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经椎孔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对6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改良经单侧椎孔椎体植骨融合,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2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7例,退变性滑脱7例。累及单节段48例,累及双节段14例。通过观察融合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判定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0(22.77±3.82)个月。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及椎弓根钉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年椎体融合率为96.8%。依据JOA评分,优34例,良2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58/62)。术后VAS和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和JOA评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椎孔椎体融合术在充分减压同时能减少进入椎管带来的并发症,临床疗效好,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术式。

  • 标签: 腰椎 退变性疾病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21例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术前给予患者常检查确定患者的病情,采用腰椎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至2年的随访,患者手术前的ODI评分为(65.01±7.15)分,手术后的ODI评分为(25.12±6.68)分,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腰椎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老年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效果优越,治疗安全性高,患者能够尽快痊愈,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腰椎间融合 椎弓根内固定 重度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髓核摘除单侧内固定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对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髓核摘除单侧固定椎融合术治疗,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手术切口发生深部感染的概率、感染因素以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10年到2018年收治的1492人进行了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的病人,按照其有无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所有病人中有感染的为11人,未发生感染的共有1481人,对所有病人进行感染风险因素评估(RFS),对比两组病人的统计学差异,研究放置内固定时对病人进行彻底清创、放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成功率,并对失败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避免感染或发生感染后的处理方案,并进一步研究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在彻底清创的同时取出内固定装置。结果 所有的病人在经过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切口发生感染的共有11人,所占比例为0.74%,非感染组和感染组的感染风险因素评估所得结果分别为(0. 78 ±0. 55)、(2.64±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32)。在9例发生感染的并放置内固定的病人中经过彻底清创、不断负压吸引并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后6人彻底康复,其他的3人中经过此次治疗后2人的感染被控制,1人由于手术切口感染并发颅内感染最后造成感染性休克而死亡;2人在手术前就长时间的口服激素,并且其感染风险因素评估>3分,经过彻底清创、持续引流以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后取出内固定,感染得到了显著的控制。结论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的病人与早期的深部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病人在不取出内固定的情况下予以彻底清创、持续引流以及联合应用抗生素也可以显著控制感染的发生,对于长时间口服激素并且感染风险因素评估>3分者,在实行彻底清创后就将内固定取出来能明显的控制住感染。

  • 标签: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 手术切口 早期深部感染 彻底清创 持续冲洗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椎孔镜YESS与TESSYS技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我院接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抽选86名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A组和B组,各43名。A组使用YESS技术治疗,B组使用TESSYS技术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之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结果并无较大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孔镜TESSYS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上述两组患者椎间盘镜下开放手术与椎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而术后VSA评分与ODI指数皆小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1.67%)则高于对照组(72.22%)(P<0.05)。结论椎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3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经皮椎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32例经PELD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前术后采取相应方案后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术后次日佩戴腰围下地,术后3-4天出院。住院期间及术后随访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和耐心详细的心里护理,正确的体位训练,术后病情观察及合理的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科学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椎间孔镜 椎间盘突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05月至2022年05月期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出血量(11.13±3.15)、切口长度(0.75±0.30)、手术时间(90.52±5.22)、住院时间(4.50±0.97)、下地活动时间(2.10±0.59)与对照组患者出血量(40.36±4.23)、切口长度(3.84±0.85)、手术时间(51.25±6.50)、住院时间(12.25±3.07)、下地活动时间(3.85±0.93)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38%)与对照组(18.64%)对比明显较低(P<0.05)。讨论:椎孔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能够控制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后路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ELD)联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局麻加强化下行经皮椎孔镜手术,于术前、术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定,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术前的VAS评分(P<0.05)。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的ODI指数均低于术前的ODI指数(P<0.05)。术后3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0%(18/20)。结论应用PELD行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68例采用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均顺利出院。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系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腰椎微创手术的优势。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 围手术期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患者应用经皮椎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患者中选择LIDP患者76例,从1~76号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38号应用开放椎板开窗术治疗,编为传统组,39~76号应用PTED治疗,编为实验组,分析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临床指标方面,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与传统组相比明显更少,且实验组术后患者的疼痛度(VAS评分)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腰椎功能(ODI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经皮椎间孔镜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孔镜技术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并评定经皮椎孔镜技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h、1周和1月,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为92.11%。结论:经皮椎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在我院行脊柱融合术的60例骨科腰椎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0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对比患者腰腿疼情况、身体功能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及腰背伸高度。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身体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直腿抬高角度及腰背伸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患者接受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腰腿疼,促进促进身体功能恢复,该方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 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 影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棘突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186例,分为单一组和混合组。单一组只采取Coflex,混合组行后路腰椎融合(PLIF)联合上位节段固定Coflex的Topping-off手术。对后遗症及VAS和ODI评分记录。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发现,单一手术的患者有2例伤口感染,2例神经损伤。混合手术的患者有2例伤口感染,2例椎管内血肿,还有3例在3年或5年后进行二次手术。并且患者在手术前后VAS和ODI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棘突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中短期时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 退行性腰椎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中实施经皮椎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 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做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组做经皮椎孔入路椎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疼痛度(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 81.25%,高于对照组的 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椎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对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且可在短期内改善功能障碍,减轻患者疼痛,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价值。

  • 标签: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