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应用行为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长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精神病患者72例,根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36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差异以及入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入院4周后,SDS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患在入院8周后,SDS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行为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社会功能,而且有助于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 标签: 行为治疗 老年患者 精神病 长期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CRS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各症状VAS评分及鼻窦CT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比对照组72.5%高;观察组治疗后鼻部各症状VAS、鼻窦CT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与鼻用激素联合治疗CRS的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鼻部症状。

  • 标签: 低剂量 克拉霉素 鼻用激素 慢性鼻-鼻窦炎 长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计算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口服麝香保心丸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予以评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麝香保心丸 不稳定性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ICU长期卧床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ICU长期卧床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及压疮发生率。结果经过早期活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的压疮分期发生比例各有差异,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长期卧床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早期活动干预,有利于降低下肢DVT的发生,同时预防压疮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期活动 icu 长期卧床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金芙膏缓解长期泵入生长抑素导致的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脾胃科自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使用生长抑素药物,静脉泵入时间大于24h后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硫酸镁湿敷患处,实验组采取加味金芙膏加热后敷于患处。比较两组静脉炎的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金芙膏对静脉泵入生长抑素所致的静脉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有效的减轻局部疼痛感。

  • 标签: 加味金芙膏 生长抑素 静脉炎 硫酸镁
  • 简介:摘要目录探讨介入治疗肝胆疾病患者需长期留置外引流管风险预测与延续期护理模式的研究。方法将大庆市人民医院三甲等级医院经介入治疗肝胆疾病患者需长期留置外引流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扰组60例。干扰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预测,出院6个月内给予通过电话及其网络平台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指导形成延续期护理模式。结果干扰组使患者带管知识,及其患者身心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带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降低(p﹤0.05或p﹤0.01)。结论通过患者出院时提前风险预测,出院后的延续期护理模式形成可以提高介入治疗肝胆疾病患者需长期留置外引流管患者的自理能力及身心健康。

  • 标签: 肝胆疾病 风险预测 延续期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其中更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半失能或是完全失能的老年人,足以表明我国老年长期护理问题不容忽视。老年长期护理模式主要立足于老年人最基本、最普遍的护理服务需求,以多样化的护理服务形式和崭新的服务理念来应对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所面临的基本生活问题。在一些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以长期护理保险的形式作为老年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对长期护理事业的管理方式和服务形式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 标签: 失能老人 长期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脑卒中一项关于睡眠的健康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打鼾的强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紧密相关。简单地说,每晚打鼾的声音越响亮,时间越长,今后患上脑卒中的风险就越高。如果你在睡眠时常被憋醒,白天有嗜睡感,或是存在其他健康隐患(如高血压),就更应对打鼾进行及时治疗

  • 标签: 健康隐患 打呼噜 颈动脉粥样硬化 睡觉 系统 全身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结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各国都在积极关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护理挑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护理问题成为了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我国于20世纪末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它的主要表现是老龄人口数目增加、老龄化速度加快、未富先老的特征越来越突出。老人由于生理条件等原因患病几率大,需要更多的护理和照顾。随着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长期护理也愈发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针对长期护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理念、模式、各方责任以及配套措施上,都给出一些参考性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老龄化 护理 责任 家庭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14例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1例患者感染,1例血栓;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感染,1例患者发生血栓,2例患者导管脱落,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5%)明显低于对照组(57.1%),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深静脉 长期留置导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病例研究研究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在血透中护理,方法取研究对象为6例双腔长期性置管血透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导管使用方法、适应证、以及置管方法。结果2例患者形成血管内血栓;2例患者共进行16次透析,血流存在障碍;2例患者分别发生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结论对于长期应用双腔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为了使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医护人员应实施卫生宣教、正确应用留置导管与封管方法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 标签: 并发症护理 血液透析 长期性留置 双腔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出院延续护理在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9例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7),对照组行常规的医院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患者出院后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4.942,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9±3.4)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5.2±2.3)分,组间比较(T=11.394,P<0.05)。结论应用出院延续护理在脑卒中长期鼻饲患者中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出院延续护理 脑卒中 长期鼻饲患者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出老年患者长时间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发生原因以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抽取我院ICU病房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漏尿事件老年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漏尿发生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有泌尿系统器质性改变、尿管刺激以及心理应激反应。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患者漏尿、压疮和尿道感染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生理结构改变和漏尿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漏尿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留置 气囊导尿管 漏尿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乳果糖)对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如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消失率的影响。方法121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59例给予抗病毒,保肝降酶、利尿、白蛋白等营养支持的综合治疗,B组为治疗组,62例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和乳果糖口服治疗治疗96周,比较两组的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以及24周后腹水的完全消失率。结果两组比较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生率(X2=6.50,P<0.05),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X2=6.21,P<0.05),腹水完全消失率(X2=4.22,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但上消化道出血率(X2=2.16,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生态制剂长期应用能有效改善肝硬化症状减少腹水的产生、降低自发性腹膜炎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但对上消化道出血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肝硬化 并发症 微生态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慢性病长期静脉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110例内科慢性病长期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静脉输液中,对血管的选择以由远至近的原则进行,并对患者血管的弹性进行观察,禁止选用易感染或关节处的血管来输液;针对于老年患者血管较差的情况,可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将对血管进行穿刺的损伤度降到最低;护士需定期进行巡视观察患者点滴的速度,以求合理化,并对相关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有所了解;针对血管情况较差的患者,护士可在输液前对患者手部进行热敷使其血管充盈,降低痉挛的可能性。结果降低患者静脉炎和局部坏死的发生率,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并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血管痉挛或损伤等现象。结论针对长期静脉输液的内科慢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在输液前需依据患者血管情况进行护理工作,在输液中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输液情况的变化,以便能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更好的预防控制患者在输液中带来并发症。

  • 标签: 输液 内科慢性病 静脉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75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生活自理率为41.33%,70例患者需要使用精神药物。存在躯体疾病患者共计22例,占发病总数的29.33%。在实施护理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67%,实施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组间数据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长期住院 精神分裂症 老年患者 无陪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昏迷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渗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7月在我院神经科ICU住院期间的16例“植物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在53~78岁,将其归为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同期间收治我院的16例植物人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科ICU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予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渗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植物人”长期留置导尿管发生渗尿的原因认真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不仅可降低渗尿发生率,减少尿路感染,同时可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女&ldquo 植物人&rdquo 长期导尿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槟榔提取物是否对小白鼠口腔黏膜有细胞癌变的诱发作用。方法通过涂抹和放置可替换的胶囊等方法使小鼠颊囊暴露于槟榔提取物(ANE),于6-12,13-24个月分别处死小鼠,观察ANE对于小鼠的不典型损害、癌前损害、和癌瘤等的口腔黏膜损害。结果小鼠可见有大块不典型损害、癌前损害、和癌瘤等的口腔黏膜损害情况,具体比较3个组别小鼠身体特征发现,三个组别之间小鼠的头部重量差异显著(F=35.65,P=0.00),3个组别对象口腔黏膜损害发生率差异显著(X2=22.34,P=0.00)。结论槟榔提取物长期饲养小鼠对其口腔粘膜细胞癌变的明显的诱发作用,槟榔提取物对口腔黏膜损害作用明显,应注重槟榔长期咀嚼人群的口腔健康。

  • 标签: 槟郎 小白鼠 口腔黏膜 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