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导致外科术后感染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系统性规范收集我科2015年1月—2015年8月行口腔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术后感染因素进行总结整理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发病年龄是引起术后感染的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口腔外科发生术后感染率较高,感染因素多。临床必须制定严格的护理措施,来减少口腔外科术后感染几率。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术后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个体化口腔护理在外科术后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外科术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120名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实施新型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周期、患者满意度及治愈率。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周期、患者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个体化口腔护理相比传统口腔护理优势显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使得术后口腔护理更安全、更有效,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口腔护理 颌面外科术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颌间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以患者治疗时间长短、咬合紊乱发生率、术后口臭发生率为评价指标,评价坚固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咬合关系紊乱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外科应用效果良好,能缩短病人恢复时间,疗效显著,不易发生咬合关系紊乱、口臭等并发症,是治疗骨骨折的极佳选择。

  • 标签: 坚固内固定技术 颌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口腔外科护理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口腔外科的90名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日常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依据两组患者的创面感染程度、复发情况和患者对本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来判定两组护理方式优劣。结果观察组创面感染3例,复发1例;对照组创面感染10例,复发5例。观察组患者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工作的评价整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口腔外科护理工作中临床效果突出,应大力宣传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口腔-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行口腔-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在完成游离皮瓣修复术之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均组织瓣生长良好,未出现功能障碍,回访3个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口腔-头颈肿瘤术后缺损可以选择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此手术方法移植的成功率高、变异少、皮瓣供血好,达到了皮肤的高效再造,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效提高,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自信程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游离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 效果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途径给药水合氯醛在小儿口腔面部损伤术前的镇静效果。方法:对36例3-5岁无法有效配合处置的患儿分为两组,采取10%水合氯醛口服和10%水合氯醛灌肠而后进行面部清创缝合。结果:口服组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有4例,灌肠组0例。灌肠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口服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效果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维持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传统行为管理无效的小儿在口腔面部损伤处置前采用水合氯醛镇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灌肠比口服起效速度更快,更容易被接受。

  • 标签: 水合氯醛 颌面部损伤 灌肠 口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部外伤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口腔面部外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受伤原因以及受伤部位进行雷芬,根据患者不同的类型的损伤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选36例患者均接受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后,12例患者得到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1.67%;患者手术后34例咬合功能得到恢复,恢复率为94.44%。患者手术后并未发生脑、心肺等并发症。结论口腔面部外伤患者早期应该进行创面清洗,软组织处理,对于确诊患者应该进行精确的内固定及手术治疗,且术后应进行抗感染、锻炼等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颌面部外伤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口腔面部恶性肿瘤展开深入的分析及探究。方法选取80例口腔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高发年龄段在41岁-60岁范围内;发病的部位常见于口腔以及唾液腺、骨;在病理分型中,较为常见的为鳞状细胞癌,其次为恶性淋巴癌、粘液表皮样癌。结论发生口腔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并且于口腔处发病的几率较高,常见的病理理性以鳞状细胞癌发病率居高,应引起广泛重视度。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发病情况 分析及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之间接收的150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切开解剖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结果143例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病情完全恢复解剖形态,颜面对称,咬合关系良好,张口度正常,占到患者总数的95.3%;5例病人出现干扰,经调后恢复,占到患者总数的3.3%;2例患者最后延期愈合。结论在围手术期,对骨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及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恢复速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骨骨折护理工作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颌骨骨折 围手术 健康指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究临床上针对口腔面部外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收治的口腔面部外伤患者6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式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其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经过针对性临床治疗后一期治愈患者61例,二期治愈患者5例,所有患者中有59例患者治愈后恢复良好,咬合关系和功能已经达到正常;7例患者咬合关系及功能恢复一般,张口受限,但是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口腔面部外伤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及要和关系及功能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在临床治疗中要广泛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部外伤 治疗 体会
  • 简介:许多人都会感觉到,在疲劳时搓一搓脸,不仅面部舒服,而且眼睛也明亮些,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惬意。其实,搓脸的好处不仅仅是舒展面神经和表情肌,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面神经炎、视力减退和肩周炎。面神经很丰富,但也很脆弱,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神经炎,出现口角歪斜,下睑外翻,甚至进食时漏汤漏饭。

