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武穴市正常孕妇、胎儿各53例及健康非孕妇女50例九种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孕妇锌含量明显低于胎儿及非孕妇;胎儿脐铜的含量明显低于孕妇及非孕妇;孕妇铬、钙、镁的含量亦明显低于非孕妇,但三组镍、锶、锰的含量无明显差异。了解微量元素变化,对加强产前保健,指导孕妇合理摄取必要营养,是当前幼保健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 标签: 微量元素 母血 脐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发生的变化,糖尿病患者也日益增多。用末梢代替静脉做血糖测定已成为我室工作的一个特点,目的为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采集两组人数各138人,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采用末梢代替静脉做血糖测定,用血量少、简便、快捷,易于被患者接受,作为单一项目检验时,有一定优势。

  • 标签: 微量法 末梢血 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和末梢血常规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参加体检的人员共110例,同时采集静脉和末梢血样,用SYSMEXXS-800i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进行重复性及对比实验,比较静脉和末梢的血常规差异。结果经SYSMEXXS-800i血液分析仪对末梢和静脉两组样测定,结果除MCH一项外,WBC、RBC、HGB、HCT、MCV、MCHC、PLT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静脉取代末梢检测血常规,能有效提高结果准确性,保证仪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分析仪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胆红素测定和抽血查血胆红素两种黄疸检测方法的异同,评估经皮胆红素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68例黄疸患儿,在各经皮胆红素水平,分成7组,对同一个患儿经皮胆红素测定同时抽血查血胆红素水平。将各组两种检测结果按配对样本t检验方式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在6-15.9mg/dl水平,t<t0.05,P>0.05,两种检测方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经皮胆红素检测可基本代表胆红素水平;经皮胆红素在16mg/dl以上,两种检测结果t>t0.0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皮胆红素检测不能代表胆红素水平。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具有局限性,在胆红素水平高达一定程度后,经皮胆红素检测不能准确反映胆红素水平,必须作抽血胆红素测定方能明确。

  • 标签: 经皮胆红素测定 血胆红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消除高脂对生化测定影响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择取90例脂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脂浓度情况进行分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中度脂组,C组为重度脂组,使用6.67g/dl的聚己二醇对标本进行处理。结果使用6.67g/dl的聚己二醇对中度脂组、重度脂组进行处理之后,其测定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6.67g/dl的聚己二醇对高脂标本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消除高脂对生化测定的影响。

  • 标签: 高脂血 生化测定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银杏芪通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XDB-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在0.4800~8.1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5%,RSD=1.48%(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银杏芪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银杏芪血通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脂对PT、APTT、Fbg和TT结果测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无凝血功能异常史的普通手术患者一共有92例,对92例病人进行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bg(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对脂标本通知临床让病人空腹12小时以后重抽复测,进而消除脂的干扰,对脂组与非脂检测结果给予对比。结果临床检测以后,脂组患者的PT为17.3±1.4S,APTT为38.5±3.2S,TT为16.7±0.5S,Fbg为4.1±0.25g/L;对照组患者的PT为13.4±0.6S,APTT为32.6±2.7S,TT为13.2±1.5S,Fbg为2.1±0.03g/L,结果显示,脂组的PT、APTT、TT、Fb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当中标本脂对凝血结果的检查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干扰,建议病人空腹12小时以后重抽进行复测,进而使临床检测结果准确性明显提高。

