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腹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2015年1月-2016年8月腹泻患者9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便常规检验,评估检验结果。结果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的流行不具有季节特点,沙门菌和溶血性弧菌在夏秋季节流行。结论对腹泻患者采用便常规检验,能够掌握患者的致病因素,为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季节性腹泻病人 大便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便常规检查在季节腹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腹泻患者,对其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的流行不具备季节特征,沙门菌和溶血性弧菌在夏秋季节具有流行特征。结论对腹泻患者开展大便常规检查,有助于掌握患者致病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大便常规检查 季节性腹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便常规检验法应用于季节腹泻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腹泻患者各240例,共计960例腹泻患者,将其临床子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针对患者开展便常规检验,对其检验结果开展回顾分析。结果研究组红细胞检出率以及白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出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季节腹泻,开展便常规检验能够发挥良好检验效果,实际检验过程中应及时将标本送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提高季节腹泻临床诊断和防治的科学

  • 标签: 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便常规检验法应用于季节腹泻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嘻嘻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腹泻患者各240例,共计960例腹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针对患者开展便常规检验,对其检验结果开展回顾分析。结果研究组红细胞检出率以及白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出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季节腹泻,开展便常规检验能够发挥良好检验效果,实际检验过程中应及时将标本送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提高季节腹泻临床诊断和防治的科学

  • 标签: 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1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且QT期间延长患者也多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存在多处异常改变,定期检查心电图可以良好的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失代偿性肝硬化 心电图 肝硬化
  • 简介:秋冬季节,气候会变得越来越干燥,自然界里草木枯黄,人体也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痒、便秘上火等津液耗损的征象。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白色入肺经,故秋冬养生应润肺防燥,宜多吃“白食”。梨——素有“天然矿泉水”之美誉,为祛秋燥之首选。民间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的说法。

  • 标签: 秋燥 咽干 咽痒 皮肤干燥 喉痛 肺主皮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乳酸和血糖水平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肺水肿上的临床疗效,为神经源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昏迷患者,入院后分别于1、2、3、7日通过血气分析仪记录血清乳酸及血糖水平。根据病情对出现及未出现神经源肺水肿做分组记录患者预后。结论通过观察乳酸和血糖动态指标的变化,体现对临床GCS的补充。

  • 标签: 乳酸 血糖 神经源性肺水肿
  • 简介:秋天正是红薯丰收的季节,吃红薯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是我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健康的食品。红薯原产于拉丁美洲,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在我国各地已经普遍种植,各地对红薯的名称也不一样,有番薯、甘薯、地瓜、山芋等等。红薯也属于粮食类食物,尽管其蛋白质和脂肪类含量不高,但是所含碳水化合物比较丰富,尤其是赖氨酸、精氨酸这两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红薯中的含量是非常高的,而大米、白面中赖氨酸含量相对是比较少的。因此,大米、白面等粮食与红薯同吃,可以起到氨基酸互补的作用。赖氨酸、

  • 标签: 人体必需氨基酸 粮食类 脂肪类 精氨酸 掉皮 蒸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干预前后卫生管理人员对气候变化的观点、态度和建议,对卫生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和适应进行干预后效果评价,为进一步探索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召开座谈会,采用参与式进行评价的方式,应用H量表,对干预前后回答结果进行分值量化和分析评估。结果干预与基线调查对比分析显示,干预后较基线调查VRA总分提高了44.8%,当前气候变化的脆弱评价和对于未来气候变化的脆弱评价2个问题干预较基线调查VRA分值分别提高了82.5%和62%,对于卫生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障碍评价问题、适应措施的可持续评价相关问题干预较基线调查VRA分值分别提高了12.7%和46.5%。结论通过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卫生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脆弱降低。

  • 标签: 气候变化 脆弱性 评估 卫生系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弱视的效果及对其近视度数变化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随机筛选2014年8月~2016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近视弱视患儿224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一般组与特别组。对一般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给予特别组患儿在前者基础上进行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近视度数变化情况。结果特别组患儿中,显效90例,有效21例,失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9.11%;一般组患儿中,显效71例,有效11例,失效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21%,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大于后者,P<0.05);此外,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近视度数变化情况中亦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在给予近视弱视患儿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近距离视功能训练,不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近视度数,值得借鉴。

