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笔者观察的22例中上额第2双尖牙4例(占18.2%).下颌第1双尖牙3例(占13.6%),下颌第2取尖牙15例(占68.2%);依据不同症状与诊断,分别采用预防性调磨、牙髓复盖、活髓切断、根管治疗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畸形中央尖 治疗 预防性调磨 牙髓复盖 活髓切断 根管治疗
  • 简介: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在世界及国内大中城市呈明显增高趋势。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仅20%左右,5年生存率不足10%。原因是胰腺癌临床表现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不特异,出现症状如腹部及腰背部疼痛、腹胀、黄疸及消瘦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对不能手术切除病灶的胰腺癌既往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未发现对胰腺癌敏感性高的药物,化疗临床疗效也不令人满意。

  • 标签: 晚期胰腺癌 伽玛刀治疗 临床研究 不能手术切除 早期症状 手术切除率
  • 简介:应用LCS-3000型玲冻机,在B超引导下经会阴穿刺冷冻治疗前列腺癌,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首例经18个月随访,B超及CT未再提示有肿瘤存在,肛查也未触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恢复正常.免疫球蛋白有增高趋势,术后6个月及18个月经直肠针吸活检肿瘤无复发,排尿困难明显改善。笔者认为,该方法对中、晚期前列腺癌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近期效果满意的优点,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 标签: 会阴 肿瘤 穿刺 前列腺癌 冷冻治疗 超声导向
  • 简介:甲状腺疾患是较常见的病症,多发生于20岁~40岁女性,如甲状腺腺瘤,男:女=1:2.3~4。甲状腺疾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良好。现就华东地区部分空勤人员1997年大体检中发现的甲状腺异常作一总结。

  • 标签: 甲状腺 空勤人员 早期发现 常见 多发 及时治疗
  • 简介: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护理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高压氧舱特殊密闭的高压环境,广大患者对高压氧知识缺乏了解,加之民间的夸大流传,往往会使首次治疗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由此引起许多心理问题,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以下是笔者近几年在高压氧工作的心得体会。

  • 标签: 心理问题分析 治疗患者 高压氧舱 心理护理 临床护理工作 医学事业
  • 简介: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并不少见,但飞行人员患此病者不多,为引起同道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两例,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飞行人员 临床 文献
  • 简介:1一般资料患者,女,36岁,1973年1月参加乘务工作,既往健康。该患者在无意中发现左乳有一蚕豆大小肿块并疼痛.而去医院检查(该侧乳房1980年产后曾患急性乳腺炎)。经乳腺红外线扫描拍片,初诊为:“乳腺肿块待查,良性可能性大”。于1992年4月6日行手术摘除。一周后病理结果提示:“乳腺腺癌.无淋巴管填充及转移”。

  • 标签: 乳腺肿块 腺癌 患者 空中乘务员 初诊 良性
  • 简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是近年来急救医学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CRRT设备的可移动性和简便性(可在床旁进行治疗),为特殊情况下抢救患者和暂时不能进行正规血透的患者,提供了可替代的血液净化方法。日间CRRT主要在日间进行,使患者在夜间获得足够的休息,减少人力的消耗。2003年4~5月间,

  • 标签: 患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护理 血透 床旁
  • 简介:患者,男,65岁,1995年12月初出现不明原因的颜面、手足肿胀,伴体表蚁走感。一月后蚁走感消失,但肿胀加重,并出现躯体肿胀感,声音变调.步态不稳,反应迟钝,听力和视力明显减退,嗜睡,乏力。于1996年3月4日收住院。追述病史.该患者头晕、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已长达10年之久,并呈进行性加重。曾多次就诊,均认为是老年退行性变化,给予对症处理,效果不佳。近3年皮肤粗糙,脱屑多,反复出现足跟皲裂、指(趾)甲松脆、便秘、口干、眼干、饮水量多、怕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既往患过中毒性痢疾、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标签: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肿胀 患者 飞行员 头晕 记忆力减退
  • 简介:前列腺癌冷冻治疗与根治及放射治疗一样,是一种局部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以往只是应用于一般状况较差的高龄患者,或应用于根治术后以及放疗后复发的患者,近年来随着冷冻设备及经直肠超声技术的不断改进,特别是超声导向经会阴穿刺技术的应用,使冷冻探头的放置更为准确,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更加精确,其适应症已明显扩大,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达到了与根治相同的效果,成为前列腺癌局部病变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经会阴穿刺 前列腺癌 根治术后 超声导向 冷冻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人工晶体植入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开展的一项治疗技术,是指白内障患者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后,植入人工晶体,恢复眼部的正常结构,改变了过去单纯摘除晶津,造成眼术后无晶体状态。这项技术不仅使病人获得了双眼视功能,有些甚至超过病前的视功能,同单纯晶体摘除相比,简化了术后需配+10.0DS凸透镜,以调节眼部屈光不正的问题,避免了术后双眼屈光参差而造成的双眼视物不协调。目前,这种手术主要用于老年性、外伤性等各种原因的白内障晶体摘除的患者

  • 标签: 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 眼部 护理 摘除 老年性
  • 简介: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percutaneouslaserdiskdeconpression,PLDD)是通过高能激光直接脉冲照射作用于突出的椎间盘髓核部位使其汽化,减低椎间盘内压力,从而有效的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缓解和消除神经症状的目的。这一项新技术的设想最初由美国人Choy于1984年提出,在尸体标本及动物试验成功的基础上,Choy和Ascher于1986年在奥地利的Graz大学最先将PLDD技术用于临床,并于1987年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PLDD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结果。此后临床上应用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获得成功以来,

  • 标签: 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经皮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临床结果 PL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