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估计,人群中约有1/4到1/5的人患某种遗传病,平均每人携带5~6个致病基因。这将对未来的人类造成巨大的遗传负荷。目前,对大多数的遗传性疾病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某种特定遗传性疾病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在遗传优生咨询的基础上,准确地诊断出高危妊娠,对患病胎儿进行选择性流产,从而达到减少患病儿出生的目的。这种产前诊断通常在孕16~18周进行,选择性的流产或引产不仅会给病人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伦理道德上的争议。

  • 标签: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遗传性疾病 选择性流产 遗传优生咨询 致病基因 遗传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8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治疗的18例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统计其临床结局。结果共18例患者行PGD,其中活检17例;结果有1例未检出,5例无可移植胚胎;移植11例有7例获得临床妊娠(63.6%)。结论从护理的角度对PGD患者进行良性干预,对临床结局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胚胎植入 遗传学诊断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胚胎停止发育患者有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日益重视的重大问题,其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男方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一些不明原因导致胚胎停止发育。该文就今年来胚胎停止发育病因和机制作相关综述。

  • 标签: 胚胎停止发育 免疫 内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年龄、移植胚胎数和移植优质胚胎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8月间行体外受精(IVF)/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不孕患者共881个周期,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0岁组,30~35岁组和≧35岁组,统计各组中分别移植1、2、3个胚胎和移植0、1、2、3个优质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结果①﹤30岁组中,移植2、3个胚胎者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移植1个者只有7个周期,且无多胎妊娠的发生,移植1个、2个和3个优胚有相似的妊娠率,并显著性高于移植0个优胚者。②30~35岁组中,无论是移植2个和3个胚胎还是移植1个、2个和3个优胚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显著性高于移植1个胚胎或是移植0个优胚者,同时,移植3个优胚者的多胎妊娠率明显增加。③≧35岁组中,无论移植2、3个胚胎还是移植2、3个优胚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且显著性高于移植1个胚胎或是移植1个优胚者,多胎妊娠率在移植1、2、3个胚胎者呈递增趋势,而移植3个优胚者的多胎妊娠率也高于移植0、1、2个优胚者。年龄﹤30岁的患者和30~35岁的患者分别选择单优质胚胎和2个优质胚胎移植,可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同时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对于年龄≧35岁的患者,应尽量避免移植3个优质胚胎,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对16例胎盘植入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例行子宫次全切除,8例局部缝合止血,无产妇死亡。合并前置胎盘的植入性胎盘发生率为4.32%,无合并前置胎盘发生率为0.0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胎盘植入与不良生育史、胎盘位置异常、子宫内膜病变密切相关,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正确的诊断与处理,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病死率,当胎盘植入并发大出血时须立即行子宫切除,部分植入面积不大,出血量不太多的患者可行局部楔形切除,局部缝合,压迫止血治疗。

  • 标签: 胎盘植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通过对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进而再参考受精卵原核评级的方法来确定体外受精之后通过选择移植胚胎的研究意义。方法采取回顾式的研究方式,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取联合评级进行移植胚胎的2700个受精卵进行深入分析,移植周期为429个,2700个受精卵均为正常的受精卵。而后根据受精卵原核发育的状态将2700个受精卵分为两组,一组是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另一组则是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并观察两组受精卵原核的发育状况和发育的潜力,之后通过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级和受精卵原核评级联合选择移植胚胎胚胎进行移植之后进行观察,分析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和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在移植胚胎后的着床率以及在临床中所表现的妊娠率。结果通过对2700个处于正常状态的受精卵进行观察分析后发现,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有1760个正常受精卵,其中处于优质状态的胚胎共有738个,比例约为41.93%;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有940个正常受精卵,其中处于优质状态的胚胎共有317个,比例约为33.73%,通过比较上述两组优质胚胎率的数据可以得知两组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中的胚胎的移植周期为389个,其中临床妊娠周期185个,临床妊娠率约为47.56%,着床胚胎269个,移植胚胎989个,着床率约为27.20%;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中的胚胎的移植周期为40个,其中临床妊娠周期19个,临床妊娠率约为47.50%,着床胚胎22个,移植胚胎86个,着床率约为25.58%,通过比较上述两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的数据可以得知两组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通过联合评级观察发现受精卵原核同步发育组和受精卵原核不同步发育组在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上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受精卵原核评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胚胎的发育潜力,但却不会产生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

  • 标签: 胚胎发育 形态评级 受精卵原核评级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停止发育自然流产对怀孕妇女的心理影响。方法通过对42例胚胎停止发育自然流产后5d及30d精神测定,测定流产后沮丧和流产后抑郁症。结果流产后5d评定沮丧占95.2%。30d评定38.1%的妇女由沮丧转为流产后抑郁症。结论胚胎停止发育自然流产对怀孕妇女具有明显的心理影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 标签: 胚胎停止发育 自然流产 精神反应
  • 简介: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增强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意识,提高我院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于2014年9月举办了第二届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很荣幸我代表本教研室参加了此次比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此将参赛的说课内容呈现给各位同行老师交流切磋,分享经验,希望能促进组胚教学的发展,共同进步。

  • 标签: 《组织学与胚胎学》 说课 青年教师 课程教学 教学设计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观察胚胎着床延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不同年龄育龄妇女停经40~56d胚胎着床情况观察分析。结果停经40~45d胚胎着床的30例,46~52d胚胎着床的15例,53~56d胚胎着床的5例。结论超声作为首选检查方法诊断宫内妊娠,并能明确鉴别诊断胚胎着床延迟与异位妊娠,为临床及时提供诊疗方案。

  • 标签: 超声 胚胎 着床延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2012年8年收治的胎盘植入20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胎盘植入20例,保守治疗成功,无孕产妇死亡。胎盘植入为产科少见而危重的一种并发症,可导致病人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甚至死亡。过去常常为了抢救病人生命而紧急切除子宫。若出血量少,病情稳定者可行保守治疗,以达到保留子宫,保留生育的能力,尤其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意义更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胎盘植入主要与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产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有关,我科近年来采取保守治疗20例胎盘植入,成功保留病人的子宫。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胎盘植入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产前评估、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子宫切除后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患者健康恢复效果。

  • 标签: 胎盘,侵入性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输液港是通过皮下植入的港体连接导管而建立的中心静脉通道,是用于长期输注药液,营养液,采集血样,肿瘤患者接受各种治疗的有效途径。我科于2010年1月~12月对12例晚期肿瘤疼痛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建立长期静脉通路,取得预期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输液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在针对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在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超声结果显示胎盘植入的患者134例,针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在完成剖宫产分娩后,针对检查结果进行病理分析。结果:在134例临床诊断胎盘植入患者中,MR诊断胎盘植入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胎盘植入75例,其中粘连型34例,植入型39例,穿透型2例;MRI针对胎盘植入的总体以及三种分级(粘连型、植入型以及穿透型)辅助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1.72%、44.38%、95.13%.66.62%,特异度分别为87.46%、96.71%、75.04%、100.00%。结论:MR可以高效诊断出患者的胎盘植入情况,临床诊断率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盘植入 MR诊断 灵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列举出简笔画在人体胚胎概要教学中应用实例,目的是与同行教师共同探讨胚胎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简笔画 人体胚胎概要 教学
  • 简介:目的:探究胎盘植入的发病因素、临床结局、处理原则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胎盘植入产妇6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正常分娩产妇160例设为常规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既往妊娠史、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比率等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妊娠剖宫产率、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引起胎盘植入的原因包括剖宫产史、反复刮宫史等,容易引起产后出血、早产等不良情况。

  • 标签: 观察 胎盘植入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