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34岁,G3P0+2,因"停经25周,阴道流液3d"于2004年5月4日入院.查体宫高25cm,腹围88cm,窥开阴道,见少许清亮液体,pH值>7,B超示羊水1.4cm,入院诊断为"第3胎0+2产,宫内孕25周,活胎,胎膜早破".患者及家属要求放弃保胎,于2004年5月8日引产一死婴.

  • 标签: 米非司酮 治疗 胎盘植入 滋养细胞
  • 简介:近年来,随着脊髓灰质炎被消灭,而非脊灰肠病毒所致瘫痪性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有关本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的文献报道极少。我科从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脊灰肠病毒瘫痪患儿38例,经病毒学等检查确诊22例。全部病例均作神经传导功能、运动神经电传导后反应测定、肌电图、肌酶等检查及半年至5年的随访。现就本病的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改变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电生理研究 临床特点 肠病毒 瘫痪性 电生理改变 神经传导功能
  • 简介:患者女性,25岁。因“腹痛4d,阴道出血1d”于2008年11月20日急诊入院。病史采集:已婚,G0P0。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痛经(偶尔剧烈)。LMP:2008年10月31日。入院前4d因便秘院外服泻药(果导片及麻仁丸),

  • 标签: 巨大子宫肌瘤 非孕期 变性 感染 坏死 急诊入院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cleftlipandpalate,NSCL/P)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筛选可能存在的保护因素,为临床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n=76)来源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菏泽市立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进行唇腭裂矫正手术的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对照组(n=76)来源于同一医疗机构门诊或病房,符合配对条件的唇腭裂儿童。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父母进行42项可能导致发生唇腭裂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首先对病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筛选的变量结合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医学专业知识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及可能存在的保护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作对照分析,进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包括:母亲孕期感染史(P=0.010)、家族唇腭裂遗传史(P=0.009)、母亲孕期饮食是否规律(P=0.007)、胎次(P=0.004)、母亲孕期异常情绪史(P=0.000)、父亲学历(P=0.000)。结论母亲孕期情绪异常、胎次增加、母亲孕期饮食不规律、家族唇腭裂遗传病史、母亲孕期感染史,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促进因素;父亲学历是保护因素。

  • 标签: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高危因素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胎儿染色体整倍体异常包括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DS)、18-三体综合征(18-trisomysyndrome)、13三体综合征(13-trisomysyndrome)及一些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DS和18~三体综合征。这两种疾病对个体的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有严重影响,是致残和致死的严重出生缺陷,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对该类疾病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在受检者知情同意原则下选择性终止妊娠,是防止这类疾病患儿出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产前诊断 筛查方案 胎儿 18-三体综合征 13三体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相同容量的罗哌因在超声引导下经腹横平面腹壁神经(TAP)阻滞患儿腹腔镜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儿童外科择期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SPSS软件随机分为1组(n=30,采用0.0625%罗哌因),2组(n=30,采用0.125%罗哌因),3组(n=30,采用0.25%罗哌因)和空白对照组(n=30,采用生理盐水)(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4组患儿年龄、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均接受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记录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后不同观察时刻FALCC评分、Ramsay评分、追加镇痛药物情况、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情况。结果①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方面,1,2,3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组分别与2,3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2,3组术后0.5h、1h、2h、4hFLACC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h3组FLACC评分明显低于1,2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4组间术后24h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1,2,3组术后0.5h、1hRamsay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术后2h、4hRamsay评分与1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岁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应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选用罗哌因为局部麻醉药物,其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明确。相同容量下,高浓度局部麻醉药物较低浓度镇痛效果更完善、持续时间更长

  • 标签: 罗哌卡因 腹壁神经阻滞 儿童
  • 简介:幼儿园的点心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个环节,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点心活动,幼儿听从老师指令,有秩序地盥洗、集体用点、分散游戏,似乎毫无异议,情理之中。而我们关注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其自我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自主计划、自理能力和任务意识也迫切需要加强培养,以适应节奏加快的小学学习生活。

  • 标签: 幼儿园 自我管理 心活动 自主式 自理能力 保育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中影响胚胎种植(embryotransfer,ET)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精子卵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治疗患者中,分别选择胚胎种植率为100%,即妊娠胎数等于移植胚胎数的治疗周期47个纳入种植组(n=47);种植率为0,治疗周期为131个纳入未种植组(n=131)。以胚胎种植与否为独立变量,以患者年龄、不孕病因、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量、注射子宫内膜厚度[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日测定]、卵子数、体外受精方式、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移植时间(月经周期)、移植胚胎卵裂球数及其碎片为非独立变量,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胚胎种植的相关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为年龄(OR=0.844,95%CI23.10~35.44)、正常受精率(OR=1.019,95%CI46.95~100)、优质胚胎率(OR=1.018,95%CI28.18~100)、胚胎移植时间(OR=1.143,95%CI8.03~29.09)和移植胚胎卵裂球数(OR=2.840,95%CI6.78~8.86)。在一定范围内(95%CI),患者年龄每增加1岁,胚胎种植率下降15.6%;正常受精率每增加1.0%,胚胎种植率增加1.9%;优质胚胎率每增加1.0%,胚胎种植率增加1.8%;胚胎移植时间每增加1d,胚胎种植率增加14.3%;移植胚胎卵裂球数每增加1个,细胞胚胎种植率增加184.0%。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患者年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移植时间(月经周期)、移植胚胎卵裂球数可影响胚胎的种植。