  • 标签: 下睑外翻 视力减退 面神经麻痹 表情肌 面神经炎 口角歪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面部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60例口腔面部恶性淋巴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全部随访5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面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年龄25~50岁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综合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放化疗(P<0.05)。结论口腔面部肿瘤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首诊中已被误诊或漏诊,治疗手段以综合疗法为主。

  • 标签: 口腔颌面部肿瘤 恶性淋巴瘤 临床特点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面部多发性间隙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并且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20例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为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应实施综合治疗方法,并且尽早治疗。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多发性 间隙感染 综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在治疗肌痉挛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保守的针灸治疗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也没有不良反应的出现,因为肌痉挛产生的病因不同,所以在现代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治疗思路。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辩证以及辨经相互结合的方式,找出病因是外感风寒引起的还是风邪内动引起的,并且对病情出现的位置进行辨别,是存在于筋还是出现在经,在此基础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另外为了能够达到安神的效果,在安神穴位也进行了针灸,这样就能达到安神与安形相结合的效果,整个过程中体现出了针灸治神的思想。

  • 标签: 面肌痉挛 针灸疗法 治疗思路
  • 简介:明明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怎么到了幼儿园就能把自个儿照顾好?在家不就是个随心所欲、任性骄横的小霸王吗,怎么出门就变成了人见人爱的乖宝宝呢?小小的人便能这样娴熟地运用'两手法',是正常还是反常?从一些孩子的身上,我们时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对外人礼貌谦让,在家中却任性骄横;在外面表现得乖巧顺从,在家中却随心所欲;在外面温顺胆怯,柔弱得让人可怜,在家中却说一不二,霸道得惹人恼火;在外面能以自己的行为赢得老师、伙伴的夸赞,在家中你却感觉自己很难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究竟是宝宝的天性如此,还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最近,笑笑的妈妈就一直被这个问题折磨着。

  • 标签: 饭来张口 教育方法 小霸王 心理发展 内外有别 内环境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可帮助眼科患者眼底术后特殊体位康复的枕,以减轻其痛苦,提高眼底手术的成功率。方法:根据眼底术后患者需采取面朝下体位要求,枕台面设计由中间枕板和两侧支撑板组成,中间枕板固定,用于支撑面部;两侧支撑板可手动机械下折90°,用于支撑上肢。枕板符合人体面部特征,即眼、鼻、口处镂空,可自由通气,额、颧、下巴有支撑。支撑台面包有棉垫及绒布,使用时支撑板展开,不用时折起,减少占用空间。台面下连接升降柱,为电动升降控制台面高度,以适应患者不同姿势和不同高度的需要。底盘为不锈钢管"H"型结构。结果:实用新型眼底术后康复枕设计合理,患者使用舒适,依从性高,其占用空间小、轻便、简单和牢固,且移动灵活。结论:眼科眼底术后康复枕适用于临床、家庭等场所,对于眼科眼底手术后需采取面朝下体位的康复期患者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眼底手术 面枕 康复 电动升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治疗牙畸形伴牙列缺损中若将正畸和修复联合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1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60例牙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被纳入研究的牙畸形伴牙列缺损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将修复和正畸联合的方法用于治疗实验组牙畸形伴牙列缺损的30例患者,正畸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对照组牙畸形伴牙列缺失的30例患者,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要低,分别为73.3%和96.7%,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将修复和正畸联合应用于治疗牙畸形伴牙列缺失的患者,能达到患者对美观的要求,能恢复牙齿的牙关系以及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发音功能。

  • 标签: 牙颌畸形 牙缺损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行组织瓣移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46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为颈部血肿,1例为淋巴瘘,1例为涎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46例患者非常满意的有12例,满意的有32例,不满意的有2例,护理满意度为95.7%,46例患者有3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5%。结论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并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组织瓣移植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