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行胸腹二野淋巴治疗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中期效果中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2000年~2005年20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接受胸腹二野淋巴,术前,术后均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对200例患者进行全程随访,4例一年后失防(按死亡计算),随访率98%,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0%、64.46%和54.29%。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但对解决癌症患者的异常情绪和行为问题,

  • 标签:
  • 简介:针吸淋巴是对肿大的淋巴吸取少量组织液进行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方法.此法操作简便、安全、痛苦少、诊断结果快、准确及无针道肿瘤扩散等系列优点,已成为重要的诊断手断,实践证明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1].现将我室1996~2001年340例针吸淋巴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小结,报道如下.

  • 标签: 针吸淋巴结 细胞学检查 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诊断
  • 简介:在医学上,如果某种癌起源一个组织或者器官,我们通常就以这个组织或者器官命名。凡起源于甲状腺的癌变,我们就命名为甲状腺

  • 标签: 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 克星 器官 组织
  • 简介:目前有关肠系膜淋巴炎超声诊断的报道较少见,临床上患该病的患儿却很多见,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8年9月~2000年12月148例住院及门诊患儿肠系膜淋巴的超声表现,以期获得较好的超声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炎提供超声诊断依据.

  • 标签: 儿童 超声 诊断 肠系膜淋巴结炎
  • 简介:患颈淋巴核,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正规,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极易形成寒性脓肿。寒性脓肿一旦形成,单用中医或西医的治疗方法,伤口愈合较慢。本人自1992~2002年,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淋巴核寒性脓肿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颈淋巴结核 寒性脓肿 机体抵抗力 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房颤患者防范脑卒中生活影响。方法将8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并延续至出院后半年。采用生活综合评定问卷分别评估患者在入院后、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的生活状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后不同时段生活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提高房颤患者生活

  • 标签: 护理干预 房颤 脑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早期高血压患者,首先应采取膳食限盐、戒烟、限酒、减轻体重、增加体育活动和保持乐观心态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同时随访观察血压变化,若血压仍然较高,或伴有吸烟、血脂紊乱、糖尿病、年龄大于60岁、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2个以上,则需要开始药物治疗。目前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主要有7大类约50余种。药物的多样化,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标签: 药物治疗 高血压 生活质量 随访观察 血压变化 血脂紊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开腹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开腹手术后使用PCEA泵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0例。对照组术前ld由麻醉师进行术前教育,介绍PCEA泵的使用方法,术后由当班护士进行口头指导。实验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方法术前1d由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控镇痛泵系统化言语健康教育、发放书面的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镇痛泵使用的现场演示,术后护士再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对疼痛及镇痛效果及时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使用镇痛泵过程中疼痛程度和满意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本文中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开腹手术 患者 疼痛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结合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的作用。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干预组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的护理结合家庭干预治疗,出院后并进行随访,用PANSS量表、QDL-100量表,MRSS量表和患者情况调查表在出院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出院1年后干预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D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R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复发例数和再住院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再就业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讨论护理结合家庭干预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康复状态和生活,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护理结合家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的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强调集体性训练与个人总结贯彻始终。以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进行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在住院的职业技能、责任心与计划性、参加院内社会性活动等方向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通过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生活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 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 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