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世界新药研制出现高潮,药品生产的品种多达数万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性日益突出,必须做到安全合理用药,在安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防止药品的不良反应给人们带来的副作用,必须做到配伍合理、用药有效,防止误用、滥用药物,必须熟悉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排泄的过程以及药物毒性作用、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 标签: 药品安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场强MR水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患者行水成像检查及常规MR检查,并与临床、B超、CT、IVU等比较,其中输尿管结石20例,输尿管占位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6例,膀胱炎3例,术后狭窄2例,胆总管囊肿3例,胆管结石15例,胰头部占位12例,胆管占位5例,肝内结石3例,椎间盘术后5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10例。结果水成像清晰显示了梗阻位置,定位符合率100%,结合常规MR平扫及其他检查,定性诊断也有显著提高,优于B超、CT、IVU检查。结论水成像结合常规MR检查具有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能力,并且无辐射损伤,对于儿童、老年人、妊娠妇女及IVU检查禁忌症者可作为首选检查。

  • 标签: 低场强 MR水成像
  • 简介:摘要临床输液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输液反应的发生,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本文就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污染途径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供医、药、护工作者参考,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输液反应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放射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干性反应出现时,局部涂薄荷淀粉、氢的油等药物,可起到清凉止痒作用,勿用手抓挠,以免造成皮肤损伤。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出现后,在治疗上以尽量减轻黏膜受损、缓解口腔疼痛为目标。护理目标包括维持清洁、预防感染、湿润口腔、维持黏膜完整性、促进愈合与舒适、维持最佳营养状况。

  • 标签: 放射反应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鼻咽癌(NPC)放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RE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例鼻咽癌放疗后诊断为颞叶放射性脑病(REP)病人低场强磁共振(MR)水成像表现和临床资料及随诊观察。结果30例REP中累及单侧颞叶12例,累及双侧颞叶18例。表现为局限性脑水肿并局灶性坏死,病灶为斑片状或不规则形,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T1WI+Gd-DTPA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或不规则环形强化。7例经治疗后行MR复查,1例症状改善,MR异常信号消失,5例病灶无变化,其中2例症状有改善,3例症状体征无变化,1例病灶增大。结论低场强磁共振(MR)水成像可有效的显示不同部位正常及异常,对诊断NPC放射治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REP)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低场强磁共振 水成像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7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和诊断准确率。结果7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胰、胆管显影;与手术或活检病理对照比较,诊断正确率96.20%。结论低场强MRCP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辐射、胆胰管系影像清晰直观等优点,临床根据疾病特征,结合T2WI扫描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基本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标签: 低场强磁共振 胰胆管成像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一种药物对机体的组织和器官有多个作用时,如其中一项为治疗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为副作用,即不良反应。药物本身多具有独有的不良反应,同时,因病人个体差异服用同种药时可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此时,对病人采取正确的救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和腰硬联合组(A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麻醉后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确切。U组麻醉前后各时点血压和心率平稳;A组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波动大,两组差异显著(P<0.01vsP<0.05)。结论超声引导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神经 坐骨神经 阻滞 腰硬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脊柱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高级自旋回波、重T2WI及脂肪抑制技术对300例病人检查行磁共振椎管水成像。结果MRM显示正常25例、异常275例,清楚显示原发病变与邻近脊髓腔、脊髓、神经根的相关关系。结论MRM具有无创伤、无辐射、速度快,不需对比剂,患者易接受的特点。MRM与常规MRI图像结合可获得全面、客观的病变信息,MRM图像可取代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

  • 标签: 磁共振水成像 脊柱疾病 脊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对43例有胸部外伤临床怀疑肋骨骨折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均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技术后处理重建获得了满意的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并比较各种重建图像对肋骨及肋软骨的显示能力,并与胸部平片对照分析,判断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优缺点。结果43例中总肋骨骨折数127处,肋骨骨折以4~10肋骨(80.3%)、腋段57根(44.9%)常见。胸部X线平片诊断了36例,共有119(93.7%)处肋骨骨折,16排螺旋CT发现了胸部平片漏诊的7例、8处(6.2%)肋骨骨折,其中3根肋软骨骨折多为细微骨折无移位。重建以MIP技术显示效果最佳,发现肋骨骨折123处(96.8%);其次MPR、VR、SSD。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显著的准确率,是可靠的检查手段,其中重建图像(MIP)为最佳诊断肋骨骨折的一种无创伤性影像学技术。

  • 标签: 胸部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以前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电图、X线扫描等。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CT冠状血管成像以其安全、扫描速度快、无创性、操作简便、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且能准确定位,检查费用低等特点,易于患者接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临床医生对冠脉疾病诊断的首选。其方法是由周围静脉血管注入造影剂,在CT下使冠状动脉充盈至相关的触发点后收集数据并通过后处理图像来获得冠状动脉的分布来发现其狭窄或堵塞情况,从而确定诊断。我院从2011年10月—2012年5月,开展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167例,检查中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检查前准备和护理心理指导,并对相关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检查患者无1例过敏,渗漏,失败,其图像优良,因此高质量的检查前准备和护理心理指导,是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成功的重要前提及保证。

  • 标签: 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 心血管疾病 检查前准备 护理心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