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用植物是运用植物的知识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它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药用植物的教学体系现状,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不足,接着探讨了药用植物教学体系优化及具体措施,从各部分内容的合理设置,三位一体以及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教学体系的优化。通过探讨教学体系的优化,以求能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具创新思维的学生。

  • 标签: 药用植物学 三位一体 教学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疹流行病特征及预防策略。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麻疹发病案例。根据麻疹流行病的特点对麻疹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2013年我市共报告发生680例麻疹患者,麻疹年报告发病率为41.61/10万,麻疹案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680例麻疹患者中3-8月份发病619例(占比91.03%),3-5月份发病488例(占比71.8%),一年中3-5月份麻疹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月份(P<0.05);男性患者338例(占比49.7%),女性患者322例(占比47.4%),男性与女性群体间发病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16-35岁群体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各年龄段间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流动人口202例(占比为29.7%)常驻人口478例(占比为70.3%),常住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及婴幼儿(P<0.05)。结论麻疹多发于16-35岁年龄段常驻人口中,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可以基于麻疹流行病特点加强群体、季节性疫情防控。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点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2019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重庆市儿童手足口病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2010-2019年间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描述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重庆市2010-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31 253例,年均发病率为133.25/10万,重症157例,占比0.12%,其中死亡3例,重症死亡率1.9%;每年4-7、9-12月为发病高峰;渝中区(161.54/10万)、万州区(154.27/10万)、丰都县(144.73/10万)年均发病率最高,城区发病率高于下划县市、乡镇(χ²=135.44,P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瘤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序列上保守性差,功能上具有一定保守性[1]。

  • 标签: 胶质瘤 LncRNAs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关节运动引起的骨折,通过对其MRI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这段时间内被研究的90名患有关节运动性骨折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所有接受检查的病人均进行了CT和磁共振检查,根据磁共振成像表现进行关节受损位置和数量的分析。该研究采用关节内窥镜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标准,判断运动性关节骨折的一致性更高。结论 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准确显示关节运动时的骨折损伤部位和损伤范围,比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更为可靠。

  • 标签: 关节 运动性骨挫伤 MRI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 要: 本文结合中医疫病理论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新近研究,论述新冠肺炎的中医发病特征、演变规律,认为新冠肺炎属木疠,伏邪为燥,因疫邪与伏燥、时气(燥、湿、风、火、寒)夹杂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太阴肺和脾,以“湿、毒、燥、热、瘀”为病理特点。患者病状相似,新冠肺炎的演变规律以太阴为中心,“表里分传”和“卫气营血”相结合,病轻则邪气滞留太阴而不移或外传三阳经,病重则入少阴、厥阴,此更似“卫气营血传变”,致气分热盛,或气营两燔,甚则内陷心包。

  • 标签: 新冠肺炎 发病学特征 演变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绵阳市涪城区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64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为121.56/10万,未出现暴发疫情。764例中,临床诊断293例,实验室诊断471例(EV71病例81例、CoxA16病例65例、其它肠病毒病例325例);1~6月(442)例,占发病的占57.85%;3岁以下652例,占88.57%;散居儿童451例,占59.03%,幼托儿童288例,占37.70%。男性发病率为137.91/10万,女性为121.56/10万,男女发病有差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城区发病率为107.21/10万,农村发病率为165.84/10万,城区与农村发病有差异(P<0.01)。结论2017年涪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较上一年有所下降,防治工作仍应加强。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骨折应用MRI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确诊并治疗的7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X线及MRI检查;所有患者共涉及112个责任椎体,分析所有患者的检查资料。结果:MRI诊断的敏感度为92.9%(104/112),特异度为7.1%(8/112);X线诊断的敏感度为87.5%(98/112),特异度为12.5%(14/112)。MRI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 MRI诊断骨质疏松骨折的敏感性更高。

  • 标签: 骨质疏松骨折 MRI 诊断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植物内生菌因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本文章将从药用植物内生菌与宿主间的关系以及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的生物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内生菌 药用植物 关系 活性代谢产物 生物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百步镇恶性肿瘤流行病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百步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记录由上级医院下转的恶性肿瘤登记名册,对近5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百步镇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死亡率最高。年龄主要在50岁以上中老年组,职业以农民居多,女性以二手烟吸入者为主。

