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方法随机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所属3家社康中心居家养老的居家老人,分别设为甲社区、乙社区和丙社区,每家社康中心选取100名居家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常住老人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近年来这3家社康中心辖区内常住老人的自我健康行为和社区护士对其的管理状况,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甲、乙、丙三个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分别为60%、80%、98%,丙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大于甲和乙社区,三组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应该结合社区居家老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活动进行护理,加强社区护理护理人员的培养,对社区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可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而保证社区居家老人的和谐健康发展。

  • 标签: 居家养老保健服务 社区护理 作用模式 流程
  • 简介:摘要中西医对于疾病预防保健各有千秋,中医理论以调节人体内部生理平衡为主。本文简单阐述了中西医预防疾病的观点,之后总结了一些对小儿疾病的中医预防保健措施,详细介绍了三种常见方法,有饮食养生法、调理脾胃法、捏脊疗法。

  • 标签: 中西医防治 饮食养生 调理脾胃 捏脊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程孕期保健影响孕妇妊娠结局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共4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实施最基本的常规保健,观察组孕妇实施孕期保健,然后观察两组的孕妇妊辰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结论孕期保健可以有效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产后出血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期保健护理 妊娠结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旗农村孕龄妇女孕产期保健需求的现状,比较不同的孕产期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的需求。方法随机抽取本旗3480例农村孕龄妇女,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结果接受问卷调查的农村孕龄妇女普遍存在缺乏孕产期保健意识,部分孕龄妇女选择本旗、乡进行孕产期保健,有许多妇女认为孕期的常规检查项目是没有必要的。且有19.7%的孕龄妇女在停经4个月后才会进行第一次产检,有1.5%的孕龄妇女选择条件设施较差的村级卫生所作为分娩场所。对孕产期相关保健知识需求占前三位的依次为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产褥期母婴保健与母乳喂养、孕期营养知识。结论应给予农村卫生保健服务提供支持,并主要以文化水平低、经济状况差的孕龄妇女为宣传与教育对象,普及孕产期保健的重要性。

  • 标签: 孕产期保健服务 农村卫生 孕龄妇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乡60例儿童家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各组家长30例,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电话咨询、发放小册子以及讲座等方法完成。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完成。比较两组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情况以及带领儿童接种疫苗情况等。结果干预组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家长,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儿童接种疫苗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儿童,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乡儿童家长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促使家长知识掌握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同时促使家长进一步参与乡儿童保健工作的执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临床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ICU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6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管理与基于ICNSS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医疗费用、ICU住院时间与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ICNSS合理分配ICU护理资源,对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ICNSS 资源配置 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从架构管理、择优准入、动态管理、综合奖励等方面全面构建较为科学完善的医疗技术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速学科建设,扩大医院辐射能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切实体现医院公益性的同时又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标签: 医疗技术 准入标准 分级管理 应用管理 规范化管理 临床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分析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77.5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次数为10次,比对照组少16次,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帮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升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产房护理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前及孕期保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分析关键影响因素,为开展孕前、孕期保健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14份,将低出生体重儿纳入低体重组,巨大儿纳入巨大儿组,余者纳入正常组;选取2014年1月~2014年5月,有妊娠计划进行孕前检育龄期女性285例,将对象分为观察组(n=143)、对照组(n=142),前者仅按照流程进行孕前检、孕检以及基本的健康教育,后者给予系统性的孕前、孕期保健服务,随访,统计妊娠清理、体重。结果514例活产儿,体重1.45kg~4.60kg、平均(3.31±0.44)kg,低体重6.42%(33/514)、巨大儿11.09%(57/514);低体重组与正常组年龄≥35岁、体力劳动、家庭年纯收入≥10万元、有计划妊娠、有计划控制饮食与补充营养、增补叶酸、有意识避免接触毒性与有害物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避免接触宠物、经产、孕期服药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与正常组年龄≥35岁、家庭年纯收入≥10元、有计划妊娠、有计划控制饮食与补充营养、增补叶酸、改变不了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避免接触宠物、孕前BMI≥24kg/m2、经产、合并慢性病、妊娠高血压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切接触宠物OR=7.467,95%CI(3.653~17.284)成为低体重独立危险因素,母亲年龄OR=3.573,95%CI(1.574~8.824)、有计划控制饮食与补充营养OR=0.564,95%CI(0.374~0.894)成为巨大儿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1.4%低于对照组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6,P<0.05);剔除双胎,对照组活产儿体重(3316.3±453.5)kg,变异系数13.67%,观察组体重(3258.4±284.2),体重2.53~4.16kg,变异系数8.72%。

