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优选川贝枇杷止咳片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片剂的外观、重量差异、硬度、崩解度,干颗粒的堆密度、休止角、含水量、粒度分布为考察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以糊精∶糖粉(3∶3)为稀释剂,5%淀粉浆为黏合剂,润滑剂硬脂酸镁的用量为干颗粒总重的1.0%。[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可为生产提供依据。

  • 标签: 川贝枇杷止咳片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对4-O-丁香树脂酚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方法以丁香醛为原料,与丙二酸进行Knovevenagel缩合得到芥子酸,再将芥子酸用乙醇进行乙酯化得到不饱和酯、以AlH(Bu-i)2为还原剂将酯还原为芥子醇、芥子醇在光照通入空气的条件下经过氧化偶联得4-O-丁香树脂酚。结果芥子酸的合成中,将催化剂哌啶换成相同碱性的四氢吡咯,在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的条件下,该步反应产率也明显提高;酯的还原中将溶解性较差的氢化锂铝换成溶解性好的二异丁基氢化铝,以甲苯为溶剂进行还原,收率明显提高,且无需后处理,可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总收率约51%。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有产业化前景。

  • 标签: 4-O-丁香树脂酚 合成 芥子酸 芥子醇
  • 简介:[目的]检测市售山银花的质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银花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并按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对10批市售山银花样品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进行检测。[结果]所测得的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均超过2.0%;水分均小于12.0%;总灰分测定值均小于10.0%;酸不溶性灰分测定值均小于3.0%。[结论]10批市售山银花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

  • 标签: 山银花 绿原酸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HPLC
  • 简介: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饮片企业的质量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总结了现阶段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贴牌销售、恶意低价、GMP管理成本、炮制规范、质量检验不合格等,并进行社会学分析,从智能化监管视角对中药饮片企业的质量管理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中药饮片质量的提高及中药饮片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饮片 质量管理 智能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归档病历220份,对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送检过程中可能影响标本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送检的主要因素。同时,成立持续质量小组,制定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痰标本的采集、培养、送检管理。结果:结果显示影响呼吸科患者痰培养标本质量的因素包括:痰培养采集流程不规范、护士未考虑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导致痰标本采集不正确、部分患者不能配合等。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呼吸内科痰培养标本送检合格率由77.6%上升至96.8%,标本留取天数由5.2天减至3.3天,与实施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有利于提高标本送检率,缩短标本留取时间。

  • 标签: 痰培养标本 送检率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通过对终末病案质控,探讨全程病案质控方法及意义。方法:对1625份cD型住院终末病案进行检查、评分,总结缺陷发生情况,分析缺陷原因,制定系列措施。结果:丙级缺陷占0.3%,乙级缺陷占1.6%,大项缺陷占23%,小项缺陷占75.1%,结论:病案质量管理控制必须采用全程控制的方法。

  • 标签: 病案 终末质控 缺陷 全程控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