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一例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导管( PICC)置管后发生淋巴的护理。 方法:对一例因PICC置管后发生严重淋巴的患者制定实施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并利用微信建立导管专科护士、责任护士和病人及家属的微信群,时时监控渗情况,由导管专科护士对时时对问题进行线上指导。 结果:经过一系列无缝隙的对接,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无渗,导管正常使用,未发生感染、皮肤损伤等症状。结论:通过此护理方法,可以使淋巴吸收,同时保留导管。

  • 标签: PICC 淋巴渗液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疏血通注射对动静脉瘘维护的疗效,评价其维护动静脉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使用动静脉瘘作为血管通路1年以上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透及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6ml+0.9%氯化钠注射100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用1周为1个疗程,每3个月治疗1个疗程。两组均不采用其他任何抗凝剂(除透析时常规使用肝素外),共同观察5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性指标(瘘的血流量、彩超检测血管内径、血栓形成率等)和安全性指标(出血、过敏反应、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结果]1第1~5年,治疗组血栓形成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第3~5年,治疗组瘘口内径、动脉端穿刺处血管内径及静脉端穿刺处血管内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ALT、AST、出血、过敏反应、凝血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可预防和减少动静脉瘘血栓形成,同时防止瘘血管纤维化和穿刺处的瘢痕形成,使瘘血管保持弹性,降低狭窄的发生率,有效维持动静脉瘘的正常功能;长期间歇性使用疏血通注射维护动静脉瘘是安全的。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 动静脉内瘘 慢性肾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眼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眼部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表型。结果:肿瘤细胞为分化良好的小B淋巴细胞。肿瘤细胞B细胞表面抗原和bcl—2多弥漫(+),T细胞表面抗原(-)。CD10、cyclinD1(-),2例CD5(+)。Ki67较低。结论:MALT淋巴瘤是眼部最常见的淋巴瘤,眼眶发病占首位,其次是眼喻、泪腺、结膜。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不具有特异性,与良性反应性增生等鉴别比较困难。通常需通过光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鉴别。恶性度不高,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接受华蟾素腔灌注治疗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行腔穿刺闭式引流干净恶性积液后,恶性胸水予华蟾素40~125mL,恶性腹水予华蟾素40~150mL,恶性心包积液予华蟾素10~50mL,经生理盐水稀释后,通过引流管缓慢注入后夹闭。每周灌注2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积液量和质,包括红细胞(RBC)、乳酸脱氧酶(LDH)、肿瘤标记物(TM)的变化,中医症状评分和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的变化。结果恶性积液量减少有效率为66.42%,积液中RBC,LDH,TM较前均明显下降,其中减少≥25%的例数分别占54.48%,53.73%,54.48%;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3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华蟾素腔灌注可从量和质方面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尤其对浆膜转移性及局部湿热毒证者效果更佳,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恶性浆膜腔积液 华蟾素注射液 腔内灌注治疗
  • 简介:参麦注射静滴联合肠营养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本研究主要运用对比分组的方法,对参麦注射静滴联合肠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该方法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

  • 标签: 胃癌手术 肠内营养支持 参麦注射液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段式肠营养联合消化回输治疗多发肠瘘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近一年本院50例多发肠瘘患者,均行分段式肠营养、消化回输治疗,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护理5d后均脱离静脉营养,营养状况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10-30d痊愈;出院时,本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相关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多发肠瘘采用分段式肠营养联合消化回输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 标签: 多发肠瘘 分段式肠内营养 消化液回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 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代替腋窝 淋巴结 清扫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巡回护士实施有效安全的体位管理、胃管护理及仪器摆放,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无瘤技术操作。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保腋手术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明显减少,术后上肢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以乳腺癌前哨检淋巴结活代替腋窝清扫的保腋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也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 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代替腋窝 淋巴结 清扫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巡回护士实施有效安全的体位管理、胃管护理及仪器摆放,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无瘤技术操作。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保腋手术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明显减少,术后上肢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以乳腺癌前哨检淋巴结活代替腋窝清扫的保腋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也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诊断宫颈上皮瘤变通过检测宫颈基细胞中P16、Ki-67和HPV的表达水平方法的价值。方法抽取2015-9至2016-9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存在宫颈上皮瘤变的患者110例,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宫颈基细胞中的相关因子检测报告与其进行对比,同时也进行检测因子治疗的对比,对比诊断研究价值。结果研究显示,随着病变不断加重,P16和Ki-67的表达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患者在病变的I级水平下,HPV的表达水平与P16与Ki-67有差异(P<0.05),在更高病变程度下,三者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临床通过检测对于不同病变阶段的宫颈上皮瘤变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于Ⅱ级以上的病变,检测宫颈基细胞中P16、Ki-67与HPV联合差别不大,对于I级病变,联合检测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能提高检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诊断价值 P16 Ki-67 HPV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患者,女,26岁,因痛经前来就诊.在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时,在三阴交(双)、关元穴注射黄芪注射合复方当归注射(按1:1混合,2ml/穴;黄芪注射,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9041;复方当归注射,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206)后3h,全身瘙痒,以脸部、颈部及四肢为重,出现散在红色丘疹,无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

  • 标签: 穴位注射 黄芪注射液 复方当归注射液 药疹 病例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干涩、烧灼、异物感、视物模糊、眼红及视力疲劳等,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分泌不足型和蒸发过盛型,临床以分泌不足型干眼症多见[1]。目前治疗分泌不足型干眼症的主要方法为人工泪液,

  • 标签: 干眼症 中医药疗法 生脉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 简介:目的:测定仙茸蛤蚧口服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相色谱(HPLC)法,固定相为InertsilODS(3150×4.6mm,5μ)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7:7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淫羊藿苷在11.34~90.72μg/mL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样回收率95.43%,RSD为1.65%(n=6)。结论:高效相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仙茸蛤蚧口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仙茸蛤蚧口服液 淫羊藿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 简介:目的:优选法莫替丁注射的制备工艺,以期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有关物质、pH为评价指标,对样品进行影响因素和稳定性实验,考察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不同种类缓冲盐溶液(pH=5.7)对法莫替丁注射的影响。结果:加入0.05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可有效提高法莫替丁注射的稳定性。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有效,稳定性好,质量可控。

  • 标签: 法莫替丁注射液 工艺制备 缓冲盐溶液
  • 简介:目的:总结跟骨关节骨折的固定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跟骨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7例患者经过18个月以上随访,优良率91%。结论:切开复住重建钢板固定法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疗效显著。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 重建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0%,愈后不良。MCL患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主要以药物联合化疗为主。奥布替尼作为一种新药,是新型高选择性的不可逆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BTK靶标占有率高,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便利。本文就奥布替尼在治疗MCL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套细胞淋巴瘤 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生脉注射联合舒血宁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舒血宁注射静滴,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的硝酸甘油停减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联合舒血宁注射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观察 生脉注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