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经皮成形和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探究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10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使用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对照组使用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结果研究组的骨水泥渗漏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当,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的矫正率要高于研究组。结论经皮成形和经皮成形均能够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根据患者情况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更好的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成形(PVP)和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保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成形联合成形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VAS疼痛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术后90d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7.27%)明显低于观察组(23.63%),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成形成形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术后预后好,患者的疼痛减轻,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微创脊柱外科中应用经皮成形成形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压缩性骨折患者,共90例,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经皮成形进行临床治疗;一组为研究组,该组患者给予成形进行临床治疗。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患者的骨水泥渗透率。结果研究组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研究组患者的骨水泥渗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经皮成形成形在治疗压缩性骨折中,即在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中,均有其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各自的手术方式也有其不同的手术治疗优势,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于不同患者的手术方式,以此达到最佳的术后疗效。

  • 标签: 微创脊柱外科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经皮成形联合静滴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围期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并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全面护理;结果经手术和康复治疗,90例患者均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经皮成形联合静滴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手段,患者的治愈率与满意程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静滴唑来膦酸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成形,观察组28例行成形,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观察,腰背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体高度丢失率、Cobb角等指标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远期疗效比较,骨折愈合时间、骨水泥渗漏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脊柱骨折治疗中优先选择。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采用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23例。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管内占位率、伤前、中缘高度及矢状位Cobb角的变化,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5个月,平均17.5个月。椎管内占位率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伤前、中缘高度及矢状位Cobb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2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引起临床症状。结论成形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成形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5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成形进行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更低,EVOS评分明显更低,体高度以及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更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保守治疗,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更为理想,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成形治疗压缩骨折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时间段疼痛水平、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控制58.51%、有效41.49%,未见并发症;末次复查与术后3个月疼痛、ODI水平低于术后1个月、术后1周,术后1周、1术后1个月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成形治疗压缩骨折护理旨在保障住院期间护理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恢复患者因疾病所致功能障碍、肌力下降等退行性改变。

  • 标签: 椎体压缩骨折 护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形与保守治疗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2)与观察组(32),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皮成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两组患者的Cobb角度数与疼痛程度同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经皮成形应用到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保守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穿刺骨水泥灌注成形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南安市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采取经皮穿刺骨水泥灌注成形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100例,的治疗结果,进行疼痛和活动能力评分,分析该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术后2d疼痛基本消失,术后3d活动能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经3~10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中仔细操作的情况下,经皮穿刺骨水泥灌注成形是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骨水泥 老年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9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成形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所有患者较治疗前的VAS评分和Cobb角度数均显著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内裂隙样变对成形治疗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压缩骨折患者,共100例,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患者是否合并存在体内裂隙样变进行分组观察。其中,合并患有体内裂隙样变的患者为研究组,而未发生体内裂隙样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成形进行临床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变化及其患者在术后发生骨水泥外漏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后的VA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发生骨水泥外漏类型分布的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成形在治疗压缩骨折中,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压缩骨折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而体内裂隙样变对成形的临床疗效及功能改善状况等方面未有明显的影响,但对患者在术后骨水泥外漏类型的分布状况中,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 标签: 椎体内裂隙样变 椎体成形术 压缩骨折 疗效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成形成形治疗对临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成形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后成形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临近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椎间盘退变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成形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造成临近椎间盘退变,其中成形引起的临近椎间盘退变更加严重。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近椎间盘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守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经皮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VAS评分、下次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指标结果分别是(1.67±0.03)分、(12.40±3.17)天以及(3.09±0.50)天,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VAS评分、治疗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成形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更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探讨经皮成形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经皮成形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40例,并行经皮成形治疗。结果显效31例(77.5%),有效8例(20.0%),无效1例(2.5%),总有效率39(97.5%)。结论脊柱转移瘤的患者可以给予经皮成形进行治疗,此种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对医生的要求较高,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并发症情况,把握骨水泥的注入时间,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转移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体形成治疗骨质疏松性压迫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性压迫性骨折患者。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并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行不同护理方法,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对比上差异明显,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此外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8.2%,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经皮诚信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护理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恢复速度,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