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易感人群对HIV的抵抗力及HIV感染者病情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毒因素,如HIV病毒亚型和病毒载量等,以及宿主因素如接触途径、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等。至今很少有人关注固有免疫在预防HIV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但最近许多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自然杀伤细胞、IL-22,急性期淀粉样蛋白A和APOBEC3G等在抗HIV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这些因子将揭示HIV病毒的发病机制,并有助于研发治疗这一类顽疾的新疗法。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固有免疫 综述
  • 简介:摘要肿瘤内源性荧光光谱,尤其是通过检测体液的固有荧光光谱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日益增多。全文就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检测在胃癌诊断筛查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胃肿瘤 胃液 荧光光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食指的固有肌腱在重建拇长伸肌失神经支配的功能出现障碍的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拇长伸肌功能障碍患者20例,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指关节节能很好的愈合,灵活度与伸曲功能及手功能等整体皆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率也明显有所提高。结论对于创伤致拇长伸肌腱失神经支配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提高治愈率,加强灵活度,恢复正常功能,并使患者手部整体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食指固有伸肌腱 重建 失神经支配 拇长伸肌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斜形部分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优越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对30例42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术中根据情况于近节或中节指体尺背侧或桡背侧设计皮瓣,皮瓣以指掌恻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血供,并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重建皮瓣感觉,供区于腕前区取全厚皮皮游离植皮覆盖创面。其中示指指端皮肤缺损14指,中指指端皮肤缺损13指,环指指端皮肤缺损10指,小指指端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26mm×18mm,最小为10mm×7mm。结果术后30例42指创面皮瓣修复及供区皮片均成活。随访3~7月,皮瓣外观及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平均为3.39~6.40mm。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斜形部分缺损,皮瓣血运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及神经,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 指端缺损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并了解同指近、中节带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在修复指端缺损中的比较分析.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11月,分别采用近节带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及中节带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分别修复指端组织缺损共计24例,并对两者术中设计术后处理及愈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4例近节带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均完全良好成活,10例中节带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完全成活7例,2例痂下愈合,一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肌腱外露,换药后瘢痕愈合,其中一例术后坏死,二期行腹部皮瓣修复.经过6个月~1.5年(平均13个月)的随访,两组外形和功能无差异.结论两组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远期外形及供区功能无显著差异,近节带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较中节带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成活顺利,安全,供区并发症少.

  • 标签: 同指 带蒂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振动排痰仪对体质虚弱的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振动排痰仪排痰,对照组采用空掌拍背排痰。观察患者排痰前后肺部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改变。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上升,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振动排痰仪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空掌拍背排痰。

  • 标签: 振动排痰仪 临床应用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的振动排痰护理方案与效果。方法:选择80例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振动排痰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与生命体征。结果:研究组的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心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接受振动排痰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振动排痰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G2000型振动振动排痰机—Hema在胸部物理治疗中应用的优势、可行性及护理。方法随机将240例开胸术后病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使用Hama进行胸部叩击振动体位引流治疗和护理,120例对照组指导排痰技巧或传统叩背排痰护理,两组均密切观察病人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命体征、血气结果、排痰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病人的舒适度及护士的操作感受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2000型振动排痰机—Hema可促进排痰;可避免因人工手法不熟练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并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排痰 开胸手术后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针对普通图像胶囊内窥镜无法检测深部组织病变信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单振动超声扫描成像胶囊内镜。该装置通过往复微电机驱动单阵超声换能器进行扫描成像。超声波成像由外部控制电路和上位机组成。胶囊内窥镜扫描装置由壳体、微型旋转电机和单振动超声换能器组成。利用单振动超声扫描成像装置,可完成扇扫胶囊内窥镜装置的装配和超声成像系统的设计,并可搭建实验平台,在上位机上显示成像效果。结果表明,该装置成像清晰,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 胶囊 内镜
  • 简介:目的观察机械振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康复理疗科及骨质疏松门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0例,分为阿仑膦酸钠组(ALN组)和机械振动组(WBV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分别于入组时、治疗6个月后测定骨密度。结果WBV组治疗6个月后L1~L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Ward's三角、左股骨大粗隆B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其中Ward's三角BMD变化率最大(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N组治疗6个月后L1~L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左股骨大粗隆B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其中L1~L4BMD变化率最大(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ard's三角BMD虽有增加,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WBV组左股骨(颈、上端、大粗隆)、Ward's三角的变化率均高于ALN组,而ALN组腰椎BMD变化率要高于WBV组。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明显增加腰椎骨密度;而机械振动对股骨、髋部骨密度提升明显,其中Ward's三角可以作为机械振动治疗指征和疗效判定指标;机械振动尤其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

  • 标签: 机械振动 临床试验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治疗时,使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小儿肺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人工叩击排痰,观察组患者实施机械振动排痰;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做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更加明;组间比较均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56例慢阻肺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振动排痰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监测指标、患者的满意度、每天排痰量。结果:实验组肺功能监测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每天排痰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振动排痰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排痰量,改善肺功能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振动排痰护理 慢阻肺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阻肺病患治疗中以振动排痰护理的干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0.04至2022.05在医院治疗的慢阻肺病患数量共计78例,采取随机信封法均分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排痰,观察组采取振动排痰,比对组间施护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病患施护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病患高,P<0.05。结论:以振动排痰护理可缓解病患症状,提升临床疗效,适宜推广。

  • 标签: 振动排痰 慢阻肺 施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频振动排痰机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120例小儿肺炎随机分为两组,振动排痰辅助治疗组(n=60)在对照组(n=60)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频振动排痰机协助排痰,评价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振动排痰治疗组小儿肺炎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小儿肺炎使用多频振动排痰机辅助治疗,病程能明显缩短,治愈率也显著提高。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机械组32例和人工组28例,机械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人工组采用人工叩击法排痰。结果机械组显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人工叩击排痰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护理