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在本院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期能对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方法使用KB纸片扩散法来测定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的抗生素敏感性,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痰是分离出来的100株铜绿假单的主要来源,分布在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保持铜绿假单较强抗菌活性而耐药率在30%以下的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等,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达69%,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达71%,且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上升到44%。结论对于常用抗生素,铜绿假单有着非常高的耐药率,临床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单一药物或联合疗法,使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得到控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率
  • 简介: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苏州215129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分离的铜绿假单的耐药性及临床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2 Compact对251株铜绿假单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以CLSI2018M100判定药敏,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51株铜绿假单标本分布占比:痰液88.8%(233/251),分泌物6.0%(15/251)。药敏结果显示氨曲南耐药率最高,16.73%;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13.55%和12.75%;亚胺培南11.55%;科室分布:神经外科110株,占44%;ICU52株,占21%;呼吸科37株,占15%;神经内科18株,占7%。神经外科和ICU耐药率最高;儿科喹诺酮类耐药率最高;所有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敏感率高。结论 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最高,其中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居高。所以,临床应重视病原学送检,并根据药敏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多重耐药产生。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检出的133株铜绿假单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分析铜绿假单菌株药敏试验结果、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及β-内酰胺酶阳性与阴性菌株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33株铜绿假单菌株中,检出产生高活性β内酰胺酶的28株,阳性率为21.1%;铜绿假单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氨曲南的耐药性均>4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70.0%;铜绿假单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30.0%;β-内酰胺酶阳性与阴性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的耐药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对耐药菌株进行高活性β内酰胺酶检测,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高活性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对ICU铜绿假单肺炎患者予以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8.3-2021.3月期间于本院ICU接受治疗的铜绿假单肺炎患者中,随机抽样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美罗培南治疗)与观察组患者(应用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及咳痰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铜绿假单肺炎患者予以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可提高在临床中的应用频率。

  • 标签: ICU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美罗培南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口腔念珠病患者,分为参照组(26名)和治疗组(28名)。参照组行制霉菌素治疗,治疗组行氟康唑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4%(27/28)显著高于参照组80.8%(21/26)。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氟康唑 口腔白念珠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醋酸曲安奈德乳膏中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制成1:10的供试液10ml,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同时做阳性对照试验和阴性对照试验。结果:控制(铜绿假单和铜绿假单)检查用培养基及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符合要求,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有效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阴性对照均未检出。结论:该检测方法可行,能有效控制产品的控制

  • 标签: 醋酸曲安奈德乳膏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和研究牙周组织的发病大致情况,探讨牙周组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牙周组织的患者的信息资料,对这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之后,着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治愈率明显比实验组要低,并且对照组的患者存在着少数会复发的情况,实验组的患者则不存在这种情况。结论一般性基础治疗和手术加固治疗对牙周组织的治疗都重要,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效果有显著不同。注意治疗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对牙周组织治疗特点的认识及其诊治水平。

  • 标签: 牙周组织病 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对小儿腹泻肠道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病患者中,择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其中,采取单纯叶酸治疗的为对照组;采取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治疗的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肠道群与肠道屏障功能,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群相较于对照组偏高(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FG-E8、TNF-α、D-LA指标对比并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MFG-E8、TNF-α、D-LA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予以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治疗,可改善肠道群与黏膜屏障功能,保证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复合乳酸菌胶囊 叶酸 小儿腹泻病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牙周组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两组患者均实行超声波牙周洁治术,改变患者原有不良口腔护理习惯,戒烟戒酒,忌酸辣食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8.00%,与对照组76.00%相比明显更高;在牙周袋深度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结论在治疗牙周组织病患者的过程中,给予甲硝唑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硝唑 牙周组织病 临床
  • 简介:摘要:艾滋是临床中常见传染病类型,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而近年来艾滋合并肺孢子肺炎的情况也是比较多,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本文就针对艾滋合并肺孢子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妇科的治疗方法及价值,分析了女性比较容易感染的妇科疾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的常见症状,并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介绍常见的妇科疾病,普及女性的健康知识和生活知识,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女性,妇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年龄、疾病情况、并发症等因素随机抽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外阴阴道假丝酵母接受医疗措施的患者200例作为参考对象,按照人数结合以上指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臭氧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进行治疗;对比药物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异常反应发生率、症状积分变化。结果:臭氧对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较之对照组高,存在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异常反应的概率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自觉症状积分消失时间更快,P<0.05。

  • 标签: 臭氧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并发肺孢子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艾滋与肺孢子肺炎的认识。方法我们在医院对22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审查和评价。在这22位患者之间,包括72.7%的男性,其中年龄在35.0±9.4岁。结果13例治愈,5例自动放弃和4例死亡。死亡患者的cd4t细胞数量显着低于其他患者(p=0.07)。结论肺孢子肺炎主要发生在晚期的AIDS患者上。当早期患者伴有发热,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重量损失,胸部X线表明间质的质感变化或片状变化等临床症状时。应尽快治疗,临床上怀疑艾滋与肺孢子肺炎是密切相关的。

  • 标签: 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治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腹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布拉氏酵母治疗方案,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生物 小儿急性腹泻 布拉氏酵母菌
  • 简介:【摘要】马尔尼菲篮状是由PM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它是一种温度依赖性的双相真菌,广泛流行于东南亚地区,TSM通常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约90%的患者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亦见于因恶性肿瘤、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器官抑制或结缔组织所导致的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

  • 标签: 马尔尼菲篮状菌 SWEET综合征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