  • 标签: 脂血 PT APTT FBG TT
  • 简介:自愿无偿献血是保证献血者及用血者安全的理想献血模式.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血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康复与安全.根据"一法二规"的要求,必须采集安全、合格的血液.比积的检测是献血者献血前的一项重要检查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献血者的身体健康,而在检查项目中比积是很重要的一项,比积是否完全达到标准,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质量.为了减少或避免比积不合格血液的采集,2008~2009年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回顾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比重 分析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肝素锂抗凝的动脉全测定K、Na、Cl(血气分析仪测定)三个项目的结果是否可以替代用静脉血清(罗氏生化分析仪P800测定测定的结果。方法对需要做血气分析的患者,在采集血气标本时,一并采集静脉标本(生化管盛装),同时送检。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全,用罗氏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标本,分别记录K、Na、Cl,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血气分析仪得到的K、Na、Cl结果与静脉血清测得的K、Na、Cl相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用肝素锂抗凝的动脉全(血气分析仪)测定的K、Na、Cl结果可以替代用静脉血清(罗氏生化分析仪)测定的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动脉全血 静脉血清 血气分析仪 生化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糜标本对测定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03月至2019年01月的本院健康体检100例标本(无溶血、无糜烂、无黄疸)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观察1组(加入脂肪乳5ml)、观察1组(加入脂肪乳10ml)、观察3组(加入脂肪乳20-40ml)、对照组(不加入脂肪乳),各25例。结果观察1、2组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3组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3组经第一次置换后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经第二次置换后血红蛋白接近正常值;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3组经过公式校正法纠正后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浆置换法与公式校正法应用于乳糜标本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纠正血红蛋白数据,继而为临床诊治提高客观依据。

  • 标签: 血浆置换法 公式校正法 乳糜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水平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60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以乳酸含量为标准分为高乳酸组和低乳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生存组的乳酸含量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低乳酸组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高乳酸组(P<0.01),APACHEⅡ评分与乳酸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1)。结论乳酸测定联合APACHEⅡ评分在评估重症CAP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乳酸 重症肺炎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β2微球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患儿血中的变化及临床诊疗意义。得出结论β2微球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时明显升高,且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临床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患儿的同时,应加强肾脏的保护治疗。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血&beta 2微球蛋白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糖尿病诊断中、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的意义,方法采用Mogensen法分类,、尿β2-m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DⅠ各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Ⅱ组β2-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余各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Ⅲ组与对照组β2-m比较,P值<0.05,其余三项P值均<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D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β2-m测定,有助于对早期DN做出诊断,及时治疗,从而控制DN的发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SIRS)时TNF-a的变化。方法对同期住院的20例肺炎合并SIRS及25例单纯肺炎患儿TNF-a进行测定。结果肺炎合并SIRS组TNF-a水平高于单纯肺炎组。结论TNF-a参与小儿肺炎所致SIRS。

  • 标签: 肺炎 全身炎症反 应TNF-a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含肝素钠+氟化钠抗凝管抗凝血浆与促凝剂真空血清管、普通血清管,分别检测全乳酸,研究其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国产的含促凝剂真空采血管、普通干试管、肝素钠+氟化钠抗凝管分别采集60例患者标本,采用日立-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全乳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普通血清管检测乳酸值结果明显高于肝素钠+氟化钠抗凝管血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凝剂血清管检测结果稍比肝素钠+氟化钠抗凝管偏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肝素抗凝剂影响因素较大,固含促凝剂的血清标本与肝素抗凝血浆、无促凝剂的血清标本比较,有很多优势,在及时分离出血清的正常情况下,可用于全乳酸的检测。

  • 标签: 促凝剂 全血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固37℃水浴放置不同时间对血清钾测定的影响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抽取空腹血液样本3份(2ml/份),分别在采集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清,采集后经37℃水浴静置1h、2h离心后分离血清,分析37℃水浴放置不同时间后血清钾检测结果及数据差异。结果采集后0h血清钾水平显著低于采集后37℃水浴1h、2h血清钾水平(P<0.05),采集后37℃水浴2h血清钾水平偏倚度显著高于采集后37℃水浴1h血清钾水平(P<0.05)。结论相对于采集后立即检测血清钾而言,凝固37℃水浴放置时间越长,血清钾测定水平、偏倚度也可能更高。

  • 标签: 凝固血 37℃水浴 放置不同时间 血清钾
  • 简介: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评价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10月来我科体检的患者,依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并匹配每组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肌酐、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β2微球蛋白水平,行Spearman秩相关与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与β2微球蛋白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69例患者,男性45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9.4±6.3)岁,其中糖尿病组42例,非糖尿病组27例,两组间年龄、性别、血脂、肌酐、eGFR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β2微球蛋白较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β2微球蛋白与血糖、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eGFR相关性较好(r=0.395、0.278、0.254、-0.354,P〈0.05),以β2微球蛋白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血糖为引起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β=0.469,P=0.000)。结论糖尿病患者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血糖是引起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β2微球蛋白水平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微球蛋白 肾功能不全 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