  • 标签: 胚胎种植 影响因素 LOGISTIC分析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3~6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ecurrent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rURTIs)儿童的饮食、家庭育儿方式及生活环境因素等,探讨导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与保护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因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3~6岁儿童2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儿童为151例(65.7%),女性为79例(34.3%)。按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确诊230例儿童中,118例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病例组),其中男性患儿为82例(69.5%),女性为36例(30.5%)。另外112例为同期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健康检查的3~6岁正常儿童,将其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儿童为69例(61.6%),女性为43例(38.4%)[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取问卷调查单因素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式,分析病例组、对照组儿童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营养状况、家庭育儿方式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确定影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结果影响3~6岁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有①危险因素:每周摄入蔬菜1~3次[OR一5.195,95%CI(1.193,22.624)],入托[OR一5.642,95%CI(1.149,27.702)],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史[OR-8.129,95%CI(2.725,24.256)],每日户外活动少于30miniOR-4.583,95%CI(0.857,24.499)]或不足2h[OR-5.291,95%CI(1.576,17.763)]。②保护因素:父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OR-0.134,95%CI(0.034,0.527)],每�

  • 标签: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病例对照研究 儿童 LOGISTIC回归 多因素分析
  • 简介:人力资源管理是办好学前教育的关键,然而幼儿园常态的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的高要求却常常与大部分乡镇幼儿园面临的优质师资资源匮乏这一现状产生矛盾。我园作为浙江省宁波市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因此,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已有人才的优势,带动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我园尝试“下沉管理”的出发点。

  • 标签: 人力资源管理 幼儿园教育 学前教育 管理模式 教师团队 教学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和前列甲酯栓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IUD)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法,将2003年7月至2008年11月498例绝经后妇女按照取宫内节育器时采取措施不同分为4组:A组(n=148)应用戊酸雌二醇;B组(n=117)取器前应用前列甲酯栓;C组(n=130)取器前应用戊酸雌二醇配伍前列甲酯栓;对照组(n=103)取器前不使用任何药物。结果取宫内节育器效果:A,B,C组取宫内节育器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取戊酸雌二醇配伍前列甲酯栓措施的取器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单独应用戊酸雌二醇或前列甲酯栓。

  • 标签: 戊酸雌二醇 卡前列甲酯栓 绝经后妇女 宫内节育器
  • 简介:患者女,52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于2005年3月20日入本院妇产科。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扪及,腹部未触及肿块。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型,阴道畅,有少量血迹,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大小正常,质软,左附件区扪及直径约6cm包块,实性感,边界清楚、活动,质地偏软。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45mm×38mm回声光团,左附件区68mm×42mm低回声肿块。诊刮病理检查:子宫内膜腺癌。拟诊子宫内膜癌累及左卵巢癌。于2005年3月26日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子宫增大,8cm×5cm×4cm,形态规则,剖视见宫腔内后壁直径为4cm包块,呈灰白色,鱼肉状,质脆;左卵巢增大,6cm×5cm×5cm,呈灰白色,结节状,表面无破口,质中偏软,切面实性,呈灰白色;右侧卵巢外观形态、大小正常。术后病理组织学切片显示: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子宫深肌层可见癌栓,盆腔及腹主动脉旁各组淋巴结呈阴性。免疫组化:宫内膜腺癌ER(+)、PR(+);左卵巢小细胞恶性肿瘤,NSE(-)、SYN(-)、EMA(-)、LCA(+),支持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最后诊断:子宫内膜腺癌合并卵巢原发性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 标签: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 原发性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 不规则阴道流血
  • 简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喷嚏、大笑、提取重物或体位改变时)大于最大尿道压,在无逼尿肌收缩状态下,尿液不自主排出的疾病。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悬吊治疗 阴道前壁 术式 组织 条形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和阴道壁桥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50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25,接受改良盆底重建术)和对照组(n=25,接受阴道壁桥修补术),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保留或不保留子宫。评价两种术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两组手术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对照组阴道长度较术前明显缩短,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阴道长度则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道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研究组随访(6~30个月)未发现复发患者,对照组中2例复发;⑥研究组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后对性生活影响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术是治疗POP的有效术,手术简单、安全且微创。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重建 网片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气流驱动(IFD)气泡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N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于本院产科分娩后30min内转入本科的7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转入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IFD-BNCPAP+大剂量氨溴索,n=42)及对照组(常规治疗,n=37)。观察两组患儿生命体征、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MV)使用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MV治疗前及12h后血气分析、呼吸指数(RI)及氧合指数(OI)、肺动态顺应性(Crs)、呼吸道阻力(R)、压力容量(P-V)曲线斜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患儿NRDS发生率和MV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V治疗前及12h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OI及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机24h及72h后,Crs,R及P-V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IFD-BN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可提高肺顺应性,改善肺氧合功能,对NRDS具有良好疗效。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氨溴索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