  • 标签: 新生儿出生体重 妊娠保健 公共卫生 不良妊娠结局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5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放射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医护人员操作熟练程度为(92.87±6.32)分、服务态度为(98.64±7.03)分,沟通能力为(96.77±6.18)分,责任心评分为(91.95±6.51)分、应急能力评分为(92.42±6.73)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科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临床上采用护理管理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放射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NSS1(重症护理工作量评分表)对危重病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义。改变现阶段危重病人护理管理的困惑①各科危重病人护理操作标准执行不一致②护理级别与患者的实际需求不符合③分级护理实施不到位④人力资源分配无依据。方法我院危重症护理专科组成员,根据芬兰护理专家研制ICNSS结合自己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及各科的特点,对危重病人进行动态评分管理。经过一年实施后的资料分析。结果应用ICNSS评分表对全院各科病人进行评分管理一年后,对各科危重病人护理操作标准执行不一致、护理级别与患者的实际需求不符合在认识上逐渐统一,对如何进行分级护理以及人力资源的调配有了科学的依据。结论量表的应用对综合性医院危重病人的管理信息、质量、问题能有效反馈、及时指导。共性问题与特殊问题及时掌握,及时解决。做到有效管理

  • 标签: ICNSS 危重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援藏期间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将16名护理人员随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后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急抢救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危重症护理质量、病房环境管理质量等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援藏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援藏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探析其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本院自2013年7月1日起在护理管理开始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以本院210名护理人员和16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对比分析人性化管理实施前后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在查看患者次数、沟通次数、环境卫生达标率、提供帮助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技术满意度、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对整体工作、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资待遇等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护理管理中大力推广和实施。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运用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是反映医院护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影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对医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为了确保护理质量,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护理工作任务,防止或减少差错的发生,杜绝事故的出现,同时要引导和教育护理人员,牢固树立护理质量源于对服务对象需求研究的基础上的观念、研究病人,分析病人,不断强化护理质量的内涵,加强重点环节质量控制管理

  • 标签: 护理部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三级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放疗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对该系统的评价,并分析影响评价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系统用户进行现场调查并回收,采用方差分析及最优尺度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用户对该系统满意度较高,主要集中在预约功能、系统易用性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影响对系统评价的因素则主要包括了年龄、教育程度和工作部门。结论该系统受认可程度较高,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来提高其针对性和普适性,以实现更多价值。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用户评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实施呼吸道管理护理操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100例AECOPD患者,对其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操作,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于老年AECOPD患者实施呼吸道管理护理系统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4例由于病情过重而转入ICU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结论AECOPD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确保呼吸道通畅,提升药物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能够有效降低家庭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操作方法。

  • 标签: AECOPD 老年患者 呼吸道管理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贯穿了医疗服务全过程。人们日益增高的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迫使护理人员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为护理人员打造一个宽松、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是护理管理者的责任,更是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护理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护理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护理人性化管理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和必然。人性化管理注重人的需求,是尊重和维护人自身价值的体现1。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因此围绕人性需求论为基点是做好人性化护理管理工作的关键。

  • 标签: 人性需求论 护理管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桡、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致循环系统动态变化,科学制定护理方案。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240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观察组患者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比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均发生了变化,观察组患者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都会导致患者循环系统出现异常变化,经股动脉发生的变化更加明显。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桡动脉 股动脉 循环系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