属常见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具有较大威胁。为此,我们对下肢骨科手术采用0.15%罗哌卡因轻比重腰麻,观察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功能影响,并以0.5%罗哌卡因重比重腰麻进行对照对比,目的寻找一种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腰麻方法。今报道如下。

  • 标签: 0.5%罗哌卡因 轻比重腰麻 循环功能 阻滞效能 蛛网膜下腔阻滞 下肢骨科手术
  • 简介:近年来,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作为麻醉术后并发症,日益受到麻醉界重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较高,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尤其大手术术后。Berggren等人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手术固定术后有40%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下降。早期一过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整形手术患者发生率44%-61%。这将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术后 中枢神经系统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下降 功能减退
  • 简介: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系指手术前无精神障碍患者,经麻醉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改变及记忆障碍。这种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认知功能技巧变化,统称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甚至可能持久存在。因凶此被疑为阿尔茨海默病(AD)前期病变,给患者带来各种网扰,还使其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质莓下降。一项旨在观察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吲际研究(ISPOCD),埘来自8个围家13个医学中心1218例年龄〉60岁接受全身麻醉行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6种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价,结果显示,手术后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约为25.80%,随访至手术后3个月发生率降至9.90%,手术后1—2年发生率为1%。

  • 标签: 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心理学测验 阿尔茨海默病 年发生率 人格改变
  • 简介:肝肾综合征晚期肝病病人常见而严重并发症之一,由此而引发少尿性肾衰也是导致肝移植手术失败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围绕近年来肝肾综合征病理生理治疗预防措施方面取得一些进展进行讨论,旨在挺出肝移植受体术前肾功能评价标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肝移植围术期肾损害,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肝移植 围术期 肾功能 维护 病理生理 治疗
  • 简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mvedysfunction,POCD)好发予老年患者,虽已渐为熟知。但POCD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中枢炎症反应可能发病机制之一.涉及神经退行性变.手术应激、细胞因子释放、GSK-3β胶质细胞活性等多因素。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枢 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晶、胶体液施行扩容性血液稀释效果及其对电解质凝血功能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无心肺疾患凝血功能异常神经外科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三组,于全麻平稳后,按25ml/min速度分别输注乳酸钠林格液(LR)、佳乐施(G)及两者1:1混合液(G-LR)各1500ml以施行扩容性血液稀释。分别于稀释前、输注500ml、1000ml1500ml及血液稀释后30min抽取静脉血检查血常规、凝血象、电解质,并记录MAP、HR。结果:血液稀释期间三组HGB、RBC、HCT均逐渐降低,输液1500ml后LR、G-LRG组HCT分别下降103%、19.9%24.4%;G组Ca^2+”FIB也下降,PTAPTT延长;G-LR变化较G组小。结论:佳乐施扩容效果强于LR,但血浆Ca^2+FIB降低明显。1:1G-LR混合液扩容效果较满意,且封电解质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 标签: 血液稀释 凝血功能 佳乐施 输注 HCT F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