  • 标签: 近距离视功能训练 童近视性弱视 效果 近视度数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肺栓塞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肺栓塞治疗的患者105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和抗凝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心电图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电图的改善与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一致。结论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产生一定的改善,且肺栓塞与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和参考。

  • 标签: 肺栓塞 治疗前后 心电图变化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肺病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5例COPD患者视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5例中老年人群视为对照组。COPD患者为罗红霉素加基础治疗。比较健康对照组及其COP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后IL-6、PCT、TNF-α、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IL-6、PCT、TNF-α、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OPD患者的IL-6、PCT、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IL-6、PCT、TNF-α、CRP水平联合检测有利于COPD患者细菌感染敏感性的提高,在现有标记物中做到了补充,对上述指标进行动态检测,有利于判断病情的转归及评估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白介素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子宫下段厚度,结合其妊娠结局,探讨超声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变化对临床预测子宫破裂及正确选择分娩方式的意义

  • 标签: 超声 剖宫产术 瘢痕子宫 子宫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手术中,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术后的眼压变化。方法选取经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术后的39例(42只眼)患者。随访3个月期间,至少每个月检查1次眼压,比较术前及术后次日、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个月眼压,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与术后次日眼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与术后1周眼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前与术后1月眼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与术后3月眼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次日和术后1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1周与术后1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448,术后1月与术后3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术后无长期高眼压等发生,术后次日眼压明显高于术前,说明玻璃体腔药物注入后明显引起眼压的增高,但随着术后药物的吸收,眼压趋于恢复正常,且具有较好的安全

  • 标签: 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术 眼压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痴呆患者(Alzheimer’sdisease,AD)脑功能和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选择在近段时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AD)19例作为病例组,按同社区、同性别、同年龄段(±3岁)、同文化程度作为匹配条件,选择健康对照19例,利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ncephalofLutuographTechnology,ET)技术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脑功能和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AD患者脑功能和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的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脑功能优势涨落平均功率空间的前后功率梯度逆转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脑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和乙酰胆碱(Ach)3种神经递质显著降低(P<0.05);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3种神经递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患者脑功率的逆转率高于对照组,AD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存在GABA、Glu、Ach降低的变化。脑电超慢涨落图(ET)可检测脑功能和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为AD的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脑功能 脑电超慢波涨落图技术 脑神经递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CRP(C反应蛋白)和PCT(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病例数120例老年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肺炎严重指数、肺炎标准评定、患者预后等分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测定D-二聚体、CRP和PCT水平变化。结果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D-二聚体、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患者D-二聚体、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D-二聚体与预后存在正相关(r=0.539,P=0.005),CRP与预后存在正相关(r=0.329,P=0.008),PCT与预后存在正相关(r=0.729,P=0.003)。结论老年CAP患者血清D-二聚体、CRP、PCT与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PCT和D-二聚体可以作为预测CAP患者预后指标。

  • 标签: 老年CAP D-二聚体 PCT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HMGB1对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90例作为急性组,9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稳定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每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EV1/FVC%)和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数目,用ELISA免疫法检测诱导痰中HMGB1的浓度。分析三组患者的HMGB1与肺功能和中性粒细胞关系。结果急性组患者HMGB1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数目要显著高于稳定组、健康组(P<0.05),稳定组患者HMGB1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数目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急性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要显著低于稳定组和健康组(P<0.05),稳定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HMGB1可以促进COPD的发生和发展,其浓度大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MGB1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与防治妊娠期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300例医院收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患者的病历档案以及孕产妇保健资料观察患者从产前至产后30天的血压情况以及变量关系,并使用条件分析法对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产后30天血压恢复正常有267例,痊愈率为89.0%。通过条件分析法发现年龄>30岁、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高血压持续的相关因素。结论大部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产后其血压可自行恢复正常。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产后血压变化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