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冬菊洗液中药熏洗促进手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冬菊洗液进行中药熏洗后按常规换药处理,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浸浴后按常规换药处理,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为止。治疗后第15天,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脓液培养情况。结果:治疗15d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为89%,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9.7±1.4)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2.4±2.5)d,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第5天、10天、15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脓液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冬菊洗液中药熏洗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中药熏洗 冬菊洗液 手烧伤 创面愈合
  • 简介: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chinensisLour.)的干燥全草,又名急解索、半边花、细米草、鱼尾花、长虫草、瓜仁草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中南、西南等地。该药始载于《滇南本草》,后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其性味辛、平,归心、小肠、肺经,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湿疹湿疮、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湿热黄疸[1]。现代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带状疱疹、毒蛇咬伤、动脉粥样硬化、气管炎、腮腺炎等。

  • 标签: 半边莲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金黄凝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及扭体法实验考察金黄凝胶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鸡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考察金黄凝胶剂对小鼠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金黄凝胶剂能明显抑制蛋清和醋酸所致的小鼠炎症反应,降低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或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金黄凝胶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 标签: 金黄凝胶剂 抗炎 镇痛 药效学评价
  • 简介:目的:在二妙丸降低血尿酸抗痛风作用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二妙丸对痛风症大鼠血清中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乙胺丁醇和腺嘌呤造模法,开展二妙丸抗痛风的药理药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药理药效中的各组大鼠血清中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聚类统计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金属元素。结果:二妙丸具有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药效,并探究了痛风症可能与体内金属离子的作用相关。结论:该实验结果为二妙丸从金属离子的角度对其能够降低血尿酸抗痛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二妙丸 痛风 ICP-MS 金属组学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桑瓜饮对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筛选出其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B组(模型组)、C组(阳性药物组)、D组(桑瓜饮水煎剂组)、E组(水液部位组)、F组(乙酸乙酯部位组)、G组(正丁醇部位组)、H组(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组)、I组(乙酸乙酯部位+水液部位组)、J组(正丁醇部位+水液部位组),正常组记为A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给药42d。末次给药后,检测并比较桑瓜饮水煎剂及其各部位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指标的调节作用。结果造模后给药前,与A组相比,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各给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42d后,与B组相比,C、D、E、J组的FBG显著降低(P〈0.05或P〈0.01),FBG下降百分比分别为96.75%、17.48%、24.10%、66.90%;与C组相比,除J组外,其余给药组FBG均与C组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脂检测指标方面,与B组相比,C、G、H、J组均有降低甘油三酯(TG)的作用(P〈0.05或P〈0.01),TG含量分别下降88.10%、49.06%、51.92%、88.10%;C、D、H、J组有降低总胆固醇(TC)的作用(P〈0.05或P〈0.01),其含量分别下降17.90%、12.22%、12.64%、17.44%;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分别是D组和J组(P〈0.05),HDL-C含量分别升高30.15%和37.10%;桑瓜饮各给药部位均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作用(P〈0.05或P〈0.01);与C组比较,J组TC、TG、LDL-C均与之无显著性差异,但其HDL-C含量比C组升高13.33%。结论桑瓜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均有调节作用,其有效部位可能主要是正丁醇部位+水液部位。

  • 标签: 2型糖尿病 桑瓜饮 降血糖 有效部位
  • 简介:[目的]研究八月札醇提物在小鼠H(22)肝癌细胞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取80只昆明种小鼠,建立H(22)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八月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6只。八月札各组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的八月札醇提物(10g/kg、5g/kg、2.5g/kg),5-氟尿嘧啶组予五氟尿嘧啶(0.2g/kg)灌服给药,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服。给药后10d取出肿瘤,以肿瘤重量为指标,研究八月札醇提物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八月札醇提物高剂量组(10g/kg)及5-氟尿嘧啶组对H(22)细胞移植瘤重量有明显减轻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抑瘤率〉30%;中、低剂量组(5g/kg、2.5g/kg)小鼠H(22)细胞移植瘤的重量小于模型组,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八月札醇提物对H(22)细胞小鼠移植瘤有抑瘤作用

  • 标签: 八月札 H22肝癌细胞 抗肿瘤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肿瘤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MTT法测定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24h和48h抑制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越为明显;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48h抑制率明显高于24h抑制率(P〈0.05);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G0/G1期百分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S期细胞百分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着华蟾素注射液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随着华蟾素注射液浓度的减少,Bcl-2蛋白表达不断增加,而Bax蛋白表达不断下降。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可明显抑制人肝癌肿瘤细胞HepG:增殖,阻滞细胞于G0/G1期,可能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相关。

  • 标签: 人肝癌肿瘤细胞 华蟾素注射液 增殖抑制作用 机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S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7月开始将5S管理工具运用到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结果5S管理前后科室清洁消毒合格率由46.50%升到87.33%、无菌物品储存合格率由64.00%升到100.00%、医疗废物分类合格率由77.00%升到94.50%、输血袋规范处置率由20.00%上升至71%、污衣存放合格率由19.42%上升至75.47%。结论5S管理能加强医院感染环节管理,可营造整齐、清洁、美观、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浪费,减少库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 标签: 5S 控制感染
  • 简介:目的:探查疮灵液对慢性创面肉芽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背部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注射模型,实验分为疮灵液组与对照组,疮灵液组以疮灵液覆盖创面,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隔日换药,术时、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创面照相测面积,取分泌物测TNF-α、IL-6含量及粒细胞总数,取肉芽测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结果:术后3~14d,疮灵液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白细胞总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4d时,疮灵液组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TNF-α、IL-6含量于术后7d恢复正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d起,创面肉芽内MMP1、MMP2及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MMP9表达影响疗效最显著,疮灵液对TIMP1未见明显影响;创灵液组在术后7、14d肉芽中羟脯氨酸含量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疮灵液能够下调肉芽中金属蛋白酶含量,抑制慢性创面分泌物炎症因子分泌,并能够调节创面羟脯氨酸含量,从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 标签: 疮灵液 慢性创面 炎症因子 金属蛋白酶 胶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血管病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罗氏cobase602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30例高血压患者、30例冠心病患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成人的血清proBNP水平,观察它们的变化与心血管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BP组血清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proBNP水平明显高于HBP组(P<0.01);AMI组血清proBNP水平明显高于CHD组(P<0.01);AHF组血清proBNP水平明显高于AMI组(P<0.01);AHF>AMI>CHD>HBP>对照组且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roBNP在心血管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血清proBNP浓度与心血管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脑利钠肽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了解陈皮SFE-CO_2萃取物指纹图谱与化痰、抗炎和助消化药理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建立陈皮SFE-CO_2萃取物的GC指纹图谱,采用酚红排泌法、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胃半固体糊排空法考察10批陈皮SFE-CO_2萃取物的化痰、抗炎、助消化作用,并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谱效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陈皮脂溶性成分中有10个色谱峰与化痰作用显著相关,14个色谱峰与抗炎作用显著相关,2个色谱峰与健胃作用显著相关。结论:谱效关系分析结果能够初步说明陈皮脂溶性成分化痰、抗炎、健胃等作用的物质基础。

  • 标签: 陈皮 SFE-CO2萃取 脂溶性成分 GC-MS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 简介: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最早记载于我国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女贞子有效成分女贞子多糖、齐墩果酸等,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加强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免疫、降低超敏反应引起的炎症等功效,并且涉及抗肿瘤的免疫调节。作为一种中药常用药,其具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退虚热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不足所导致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等症。因此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其有降血糖,降血脂,消炎等作用

  • 标签: 女贞子 免疫调节 抗肿瘤 降血糖 降血脂 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