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笔者运用巨刺法,取申脉治疗肩周炎收到满意效果。若病程短,可一针一次立效;若病程长,一般10天左右即可收效。

  • 标签: 肩周炎 中医药疗法 申脉穴 针刺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督脉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督脉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督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针刺疗法 督脉穴 临床研究
  • 简介:通过检索针刺四缝疗法相关古籍,发现本疗法起源于明朝初期董宿的《奇效良方》,文中虽叙述不多,却涵盖了四缝的定位、所用针具及主治疾病。至明朝末年,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对四缝的定位有了更精准的论述,所用针具在针柄方面也有了创新。到清朝中期,在赵学敏的《串雅内外编》中本疗法得以进一步完善,书中阐明了其主治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规范了具体诊疗技术等。晚清廖润鸿的《针灸集成》又丰富了四缝的定位,拓展了针刺四缝疗法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四缝穴 奇效良方 针灸大成 串雅内外编 针灸集成
  • 简介:目的:探索刺激穴位时的信号传导通路,为揭示针灸治疗耳鸣的神经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穴位组、风池和翳风组,每组8只。在麻醉状态下针刺20min2,h后灌流、固定、取脑、切片;免疫组化法显示Fos阳性神经元,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采集图像。分别计算相关核团的F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结果:针刺右侧风池后,Fos阳性神经元特异地分布于Sp5C左外侧、右外侧;针刺右侧翳风后,Fos阳性神经元密集地分布于Sp5I左外侧、Sp5I左腹侧;在脑干听觉核团、RMg、ROb、DR等中缝核团亦分布有较多的Fos阳性神经元。结论:刺激风池和翳风的信号向三叉神经脊束核有主要的传递位点,并能激活脑干听觉核团和中缝核团的神经元。提示针刺风池和翳风,其传入信号可通过三叉神经系统影响听觉系统和中缝系统神经元的活动。

  • 标签: 针刺疗法 风池穴 翳风穴 三叉神经脊束核 大鼠
  • 简介:目的运用激光多普勒技术观察耳神门埋针24小时对脑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用50%FeCl_3化学诱导制造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耳针组采用锨针针刺耳神门,假针组将祛除针的锨针片胶布固定在神门上,药物组阿司匹林灌胃60mg/kg一次,利用经颅激光多普勒检测缺血区脑血流,24小时后采用行为学评分测定神经运动功能,TTC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50%FeCl_3贴敷后,脑血流迅速下降,20分钟下降至22%,脑血栓闭塞模型制作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针刺耳神门20分钟可显著提高脑血流量(174%),改善脑缺血后神经运动功能,减少脑梗死体积(28.3%),P〈0.01。阿司匹林和假针亦有效,假针效果最差。结论针刺耳神门治疗急性脑卒中,能迅速提高脑缺血后脑血流量,从而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减少梗死体积,效果优于药物和假针。

  • 标签: 耳针 脑缺血 激光多普勒 脑血流 脑梗死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将V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针刺疗法,对照组应用安理申口服,治疗前后以MMSE和ADL量表评价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认知和行为能力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井穴 痴呆 血管性 针刺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督脉穴位治疗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电针刺激督脉穴位;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以取督脉为主治疗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 标签: 肌筋膜炎 电针 督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研究针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积极探讨肺与大肠相关性脏腑络属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治疗1组20例、治疗2组20例以及治疗3组30例患者,给予治疗1组患者肺经针刺治疗,治疗2组患者进行大肠经针刺治疗,治疗3组患者进行肺大肠经针刺治疗.并选取20例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1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治疗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治疗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均高于对照组的40%(P<0.01;P<0.05;P<0.01),治疗1组与2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后的FVC、FFV1和PEF均较组间治疗前显著上升,且3组治疗后的FVC、FFVI和PEF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提高.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肺大肠针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针灸疗法 大肠
  • 简介:目的:整理出一组较公认的、标准的、规范化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组。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在前期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组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分别向全国专家发放100份、66份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反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第一轮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6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66%,权威系数为0.86,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轮共发放问卷66份,实际回收5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83.6%,权威系数为0.87,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系数及协调性好,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制定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组可取。

  • 标签: 德尔菲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针刺穴组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加灸翳风并刺络拔罐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3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85例,采用针刺加灸翳风并刺络拔罐治疗。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1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8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基础上加灸翳风并刺络拔罐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蕴鼠。

  • 标签: 面瘫 刺络拔罐 面神经炎症
  • 简介: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概况及选规律。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OvidGateway中检索1999.2014年间所有与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把纳入文献的数据。如患者平均年龄、选、疗程、疗效及随访等情况录入MicrosoftExcel2010数据表。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涉及4606位患者。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平均疗程24.8d,平均留针时间26.2min,平均总有效率91.2%。廉泉、风池、风府和翳风为最常用的经,占经总数的63.4%。金津、玉液为最常用的经外,占经外总数的45.9%。使用步页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任脉、足少阳胆经及足阳明胃经,占涉及经脉的63.3%。结论:针剃对神经性吞咽困难的疗效良好,选以康泉、风池、风府为主,多位于任脉、胆经及胃经这些与咽喉项部紧密联系的经脉上。

  • 标签: 针刺疗法 吞咽困难 文献 选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深度针刺"足三里"对慢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以及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44只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浅刺组,深刺组。慢性胃炎大鼠模型采用碘乙酰胺溶液诱导制备。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组用相同方法固定大鼠,但不做针刺处理,浅刺组、深刺组将毫针刺入不同深度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胃泌素、白介素含量及胃液pH值,观察胃部出血点及体重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大鼠血清胃泌素浓度降低,针刺后深刺组大鼠血清胃泌素浓度较造模组有显著提高(P〈0.01)且深刺组作用优于浅刺组(P〈0.05);比较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浅刺组、深刺组的白介素IL-1β,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浅刺组、深刺组的组间互相比较,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大鼠"足三里"治疗慢性胃炎,相较于浅刺,有着更明显刺激机体内血清胃泌素释放的功能;针刺"足三里"对于调节慢性胃炎大鼠的血清白介素浓度及胃液pH值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足三里 针刺深度 血清胃泌素 慢性胃炎
  • 简介:作为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的三大独特要之一和肾经上的主要穴位,太溪被古人称为“回阳九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

  • 标签: 老年人 保健法 健身法 心理健康
  • 简介:笔者自1999~2005年对5例进展性卒中(SIP)伴应急性胃溃疡,放弃常规治疗,自愿针灸服中药治疗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用美国脑卒中结局量表(AHA,SOC)评估其独立完成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DC)和工具性生活活动(IADL)的恢复能力。患者无1例死亡,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应急性胃溃疡 针灸 针刺井穴
  • 简介:“动”,即动态型俞穴的简称。乃指遍布体表、无具体名称、数量、无固定部位、且隐现无常或呈游移状态,如阿是等一类俞穴即是。是与简称“静”的另一类各有特殊名称、有一定数量、且有固定部位而相对不变的静态型俞穴,如十四经、经外奇相对而言的。

  • 标签: 动穴 临床疗效 动态型俞穴 针灸 中医
  • 简介:清代名医黄元御由京返乡,名噪一时。其女远嫁,生一子,出痘,势甚危,抱归求治,黄一见即怒责道:“此症险恶,不过日晡,速行。”其女长跪乞怜,黄不顾,呼人急驾骡车送之返。

  • 标签: 透疹 黄元御 中医学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