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4-O-丁香树脂酚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方法以丁香醛为原料,与丙二酸进行Knovevenagel缩合得到芥子酸,再将芥子酸用乙醇进行乙酯化得到不饱和酯、以AlH(Bu-i)2为还原剂将酯还原为芥子醇、芥子醇在光照通入空气的条件下经过氧化偶联得4-O-丁香树脂酚。结果芥子酸的合成中,将催化剂哌啶换成相同碱性的四氢吡咯,在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的条件下,该步反应产率也明显提高;酯的还原中将溶解性较差的氢化锂铝换成溶解性好的二异丁基氢化铝,以甲苯为溶剂进行还原,收率明显提高,且无需后处理,可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总收率约51%。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有产业化前景。

  • 标签: 4-O-丁香树脂酚 合成 芥子酸 芥子醇
  • 简介:以2-氨基-5-硝基二苯酮为原料,在氯化亚砜存在下与氯乙酸反应合成2-氯乙酰胺基-5-硝基二苯酮,收率由文献[1]78.1%提高到88.4%。后者在乙醇中与乌洛托品环合制得硝基安定,总收率为45.7%。

  • 标签: 硝基安定 合成 2-氨基-5-硝基二苯酮 氯乙酸
  • 简介: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沙苑子总黄酮的工艺。方法:考察AB-8、D-101和NKA-9树脂对沙苑子总黄酮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筛选树脂型号;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AB-8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结果: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优选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0mg·mL-1,样品液pH5.0,上样速度为1.0mL·min-1,乙醇洗脱浓度40%,洗脱流速为1.5mL·min-1;经AB-8处理后的沙苑子总黄酮纯度达50%。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地纯化富集沙苑子总黄酮。

  • 标签: 大孔树脂 沙苑子总黄酮 纯化工艺
  • 简介:记者在2014年11月11-12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10次学术讨论会上获悉,目前国内已开始尝试将合成生物学引入中药资源开发中。当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生物药用成分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进行联合科研攻关。未来双方将共同围绕天然药物资源短缺问题,利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等各种先进技术,创立以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为基础的天然药物生产新模式,为市场提供优质产品。

  • 标签: 中药资源 天然药物资源 学术讨论会 香山科学会议 生物技术研究所 人才交流
  • 简介:以水杨酸和念创木酚为原料,在PCl3催化作用下合成水杨酰愈创木酚酯,收率由国内文献的49.5%提高至77.1%,再经乙酰化合成呱西替沙,收率96.30%。

  • 标签: 呱西替沙 合成 正交试验
  • 简介:2012年7月4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张万斌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7年研发出一种常规的化学合成方法,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让青蒿素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据张万斌介绍,目前青蒿素全部由中药材黄花蒿提取,受环境及天气的影响较大。同时,种植黄花蒿需要大片土地,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既浪费原料,又污染环境。张万斌领衔的科研团队使用一种特定催化剂,将青蒿酸还原后所得到的二氢青蒿素通过一个无需光照的常规合成途径,方便高效地得到过氧化二氢青蒿酸。然后经氧化重排可高收率地获得青蒿素。

  • 标签: 二氢青蒿素 人工合成 上海交通大学 化学合成方法 科研团队 污染环境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随访分析3M树脂修复80例间隙过大的正中前牙,比较不同充填方式以及是否涂布表面封闭剂的临床效果,为有效预防微渗漏提供一些临床数据。方法:将40名患者的间隙过大的80颗正中前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40颗牙,再把A、B两组随机平分为A1、A2组和B1、B2组,每组10人20颗牙,A、B两组均使用3M自酸蚀粘结剂及3M树脂,分别按传统分层及分割增量两种方式充填,A1、B1两组充填抛光后涂抹封闭剂,A2、B2组充填抛光后不涂封闭剂。于术后6个月、2年复查,观察四组的充填效果。结论:A1、B1、B2组的充填效果令人满意。提示分割增量充填有助于降低聚合收缩对粘结剂产生的不利影响:A1、B1组显示表面封闭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穿透性,能明显减少微渗漏的发生。

  • 标签: 复合树脂 聚合收缩 分割增量充填 表面封闭剂 微渗漏
  • 简介:目的:优选用于纯化叶下珠总多酚的大孔树脂。方法:以总多酚含量为指标,对4种型号的树脂进行吸附与解吸附性能考察。结果:4种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有一定差异,HPD100性能最佳。结论:采用HPD100型大孔树脂进行叶下珠总多酚的分离纯化。

  • 标签: 叶下珠 总多酚 大孔吸附树脂 筛选
  • 简介:香港理工大学早前成功研究出新的有助於对抗癌细胞抗药性的天然合成物“芹菜素黄酮类二聚体”,使困扰医学界多年的癌细胞抗药性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该项研究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麦基尔大学,理大手性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大驻深圳中药与分子药理学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进行,

  • 标签: 细胞抗药性 芹菜素 合成物 抗癌 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理工大学
  • 简介:利用静态吸附和解吸筛选出的最佳树脂对银杏总内酯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98~31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HPD-100对银杏总内酯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等量吸附焓表明:HPD-100对银杏总内酯吸附是放热过程。对银杏总内酯在HPD-100上的自由能、吸附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吸附过程能自发进行。

  • 标签: 银杏总内酯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 简介: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研究结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

  • 标签: 性染色体 物质合成 科学家 化学 酿酒酵母 学术期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MZ350纳米复合树脂、3M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排龈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150颗牙采用3MZ350纳米复合树脂、3M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排龈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治疗后6个月、2年复查,以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部(USPHS)制定的评定系统标准记录修复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修复体固位率为100%,无脱落及继发龋,治疗后2年修复体固位率为98%,有2颗边缘着色,1颗修复体部分脱落。结论3MZ350纳米复合树脂、3M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排龈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肯定,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 标签: 纳米复合树脂 自酸蚀粘结剂 排龈术 楔状缺损Clinical efficacy of 3M Z350 nano-composite resin 3M self-etching adhesive joint retraction of wedge-shaped defect
  • 简介:此前,我们已经就中医药学的肾主生殖理论作过某些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说[1],也从机体雌雄素交叉代谢及其平衡的角度探讨并提出了关于肾主生殖的研究问题[2]。这里,我们更具体一点地讨论肾主生殖与性激素合成及其在血液和脏器组织中的浓度分布动力学平衡问题。

  • 标签: 肾主生殖 力学平衡 浓度分布 激素合成 分布动力学 中医药学
  • 简介:目的:合成二氢杨梅素金属锌配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二氢杨梅素为配体合成其金属配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MTT,RT-PCR方法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考察。结果:二氢杨梅素金属锌配合物成功合成;MTT显示细胞凋亡率,随配合物作用时间,浓度增加而增加;RT-PCR显示caspase-3随配合物浓度增加而上调,bcl-2基因表达随配合物浓度增加而下调。结论:配合物显示了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有关配合物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 标签: 二氢杨梅素 金属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