  • 标签: 恶性肿瘤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对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早期的诊断时通常会面对较大的困难而且出现诊断失误的概率也十分高,这主要缘于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认识还不全面深入,而且也没有对鼻窦进行CT检查或者对CT诊断结果表现出的特点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同时类似于孤立性蝶窦炎这些类型的真菌性鼻窦炎在发生初期的症状不显著,而其他类型的鼻窦炎表现相比也没有十分显著的不同之处,这使得诊断失误甚至耽误治疗的现象十分普遍。为此,加强对真菌性鼻窦炎CT影像特征的分析及手术方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率和效果是十分有意义的。

  • 标签: 真菌性鼻窦炎 CT影像学特征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流行病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21.1-2022.1年门诊调查居民10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设计过敏性鼻炎疾病基本知识调查问卷,为100例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包含自觉症状以及病史等情况,由通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采取面访形式开展问卷调查,统一回收问卷。结果  100例居民中过敏性鼻炎病人16例,其中属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病人5例,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病人11例;根据统计研究表明,民族、吸烟史、家族史、文化程度以及过敏史属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过敏性鼻炎疾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比较高,大部分属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其中民族、吸烟史、家族史、文化程度以及过敏史属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124例HFMD患儿,了解并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并采集其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肛拭子等标本,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明确病原菌分布,对变量赋值实施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124例患儿中,患病率较高年龄为1~2岁,3~4岁其次,病原菌主要为EV71型,CoxA16 型其次,农村为主要分布地,4~7月为发病主要季节。经分析可见,就诊前10d与类似症状者接触、卫生习惯差、体质若为发生HFMD危险因素(P=0.000),而主要照顾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为保护因素(P=0.045)。结论:1~2岁患儿为EV71 型阳性HFMD多发群体,病毒主要为EV71 型,就诊前10d内与类似症状接触、卫生习惯差、体质弱为危险因素,临床可从此着手,控制疾病发生。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及病原特征。方法 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387例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是否发生医院内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75例)与非感染组(212例),所有感染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87例老年心衰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175例,感染率为45.2%。不同年龄、性别、高血压状态、糖尿病状态、心功能分级老年心衰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年龄≥70岁、糖尿病是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早期应采取措施做好积极预防,并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老年心衰 肺部感染 病原学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 目的:了解云南省新冠肺炎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为提高 NCP防控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以云南省卫健委和各州市官方疫情发布网站作为数据来源,收集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 COVID-19确诊患者的流行病资料,整理之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截止 2020年 3月 14日 24时,全省累计确诊病例 174例,共收集到其中 155例患者的流行病资料, 其中输入性病例111例( 71.61%),二代病例 34例( 21.94%);发现聚集性病例 6起,涉病人数 30人;男女比例 1.05:1;年龄以 25-65岁居多;大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 , 部分有乏力、干咳、流涕、畏寒、头痛、头昏、全身肌肉酸痛、腹泻等。结论:云南省新冠肺炎病例主要为输入性病例,早期病例均有武汉旅居史 ,多州市均报告聚集性疫情 ,以同村接触、家庭性聚集为主,病例以成年人为主,男女比例相当,首发症状以普通肺炎最为常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云南省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疾病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临床确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0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本组80例患者中,肺癌、肺炎以及肺结核三种疾病所占比例分别为13.75%、17.50%、6.25%;气胸、肺结核以及结核性胸膜炎以年龄不足40岁者所占比例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的构成比逐渐增加;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而言,年龄多集中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肺癌的构成比逐渐升高。结论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支气管、肺炎、肺癌为主,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防控,降低发病率。

  • 标签: 呼吸系统 流行病学 特征 临床分析 住院病例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81-01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DR投照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上的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25例)患者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给予观察组(25例)患者 DR投照技术诊断,观察两组影像图诊断率与三片率。结果:两组影像图诊断率分别为68.00%、96.00%,两组间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三片率相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选用DR投照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可获得清晰图像,分辨率较高,且其后处理能力较强,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DR投照技术 影像学特征 临床应用价值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