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病理特性、实质研究、差异表现、治疗效果、痰瘀相关5个方面来论述黏滞与痰证的相关性,提出从痰论治黏滞的观点。

  • 标签: 高黏滞血症 血液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胆红素同型和异型(指与患儿血型不一致,使用O型红细胞和AB型血浆)换血疗法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新生儿胆红素换血后的临床资料,比较同型或异型换血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和Hb、HCT的变化。结果同型换血后血清胆红素、Hb、HCT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O5);异型换血后血清胆红素、Hb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O5),但HCT下降不明显;同型换血后与异型换血比较再次输血比例大(7/43),异型换血再次输血比例少(0/32)。结论同型或异型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胆红素安全有效,同型换血较异型换血Hb及HCT下降幅度大,再次输血比例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同型或异型换血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不足且有合并发生的老年患者采用通窍降浊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不足且有合并发生的老年患者80例,均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桂哌齐特单用治疗(对照组,n=40)与联用通窍降浊汤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不足有合并的老年病例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纤维蛋白原、全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不足有合并的老年患者,取中药通窍降浊汤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在防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方面价值显著。

  • 标签: 通窍降浊汤 老年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高黏血症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京族药浴对新生儿胆红素的防治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住院符合诊断条件新生儿胆红素患儿60例,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蓝光治疗及一般护理,试验组除上述处理再给予京族药浴,每日1次。药浴方法用红蓝草、广防风、桃子叶各200g加水5000ml,煎煮至500ml,加入洁净水稀释至2000ml,调整好水温在38~40℃之间,倒入盆内备用。药浴前用防水贴覆盖脐部,将患儿浸入调节好的药浴盆内,用左手固定好患儿头颈部,其余全身部位浸泡在药液里,右手均匀用力抚触全身,使皮肤能充分吸收药液。浸泡15分钟,撕掉防水贴,用75%乙醇消毒脐部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72h时和治疗后的经皮胆红素值及其下降率。结果试验组经皮胆红素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试验组的经皮胆红素水平,而治疗72h时的经皮胆红素水平下降率、治疗后经皮胆红素水平的下降率均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族药浴对新生儿胆红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抑制胆红素升高,缩短病程、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中西医 防治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美泰对病毒性肝炎并胆红素的疗效。方法将88例病毒性肝炎并胆红素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在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以及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思美泰1000mg,对照组加用门冬酸钾镁30ml,分别溶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1)。结论思美泰治疗病毒性肝炎并胆红素有较好效果。

  • 标签: 思美泰 病毒性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胆红素是反映肝功能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直接预示着病情的轻重,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称为胆红素,是病毒性肝炎临床发病过程当中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由于黄疸持续时间长,以及治疗后消退不满意,加之在确定病型、判断病情预后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而为临床医生所关注。刘铁军教授崇于下法,将中医下法与现代医学胆红素“肠肝循环”理论有机结合,并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之中,疗效显著。

  • 标签: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中医下法 大黄 临床经验 刘铁军教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临床疗效及退黄机理进行探讨。 方法: 选取 2016 年 8 月至 2017 年 8 月于我院住院就诊的患儿 5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根据其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原发病治疗,符合光疗指征的患儿给予蓝光退黄治疗以及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茵陈配方颗粒。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的每日粪便中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含量较之对照组均要高出许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茵陈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胆红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使用常规的保肝、退黄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退黄汤治疗,治疗1个月、2个月后,分别观察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2%,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病例的总胆红素及丙氨酚氨基转氨酶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重度胆红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甘草酸二铵 门冬氨酸钾镁 复方丹参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