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正常人体每日需1.0~1.5g,长期过量摄入氟化物可致中毒,主要累及牙齿和全身骨骼,发生斑牙和,日久则出现致残代谢骨病。目的讨论地方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并进行治疗。结论地方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降低饮水量是防治地方的主要手段。治疗原则①减少机体对的吸收;②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氟化物排泄;③消除病痛,改善体征;④解除神经受压现象,当椎体硬化融合、压迫脊神经根或引起肢体瘫痪时,行手术探查;⑤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恢复劳动强度。

  • 标签: 地方性氟骨症 诊断 治疗 参考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存质量调查在地方康复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地方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疼痛评分(1.35±0.47分)明显降低(P<0.05),关节功能障碍和晨僵评分下降不明显(P>0.05),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地方患者经康复治疗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可用于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地方性氟骨症 康复治疗评价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方中毒又称地病,是指由于人体经饮水、食物和/或空气等途径长期暴露于高环境,摄量超过其生理饱和度而导致的一种以斑牙和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慢性中毒性疾病。

  • 标签: 地方性 氟中毒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地方中毒病情现况。方法根据随机化原则抽取3个有代表的历史病区村,每村采集3份末梢水样进行水测定,调查居民的斑牙患病情况,测定儿童尿值。结果共采水样9件,水平均值为0.53mg/L(范围0.2—0.99mg/L)。历史病区斑牙成人患病率为37.56%,儿童斑牙患病率为1.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历史病区儿童尿几何均数为0.38mg/L。结论调查地区改水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标签: 氟斑牙 地方性氟中毒
  • 简介:摘要:蒙古族的奶茶饮用习惯深受其文化特征和游牧生活方式的影响,是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茶叶作为的自然来源之一,其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类型、环境污染、茶叶种类及采摘季节等。虽对人体有益,但过量摄入会引起健康问题。本文探讨了茶叶种类、冲泡方式、消费量与频率对摄入量的影响,并提出通过选择适当的茶叶和调整饮茶习惯来控制摄入,以减少中毒的风险。

  • 标签: 蒙古族 饮茶习惯 氟摄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方中毒病区暴露对斑牙病情、儿童智力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南阳市地方重度中毒、地方中度中毒病区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与国家饮用水水标准互相符合的儿童作为对照区。结果对照区儿童智力发育情况明显优于重病区、中病区的儿童(P<0.05);在斑牙病情方面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毒对儿童的斑牙病情、智力发育情况有着严重的影响。

  • 标签: 地方性氟中毒 儿童 氟斑牙病情 智力发育
  • 简介:目的分析广东省饮水型地方中毒病区改水降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和病情现状,评价病区控制效果,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对全省40个病区县(市、区)的377个病区村进行监测,监测病区村改水后的居民饮水中含量和儿童斑牙患病率等指标,按照《饮水型中毒控制评价内容和判定标准》的要求对各病区村的防控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全省377个病区村中集中式供水改水率和正常运行率均为93.6%(353/377),各村水均值范围为0.03—3.10mg/kg,水均值合格率为99.2%(374/377)。共监测水样826份,水含量超标(〉1.0mg/kg)的水样共15份,超标率为1.8%;15份超标水样均为分散式井水。全省抽查8—12岁儿童40244人,检出患斑牙1689例,斑牙患病率为4.2%,斑牙指数平均为0.06(0~1.12)。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72个病区村防治达到控制标准,达标率为98.7%。结论广东省饮水型地方中毒病区基本上已达到控制标准,8~12岁儿童斑牙患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今后应继续落实降改水措施,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 标签: 饮水 氟化物 氟中毒
  • 简介:目的了解厦门市地病防控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指导防治工作。方法调查8—12岁儿童斑牙和翔安区成人患病情况,检测饮水、8~12岁儿童和翔安区成人尿含量;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结果8个改水工程,正常运转工程6个,占75%;间歇运转工程2个,占25%。水含量合格率为100%。8—12岁儿童斑牙检出率为10.99%,尿几何均数为0.78mg/L。翔安区未发现患者。结论厦门市各地病区总体保持在基本控制标准内,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大经费投入,使原地病区全部供应自来水。

  • 标签: 氟化物中毒 地方性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阜阳市饮水型地方中毒病情现状,掌握降改水工程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中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安徽省饮水型地方中毒监测方案(2012年修订)”要求开展饮水型地方中毒各项监测工作。结果髙区改水村8-12岁儿童斑牙检出率为14.83%,斑牙指数为0.29;未改水村8-12岁儿童斑牙检出率为23.23%,斑牙指数为0.39;降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且水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地方中毒病区改水工程水含量合格;未改水病区监测结果与既往调查基本一致。

  • 标签: 地方性氟中毒 水氟 氟斑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健康教育项目在贺州市饮水型中毒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选择贺州市八步区的南乡镇、里松镇、平桂区的黄田镇等3个饮水型中毒病情最严重的乡镇为研究对象,对所选乡镇实施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目标群众对对地方中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前,三个乡镇的群众对地方中毒防治知识应答正确率分别是50.7%、55.0%、53.0%,明显低于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后的81.7%、89.0%、85.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贺州市饮水型地方中毒防治中应用健康教育项目效果显著,值得参考。

  • 标签: 地方性氟中毒 防治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缺碘与高碘甲状腺肿。方法食盐加碘是碘缺乏病的首选方法,还有碘盐还有碘化面包、碘化水多食海带海鱼等;高碘的预防是限制摄入过多的碘。结果甲状腺肿的发生率明显减轻。结论加强宣传教育改善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在大力推行碘盐的同时重视含碘食品是预防碘缺乏病的关键,同时也要避免高碘的发生。

  • 标签: 碘缺乏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碘盐 碘油
  • 简介:目的了解山东省鲁北地区地方中毒病情流行状况,进一步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方法按照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于2008年对山东省鲁北地区的济阳、博兴、高青、广饶、武城、夏津、宁津等7县66个村的环境含量与地方中毒病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7县66个村居民饮水含量有95.45%(63/66)的村超标,水含量(4.0mg/L村24个(36.36%),水含量最高村为5.80mg/L。检测7县儿童即时尿含量879人份,平均几何均值3.49mg/L,93.06%(818/879)个体尿水平超标,个体最大值21.02mg/L。检查66个村8~12岁儿童斑牙2579人,平均检出率73.52%,缺损率23.85%,斑牙指数1.76。临床检查16岁以上成人38463例,阳性检出率为4.78%(1840/38463);X线摄片成人402例,X线检出率为17.91%(72/402),临床与X线均以轻度为主。结论鲁北地区外环境水含量严重超标,中毒病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仍存在一定程度流行。

  • 标签: 饮水 氟化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碘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故该病的本质是营养缺乏病;机体的缺碘是与所生存自然环境的碘缺乏有关,该病的分布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地方,故也曾称为地方病;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基本原料,IDD实际上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病理障碍,所以也属于内分泌疾病。

  • 标签: 地方性 甲状腺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